王履冰(?—1949年),又名憶子[3]重慶市人。民國37年(1948年)在重慶市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

王履冰
个人资料
又名憶子
别名俄名阿列克山德羅娃
出生?年?月?日
逝世1949年?月?日
配偶吳振鵬(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南京市委書記)[1]
儿女王行(樂山三中副校長[2]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吳振鵬青年運動的闖將」,《江淮英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221頁
  2. ^ 《桃李芬芳-重慶一中部分校友簡介》,第164頁
  3. ^ 3.0 3.1 3.2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組織史資料1920.8-1987.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36、178頁
  4. ^ 「競選人介紹專欄中央提名本市立委候選人王履冰女士」, 《中央日報(重慶)》,1948年1月20日 [0003版]
  5. ^ 《五卅運動史料》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451頁
  6. ^ 「1925年9月13日。團地委正式改組,楊闇公、曾淨吾、童庸生、張錫儔、王履冰當選為執委,龔鶴、沈宗元、廖竹君為候補執委,其中楊闇公任閉地委書記」。《重慶通史》第二冊2版,重慶出版社,2014.04,第49頁
  7. ^ 《大革命時期的涪陵》,1991.01,第22頁
  8. ^ 「重慶團組織決定她和王履冰等出川赴上海」,《風雨五載—莫斯科中山大學始末》,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46頁
  9. ^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十三一十五年度第二學期畢業生)……王履冰、巴縣」。《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上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4.09,第207頁
  10. ^ 「我在蘇聯的風雨歷程」,李一凡,《縱橫》2002年第11期,第21頁
  11. ^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 上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01,第133頁
  12. ^ 「共黨要員蔡劍唐等宣言」,1933年7月24日,《申報》1933-07-31 09 版
  13. ^ 「江蘇省委關於開除革命的叛徒何本根等黨籍的決議(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江蘇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27.9-1934.8》,中央檔案館、江蘇省檔案館,1987.05,第664頁
  14. ^ 「參議員候選人的實力差異與競選方式選擇—以民國時期重慶市第一屆參議員選舉為例」,向中銀,《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15. ^ 《三民主義青年團重慶支團工作報告書》,第6頁
  16. ^ 《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動員》下,重慶出版社,2014.12,第967、1014頁
  17. ^ 「重慶市救濟院工作報告(三十四年八月) :……本年七月為加強管理增宏效率,特組織市救濟事業策進委員會,特聘潘昌猷氏主持,市府並派駱繼常氏為院長,張茂芹、王履冰二氏為副院長, 此為本院沿革之概況」。《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社會》,重慶出版社,2014.12,第494頁
  18. ^ 「和平路「四維茶社」爲頭號女舵把子王履冰設靈堂、送喪的事:1949年春,女袍哥頭子、立法委員王履冰死了,靈堂設在四維茶館,茶館內外挂滿了挽聯和祭幛。送花圈的有行轅參謀長蕭毅肅、市長楊森和市警察局長唐毅、國民黨重慶市黨部主任龍文治等。交際花盧三小姐送的一幅挽聯特別惹人注目上款是「王大姐嗚呼」,下款是「盧三妹哀哉」。送葬隊伍,由藍文彬姨太太歐陽致鈞坐上一匹桃花馬,手持哭喪棒開道,隨後是二十八個童男童女扮作二十八宿,接著是委員長行轅的樂隊高奏哀樂,緊跟的是川劇女演員扮演的「呂四娘雍正」、「十三妹大破能仁寺」的古裝表演隊,再後是重慶警備司令部的手槍連護送,殿后的是幾千名女袍哥組成的哭喪隊。這支送葬隊從四維茶館出發,浩浩蕩蕩,繞較場壩,過精神保壘,經七星崗出通遠門,長達數裏,沿途圍觀者人山人海,出盡女袍哥的風頭」,「舊重慶茶館軼聞」,魏仲雲,《紅岩春秋》,199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