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鵬鄭家祠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金錢圍,於1929年建成,原本為家族祠堂,在節日舉行祭祀,一度改作天主教教堂,其後營辦幼稚園,現時用作商議村務。翰鵬鄭家祠於2010年3月22日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翰鵬鄭家祠屋頂豎立一個十字架

金錢圍

编辑

金錢圍的鄭氏原居於荃灣城門圍,其後因港英政府徵地興建城門水塘,族人遷移至不同區域重建家園,部分於1929年在八鄉水流田村以西建村。

祠堂改教堂

编辑

天主教十九世紀中在新界東部開始傳教,於1917年沿林村谷來到八鄉錦田平原傳教,以客家村落為目標,並在長莆村和下輋村設立作為傳教站的小教堂。其時剛搬村的金錢圍鄭氏村民生活窘迫,據報當時每個家庭於搬村時可獲發一間兩層高的村屋,而且農民更可獲發田地,但村民於取得賠款後便經常到深圳賭錢,以至債台高築[1]。金錢圍的村民得到教會的物資接濟,更獲代贖回因為欠承建商款項而被扣起的祠堂和部分房屋。部分村民開始參加慕道,直到1935年的端午節,金錢圍村民決定全村改奉天主教,並將祠堂以300元按揭給教會,將祠堂改建為小教堂,名為「聖母七苦小堂」(Our Lady of Sorrows Chapel),並在屋頂上豎立起一個石十字架。而祠堂內鄭氏歷代祖先的神主牌也由神父拋棄到錦田河中。

金錢圍成為天主教會在八鄉錦田的傳教中心,而堂區亦在區內支持兩所學校,先於1948年應金錢圍教友要求支持金錢圍的「錦全學校」繼續運作,由時任元朗堂區主管的區鴻慈神父(Valva Didacus D'Ayala)斥資700元修葺;1958年更與元岡村、吳家村、石湖塘成立「四聯學校」。

小堂自1954年至1961年由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司鐸管理,屬元朗堂區教會;1962年9月錦田區脫離元朗區,而小堂亦由1962年至1966年改隸屬錦田堂區。1966年錦田堂區建立「聖猶達彌撒中心」(St. Jude’s Mass Centre),成為堂區中心,教友逐漸轉到該處禮拜,而家祠交回鄭氏所有,改辦「金錢圍幼稚園」直至1971年才停辨。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口述歷史:陳子殷. [2012-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