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魚
胭脂魚(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大帆三間鼠等,屬於鯉形目吸口鯉科(或稱亞口魚科),生长於长江水系[1]及闽江[2][3]。其體型奇特,色彩鮮明,尤其幼魚體形別致,色彩絢麗,遊動文靜,被人們榮稱為“一帆風順”,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
胭脂魚 | |
---|---|
Juveniles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 | 亞口魚科 Catostomidae |
亚科: | 胭脂鱼亚科 Myxocyprininae Fowler, 1958 |
属: | 胭脂鱼属 Myxocyprinus (T. N. Gill, 1878) |
种: | 胭脂魚 M. asiaticus
|
二名法 | |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 |
異名 | |
|
四川民间渔民中流传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之说,可见成年胭脂鱼的体型不小,目前有紀錄的最大個體為135公分。
所谓胭脂鱼的亚种实际上是过去一些学者的误认,其实上只有一种。
外观
编辑幼年胭脂魚的体色为棕色,并长有三条深色环带。成年雄鱼与雌鱼的显著区别是雄鱼体色为胭脂红色,而雌鱼的体色是深紫色,并长有宽阔的竖条纹。胭脂魚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并一直延伸至臀鳍后方。其肉质嘴唇肥厚[4],上有小乳突,无须。胭脂魚长有单行咽齿,呈梳子状排列。[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胭脂鱼的体色会越来越深;到其晚年时,其身上的白色带状条纹的特征就会消失。[4]
习性
编辑食性
编辑胭脂魚摄食频繁,属杂食动物[5],无论食物状态如何均可进食,其食物包括丰年虾、红蚯蚓和蔬菜。[4]
繁育
编辑胭脂魚是卵生动物,但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雄鱼在接近雌鱼时头部和鳍上会出现结节。[4]
行为
编辑胭脂魚喜好在水体中部和底部活动,其體型奇特,尤其幼魚體形別致,遊動文靜,而且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胭脂魚可与波鱼、鿕和黑线飞狐(Crossocheilus siamensis)和平共处,但不能与石首鱼和泥鳅混养。[4]
寿命
编辑成年胭脂魚体长最长能达到1米,由于其生长缓慢,在封闭的环境中可以活到25岁。[4]
饲养环境
编辑胭脂鱼可以生活在热带水族箱和冷水水族箱中,不过其对硝酸盐水平的改变非常敏感。它们需要生活在有高效过滤系统、湍急的水流[5]、悬浮植物以及定期换水的水族箱内。由于胭脂魚是一种好奇的动物,饲养它们的水缸需要较大的空间,而且不能放空间狭小的装饰物,并在鱼缸的底部铺设柔软光滑的物质。[4]
易危物種
编辑很不幸的,胭脂魚在野外的處境並不是很好。由於牠們的大體型和良好的肉質,因此被人類當作食用魚,長江支流-岷江的族群被認為已經滅絕。魚隻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建造水壩、水污染和人類其他用水,因為胭脂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2 月份,成魚會遷徙到產卵場,這些產卵場位於水流湍急的淺水區。成魚會從 3 月至 4 月開始繁殖,並留在產卵場直到秋天,之後才洄游到較深的河域過冬。在中國,這些魚類已經得到保護,並且有一些繁殖計劃旨在透過釋放幼魚來恢復其自然族群。另外水族飼養的個體皆為人工養殖,對天然族群並沒有造成影響。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英文)Myxocyprinus asiaticus, Chinese sucker fish, Filamn.ifm-Geomar.de, 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 你不知道的“长江宝贝”.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3).
- ^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英文)Freshwater batfish, Whozoo.org, December 1999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 5.0 5.1 (英文)Hi-Fin Banded Shark,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AquariumCentral.co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8.,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 (英文)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1865), Taxonomic Serial No.: 639710, Taxonomy, ITIS.go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August 21, 2007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Photograph of the Chinese high fin banded sha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ngabay.com
相关条目
编辑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鱼纲(Pisces,1988年版) | ||||
---|---|---|---|---|
目 | 科 | 中文名 | 学名 | 保护级别 |
鲈形目(PERCIFORMES) |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
黃唇魚 | Bahaba taipingensis | II |
(SCORPAENIFORMES) | 杜父鱼科 (Cottidae) |
松江鲈鱼 | Trachidermus fasciatus | II |
刺鱼目 (GASTEROSTEIFORMES) |
海龙科 (Syngnathidae) |
克氏海马 | Hippocampus kelloggi | II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胭脂鱼科 (Catostomidae) |
胭脂魚 | Myxocyprinus asiaticus | II |
鲤科 (Cyprinidae) |
唐魚 | Tanichthys albonubes | II | |
大頭鯉 | Cyprinus pellegrini | II | ||
金线鲃 (指名亚种) |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 II | ||
扁吻鱼 | Aspiorhynchus laticeps | I | ||
大理裂腹魚 | Schizothorax taliensis | II | ||
鳗鲡目 (ANGUILLIFOMES) |
鳗鲡科 (Anguillidae) |
花鳗鲡 | Anguilla marmorata | II |
鲑形目 (SALMONIFORMES) |
鮭科 (Salmonidae) |
川陝哲羅鮭 | Hucho bleekeri | II |
秦岭细鳞鲑 |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 II | ||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鱘科 (Acipenseridae) |
中華鱘 | Acipenser sinensis | I |
达氏鲟 | Acipenser dabryanus | I | ||
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 |
白鲟 | Psephurus gladius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