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

臺北市公有環南市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是指2021年5月14日開始,從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一市場一名拍賣員確診案例開始,[1],但因為北農公司並未即時發布消息及應對措施[2][3],北市府並未及早設立篩檢站[3],主管機關農委會沒有及早公佈防範措施[2],直至6月10日北農才發布二市場有人染疫的新聞稿[4],消費者和攤商在部份不知情狀況下,後續累積台北市北農一市、濱江市場、環南市場群聚共確診247案例的事件。

事件經過

编辑

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111社調0001彙整[3],5月14日,北農一市蔬菜拍賣員發病,5月18日通報5月20日確診。環南市場首例發病個案於5月15日發病,6月2日通報,6月3日確診。5月25日,濱江市場個案發病通報,5月27日確診,此為前三個最初紀錄案例。

6月5日,中央與地方討論「研商雙北果菜 批發市場設置篩檢站會議」,建議北市府於北農一市設快篩站,但未獲採行。[5]

6月13日,北市府實施「北農快篩專案」,一週後共45人確診。[6]

6月18日,議員許淑華質疑北市府對北農確診者之疫調匡列不到位,只列台北市,沒有框列或通報其他縣市[7]

6月21日,北農公司於萬大國小設立快篩站,隔日在濱江市場設立篩檢站[8],與6月5日的會議已相隔2週以上。記者訪查司機和警衛,北農完全無法掌控實際的進出者,確診後更不知如何匡列,指揮中心要求北農提出貨運司機和卸貨工名單,但北農從未清查過[2]

6月22日~23日,北農一市疫情達最高峰,兩日共新增19例確診[5]。柯文哲防疫記者會說明,從數據而言應是陸陸續續感染而非群聚感染[9]

6月23日,柯文哲、農委會、指揮中心共同開會後,達成縣市聯盟的共識,以身分證字號為基礎,建立資料庫,讓疫調資訊成為跨縣市共同資訊,避免彼此資訊落差造成防疫破口[2]

6月24日,加強管制,持快篩陰性證明才可進入北農一市、濱江市場等場域[10]。柯文哲批,中央疫調平台制度有缺失,導致北市府難追蹤外縣市前來批發市場的染疫者[5]。後續監察院新聞稿也澄清中央與地方皆有改善空間,但亦說明疫情初期就有提供跨縣市清單[11]

6月26日,柯文哲一改之前不找中央的態度,在市府疫情記者會上表示,下星期找王必勝來大規模PCR,在濱江跟萬大市場設前進指揮所,疫調、篩檢、打疫苗一站式處理[12]

6月27日,北市議員批評,北市府未公開疫調足跡,確診數也不主動公布,累計確診數要媒體追查或是民代爆料才能知道[13]。回顧5月疫情一開始北農公司並未即時發布消息[4],也是讓消費者攤商暴露在風險中的原因。

7月2日,環南市場PCR篩檢驗出41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北市府召開記者會,立委林昶佐批評柯文哲未提早做全面篩檢,現在還不是全面篩檢,遭市場自治會長林勝東反嗆不關心地方[14]

7月9日,北農環南聯合前進指揮所今天召開第5次會議,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及台北市長柯文哲均出席,指揮官王必勝受訪時表示,第二次大規模PCR僅剩3個新案確診[15]

7月15日,北市府下令,進出北農場域應持北農通行證、疫苗接種卡、PCR陰性報告或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 疾管署對北農群聚事件結案,合計北農一市確診者105人、濱江市場24人、環南市場118人,共247人染疫。

事件後續檢討

编辑

2022年1月19日,監察院發布調查報告彙整,檢討台北市府應改善問題,包含:

  • 發現首例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並未即時加強篩檢和控管機制[16]
  • 僅針對台北市感染者做疫情調查卻並未框列外縣市感染者[3][11]

2022年2月14日,黃珊珊在防疫記者會說明,北農案發生時北市還無法看到工作地,導致市府在疫情爆發時無法掌握外縣市個案的資訊,疫調是中央的系統有漏洞,絕非台北市的問題[17]。柯文哲則被詢問是否要對造成247人染疫道歉後回應:這都是口水戰,因為防疫涉及醫療專業,他建議調查要派醫療專業人員調查,不要找不懂醫療的人來寫[18]

2022年2月17日,監察院發布新聞稿澄清[11]

  • 檢討的是「行政是否疏失」,並未指摘醫療部分之疏失
  • 說明關於按柯市長於110年6月22日的防疫記者會,明確表示「從數據而言應是陸陸續續感染而『非群聚』」等語。
  • 疾管署從北農感染一開始,就提供跨縣市感染者之資訊給市府,並提醒該府不應只計算臺北市民眾的感染情形,市府有能力進行疫情調查。
  • 針對疫調平台系統問題,認為中央與地方均有需改善之處,也有要求疾病管制署檢討改進

爭議

编辑

2021年7月22日,柯文哲說事情都是他在做,王必勝有什麼貢獻[19],被外界批評過河拆橋後,事後記者會致歉[1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傳台北第一果菜市場有人確診 北農:非公司承銷人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5-19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被冷藏的疫情熱區──揭開北農群聚風暴,大到追不了的隱形傳播鏈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賴振昌. 監察院111社調0001 (PDF). 監察院. 2022-01-19 [2022-04-19]. 
  4. ^ 4.0 4.1 台北報導, 林靜梅 王德心 /. 北農二市場6人確診兩週後才公布 攤商、消費者都不知情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視新聞網 PNN. 2021-06-11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5. ^ 5.0 5.1 5.2 自由時報電子報. 北農群聚案 監院:北市府輕忽疫情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2-14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臺灣)). 
  6. ^ 聯合新聞網. 北農群聚案再擴大!員工、承銷商、派遣工皆中鏢 累計45人確診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210620T213904Z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中文(臺灣)). 
  7. ^ 北農18+1確診!北市議員憂疫調不全成防疫破口. tw.stock.yahoo.com.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臺灣)). 
  8. ^ 萬大國小快篩站 民眾前往篩檢 (圖). tw.news.yahoo.com.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中文(臺灣)). 
  9. ^ 柯文哲:北農組成分子來自全台 別說是群聚感染 | 生活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中文(臺灣)). 
  10. ^ 因應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啟動「市場專案」強化相關防疫作為. www.cdc.gov.tw.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中文(繁體)). 
  11. ^ 11.0 11.1 11.2 監察院對於外界提出北農群聚感染案調查報告之相關指教,予以澄清.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2022-02-17 [2022-04-09]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批王必勝沒貢獻反挨轟 柯文哲改口道歉:我反省過,我錯了. 鏡週刊 Mirror Media. 2021-07-23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繁體)). 
  13. ^ 北市府115人確診 未公布足跡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中華新聞雲 / China Daily News. 2021-06-28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中文(臺灣)). 
  14.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林昶佐吐槽柯文哲「講廢話」 當場遭自治會長怒嗆從未關心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2) (中文(繁體)). 
  15. ^ 環南市場篩檢新增3例確診 王必勝:往好的方向發展 目標清零.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臺灣)). 
  16. ^ 自由時報電子報. 5月批發市場爆首例確診市府內部規劃高強度管制 卻被柯文哲打槍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7-05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臺灣)). 
  17.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監院揭市府輕忽釀北農疫情 黃珊珊批:針對台北市而來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2-14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中文(臺灣)). 
  18. ^ 監委檢討北農群聚疫調 黃珊珊:嚴重誤導視聽 | 生活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中文(臺灣)). 
  19. ^ 「事都我在做」 柯P:王必勝對北農有何貢獻?|華視新聞 20210722,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