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襄
董襄(1616年—?),字倩思,號澹園,河南湯陰縣(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
董襄 | |
---|---|
大清江西彭澤縣知縣 | |
籍貫 | 河南彰德府湯陰縣 |
字號 | 字倩思,號澹園 |
出生 |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
逝世 | 卒年不詳 |
出身 | |
|
生平
编辑崇禎十五年(1642年),因李自成圍開封,壬午科河南鄉試未能舉行。次年補行,董襄中式第一名舉人。明亡仕清,順治四年(1647年)會試中式,順治六年(1649年)補殿試,登己丑科進士[1]。順治十三年(1656年)官江西彭澤縣知縣[2]。因公誤降職歸。
著作
编辑有《澹園草》《彭澤歸來集》《湯陰文獻錄》行世。
家族
编辑父董三槐,拔貢。
參考文獻
编辑- ^ 清乾隆《湯陰縣志·卷八》:崇禎壬午 董襄,三槐子。解元。順治丁亥會試中式,己丑進士。彭澤知縣。見人物。
- ^ 清光緒七年刻本,《江西通志》:董襄,字淡園,河南湯陰人。順治四年進士。十三年任彭澤知縣,廉潔不阿,興利革弊,免火耗,除積盜,活寃民,建學課士,善政皆可紀。安志九江府志
- ^ 清乾隆《湯陰縣志·卷七》:董襄,字倩思,號澹園,拔貢三槐子也。幼聰穎端凝,以古人自負。與同邑王陶菴、董劘切道義。明崇禎癸未補行鄉試,舉第一。甲申,王師南下,孟張二都督委署安陽縣。見驛進累民,力改官,當永著為例,民至今德之。時闖寇餘孽呂某潛據林邑,謀不軌,遣偽牌至。襄知其詐,亦密遣一牌自北來,云大兵且至。又密製滿兵服餙以待。賊至,見逆敵者皆紅纓,駭遁。己丑,成進士,授江西定南知縣,未任,丁外艱。服闕,補彭澤。荒殘之區,水陸交困。襄加意撫恤,設法變通,公私稱便。士有「董夫子」之稱,民有「董青天」之頌。獄囚貟某為賊誣,襄疑之。新緝賊至,亦扳貟,乃陽命提貟,而陰提他犯使質之,賊以為貟,貟遂得釋。時撫院郎公廷佐首薦有「誠能動物民戴德而輸將羅後智足察奸吏畏威而狐鼠難憑」等語。丁酉,分校易經房,所得八人,咸知名士。因公誤降歸,行囊蕭然。守關諸吏,見者無不掩笑。滇南之變,上諭京堂保舉人村。時閣學楊公正中力薦,與鄭司直張沖酉分撥軍前,補西安之雒南。軍興旁午,輪輓維艱,民皆逃匿。襄至,多方招撫,開誠勸喻軍需不悞。暇即與士子談文課藝,如家居時。雒南文風,從此丕變。吳逆平後,解組歸里,杜門讀易。輿弟袞友愛倍至。當事重之,屢賓于鄉。卒年七十有七。有《澹園草》《彭澤歸來集》《湯陰文獻錄》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