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吏馆,晚清時培訓地方官員的學堂,為了「開官智」而注重西学。[1]最初由滿人刚毅在1880年代在其任職省份推行,1902年借清末新政在全國各省設立課吏館。[2]後來在各省均改為法政学堂。
清末仕途庞杂,除正途出身者外,还有因捐纳、劳绩而入仕途。正途出身人员"无非以八比五言得官",于"国家之教令条式""当世之务"多素所未谙;而捐纳、劳绩进身者更"难言政治谙练"。这些人进入仕途后多为候补官员,因之"各省候补人员冗滥",整天无所事事.课吏馆就是要对已入仕途的官員的培訓。[3]
对政局有影响的督抚大吏并不接受课吏館教育。[1]又追求速成。[1]
- ^ 1.0 1.1 1.2 徐保安《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以课吏馆和法政学堂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 ^ 肖宗志、唐素芳,《清末课吏馆的设立及其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6期
- ^ 戚铭秀. 《课吏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