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雲(英語:Leigh Wen,1959年),是一名旅美艺术家,生于台湾台北[1]。鄭麗雲在美國紐約市雀兒喜[2]和台灣工作室[3]

鄭麗雲
出生 (1959-06-04) 1959年6月4日65歲)
教育程度紐約州立大學
网站leighwen.com

鄭麗雲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合約畫家,2002年至2012年曾多次擔任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4]。鄭麗雲曾參與超過十四個國際展覽作品,同時她的作品曾展覽於16處美國大使館、總領事館及世界各政府機構,包括波蘭丹麥約旦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包貝多斯、博茨瓦納賴比瑞亞等歐、亞、非洲的美國領事館。其中,在包貝多斯美國大使館和美國在台協會展出的作品中有8件已被美國聯邦政府收購,成為美國永久收藏[5]

人生經歷

编辑

鄭麗雲幼時家境貧穷,父母曾在窯場工作,母親的工作是在瓷器上畫畫,這是鄭麗雲接觸繪畫的開端。鄭麗雲高中時考上了台北的再興中學,但由於喜愛藝術,鄭麗雲後來進入了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鄭麗雲在大學期間成績優秀,1980年被評為亞洲十大傑出才藝青年,1981年獲得美術學士(B.A.)學位[6][7]

從國立藝專畢業之後,為了追求更開闊的創作觀,鄭麗雲1983年來到美國留學。1984年鄭麗雲獲得華盛頓州立大學美術學士學位(B.F.A),1985年獲得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碩士學位(M.A),1994年获得紐約州立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M.F.A)[6][8]

1996年鄭麗雲首次在台灣舉辦個人畫展。自從來美國留學之後,鄭麗雲就長期住在美國,但1997年父親去世之後,為了陪伴母親,鄭麗雲開始常回台灣探親,同時也慢慢接觸台灣藝術界。1999年到2005年間鄭麗雲在台灣和西班牙兩地創作,尤其在2002年時鄭麗雲到西班牙北邊的卡特濃那藝術村創作一系列以「大地」為主題的作品。2005年,鄭麗雲應美國第一夫人劳拉·布希(Laura Bush)之邀參訪白宮。2011年,鄭麗雲被美國政府派往非洲包茲瓦納擔任文化大使,考察當地文化藝術。[6]

1996年鄭麗雲在美國紐約市雀兒喜成立工作室Leigh Wen Fine Art[2]。2013年鄭麗雲返回台灣,在陽明山成立工作室[9]。鄭麗雲在陽明山的家中種有花木,花卉同也是她創作的靈感來源。同年鄭麗雲舉辦以花為主題、名為「似花非花」的藝術展覽,向藝術史上的女性藝術家致敬[6][10]

地氣火風

编辑

鄭麗雲的作品中多以地、氣、火、風為主題,這源於她常被「造物者大自然的力量震懾,並受東方哲學敬天愛地的思想影響」[10]並且對於自己的權益相當重視。

重要收藏單位

编辑
  •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台灣
  • 美國大使館,巴貝多, 巴貝多
  • 永裕居美術館,新北,台灣
  • 定潮國城建設,高雄,台灣
  • 臺北萬豪酒店,臺北,台灣
  • 中悅建設機構,台灣
  • 玉山銀行,臺灣臺北
  • 中國玉山銀行,廣東,深圳,中國
  • 遠雄企業集團,高雄,台灣
  • 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台灣
  • 陸府建設,台中,台灣
  • 美國聯邦政府,國務院永久典藏,美國華盛頓
  • 紐約世貿中心大樓,美國紐約
  •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
  • 歐盟文藝基金會,歐洲
  • 高雄市立美術館,臺灣
  • 紐約阿爾巴尼歷史與藝術館, 紐約, 美國
  • 威斯康辛大學永久收藏, 威斯康辛州, 美國
  • 紐約州立大學永久收藏, 紐約, 美國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加州
  • Barclays Capital Bank,美國紐約
  • Barclays Capital Bank,加拿大亞伯達
  • Sun Products Corporate, Wilton, 康乃迪克州, 美國
  • Siena College席耶納大學圖書館大廳, 紐約, 美國
  • Freshens Inc.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
  • Eileen Mason, National Endowments for the Arts英语National Endowments for the Arts, USA(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 美國巴特勒藝術學院英语Butler Institute of American Art,美國俄亥俄州
  • Johnson & Johnson, 美國
  • SL Green Development,美國紐約總部
  • Art Pool 公共藝術,匈牙利布達佩斯[5]

部分精選個展

编辑
  • 1996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紐約, 美國
  • 1996 龍門畫廊,臺北, 臺灣
  • 1996 台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臺灣
  • 1997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紐約, 美國
  • 1998 Artemisia Gallery,芝加哥,美國
  • 1998 Albany Center Gallery, 紐約, 美國
  • 1998 龍門畫廊,臺北,台灣
  • 2000 龍門畫廊,臺北,台灣
  • 2000 亞諾美術館,傑克森帕洛克結論展,美國紐約州
  • 2003 Scott White Contemporary Art,美國加州聖地牙哥
  • 2005 Butler Institute of America Art 美術館,美國俄亥俄州
  • 2005 Jacqueline Casey Hudgens 藝術中心,亞特蘭大,喬治亞州,美國
  • 2006 Carla Massoni 畫廊,美國馬里蘭州
  • 2007 Allen Shepard畫廊,紐約,美國
  • 2007 Scott White Contemporary Art, 聖地牙哥,加州,美國
  • 2008 Carla Massoni畫廊,馬里蘭,美國
  • 2009 Scott White Contemporary Art, 聖地牙哥,加州,美國
  • 2009 Allen Shepard畫廊,紐約,美國
  • 2010 LWFA, 紐約, 美國
  • 2011 Scott White Contemporary Art, 聖地牙哥,加州,美國
  • 2011 名山藝術, 臺北, 臺灣
  • 2012 臺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 2012 北京鑄造美術館, 現代畫廊, 臺中, 臺灣
  • 2012 LWFA, 紐約, 美國
  • 2012 名山藝術, 臺北, 臺灣
  • 2013 名山藝術, 臺北, 臺灣
  • 2014 Art Solo, Art Taipei,名山藝術, 臺北, 臺灣
  • 2014 Scope ,邁阿密,美國
  • 2014 Art Taipei,臺北,臺灣
  • 2015 Art Taipei,臺北,臺灣
  • 2016 心晴美術館《航線》,臺北, 臺灣
  • 2016 現代畫廊, 臺中, 臺灣
  • 2016 名山藝術《流~線》,臺灣臺北
  • 2016 《流•變》,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臺灣臺北
  • 2016 第四章協奏曲, 國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新竹, 臺灣
  • 2016 Art Taipei,觀想藝術,臺北,臺灣
  • 2017 Art Taipei,名山藝術,臺北,臺灣
  • 2017 Art Beijing,中國北京[5]
  • 美國在台協會,台灣
  •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美國加州

部分群展

编辑
  • 1999 紐約亞諾美術館雙年展「Re-Representational Biennale」,美國紐約
  • 2001 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義大利佛羅倫斯
  • 2002 美國大使館展覽,菲律賓、丹麥、約旦、新加坡、包貝多斯、賴比瑞亞、俄羅斯莫斯科、美國聯邦政府
  • 2005《理性與感性之間》,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
  • 2012 玉山國家公園,玉山展,台灣
  • 2013 美國大使館展覽,波蘭華沙
  • 2014 Scope Miami,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 2014 皇后美術館,美國紐約[註 1][5]

获得奖项

编辑
  • 1979年亞洲十大傑出青年人才繪畫獎冠軍,香港
  • 1980年亞洲青年競賽優等獎,臺灣
  • 1995年紐約州立大學收藏獎,紐約,美國
  • 1995年威斯康辛大學收藏獎,威斯康辛,美國
  • 1996年獲藝術家獎,國家文化基金會,臺灣
  • 1996年紐約哈德遜邀請展,紐約州首府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 1996年藝術家藝術學派榮譽獎,紐約藝術基金會 NYFA,紐約,美國
  • 1997年紐約藝術基金會榮譽獎章,紐約,美國
  • 1997年最受歡迎獎,紐約州立大學,紐約,美國
  • 1998年紐約雙年展,紐約州立博物館,紐約,美國
  • 1998年哈德遜藝術家首獎,斯克內克塔迪博物館,紐約,美國
  • 1998年公開報新聞獎首獎,阿爾巴尼歷史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
  • 1998年紐約州議會1998年藝術家獎,紐約,美國
  • 1999年获得藝術家研究獎金
  • 1999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阿曼美國大使館,約旦
  • 2000年获得紐約藝術基金會獎英语New_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 2000年海倫娜魯賓斯坦藝術家榮譽獎章,紐約,美國
  • 2001年参加意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获得“Lorenzo iI Magnifico”獎章
  • 2001年蘇富比特展-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Fellows,紐約,美國
  • 2002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馬來西亞美國大使館
  • 2002年Centre D’Art I Naturea, Farrera De Pallars 駐村藝術家,西班牙
  • 2003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馬尼拉美國大使館,菲律賓
  • 2003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新加坡美國大使館
  • 2005年获得傑克生帕洛克基金會獎英语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 2006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巴貝多斯美國大使館,加勒比海
  • 2006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博茨瓦那美國大使館,非洲
  • 2006年臺灣總統府,當代陶藝展,臺北,臺灣
  • 2006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美國大使館,香港
  • 2008年非洲博茨瓦那,文化交流計畫,美國國務院,非洲
  • 2009年非洲納米比亞,文化交流計畫,美國國務院,非洲
  • 2010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美國在台協會,美國
  • 2011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哥本哈根美國大使館,丹麥
  • 2012年获得台灣玉山銀行玉山獎[4]
  • 2012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波蘭美國大使館,華沙,波蘭
  • 2012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納米比亞美國大使館,非洲
  • 2018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美國在台協會,美國
  • 2019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博茨瓦那藝術交流計劃,博茨瓦那美國大使館,非洲
  • 2022年美國國務院藝術大使,美國在台協會,臺灣

注釋

编辑
  1. ^ 鄭麗雲完整個人展和群展列表請參見[5]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宇宙洪荒」- 郑丽云个展. 亚洲艺术中心.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2. ^ 2.0 2.1 工作室簡介. 鄭麗雲工作室.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3. ^ Cathy Chiang. 鄭麗雲的線性創作語彙. 2016-09-12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4. ^ 4.0 4.1 鄭麗雲簡介. 采泥藝術.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5. ^ 5.0 5.1 5.2 5.3 5.4 鄭麗雲簡介. 學學台灣文化色彩.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6. ^ 6.0 6.1 6.2 6.3 白雪蘭. 鄭麗雲的藝術人生 (PDF).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13). 
  7. ^ 許元龍. 逆流而上 不被埋沒的天份 - 鄭麗雲. 2016-08-31 [201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8. ^ 鄭麗雲簡介. 名山藝術. [201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9. ^ 物、語、花、女人——鄭麗雲個人展. 現代畫廊.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10. ^ 10.0 10.1 白雪蘭. 流線風華——2016鄭麗雲個展於名山藝術. 名山藝術.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