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
此條目缺少有關中医学,针刺麻醉方法的信息。 |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指一种实施针刺以达到麻醉的方法[1]。针刺麻醉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麻醉方法,利用针灸疗法的原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达到麻醉的效果。
历史
编辑始于1950年代末。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发表了针刺替代麻醉的研究成果。1965年始,韩济生等人开展了系统研究。19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推广。2000年以来,多以针药复合麻醉形式临床应用。
作用原理
编辑针刺麻醉的作用原理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了中医经络理论、神经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针刺麻醉主要有两种类型:手动针刺麻醉和电针刺麻醉。
- 在手动针刺麻醉中,医生通过手动捻针的方式刺激特定的穴位,以实现麻醉效果。
- 在电针刺麻醉中,利用电针刺激穴位,通过电流的调控来产生麻醉效果。
临床运用
编辑针刺麻醉主要用于小型手术或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的手术,例如拔牙、皮肤手术等,也用于缓解慢性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等。相较于其它麻醉方式,针刺麻醉不使用传统的药物麻醉,减少了对药物的依赖,降低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的风险。而且,由于不使用全身麻醉药物,避免了麻醉药物可能引起的意识丧失、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针刺麻醉可以实现局部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减轻术后疼痛。相对于传统全身麻醉,针刺麻醉可能节省麻醉费用,并减少了对麻醉设备的需求。
然而,针刺麻醉的麻醉深度相对较浅,适用于小型手术或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的手术,对于复杂手术和大手术的麻醉效果有限。针刺麻醉的效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对患者的体质和耐受性有一定要求。而且,针刺麻醉需要医生熟练掌握针刺技术,并对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有深入的了解,要求医疗团队具备高度的专业水平。由于针刺麻醉的深度和效果有限,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但不适用于复杂的手术或需要深度麻醉的手术。
参考
编辑- ^ 石学敏.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药学 针灸学.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