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齡是一種用以描述青少年骨骼發育程度的數據。在人類的生長期內,從嬰幼兒到成年人,骨骼的形態、大小都會有所變化。而這種變化可以利用X射線檢查到。骨齡的相關數據是根據同年齡段、同種族兒童的平均數據綜合而成。結合兒童目前的身高及骨齡可以預測出他未來的身高數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骨龄和生物年龄是一致的。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骨龄和生物年龄会有几年的差距,或年轻或年长。那些骨龄大於生物年龄的通常发育偏早,而且停止生长的时间也偏早。骨龄小於生物年龄的正好相反。那些身高低于平均水準的孩童并不一定是骨龄小於生物年龄。事实上,如果不加治疗,他们的骨龄可能大於实际生物年龄,从而阻碍他们的生长。

出生的时候,只有长骨的幹骺端是存在的。长骨是那些从一端的骨骺长长的骨头。长骨包括股骨胫骨、下肢的腓骨肱骨桡骨上肢尺骨和手脚的跖趾骨。腿部的长骨几乎佔了成年人身长的一半,剩下的身长主要由脊柱头骨组成。

随着儿童的成长,骨骺逐渐钙化。在X-射线下观察,如同手脚的腕骨跗骨一样,骨骺是一层不可见的软骨。这些软骨的位置就是骨骼生长的位置。当性类固醇青春期逐渐增多,骨骼加速成熟。当生长接近尾声,身高接近成年人身高时,骨骼的开始变得接近成年人的大小和形状。剩余的骨骺软骨部分变得更薄。当这些骨骺软骨部分消失时,骨骺被称为处于闭合状态,骨骼也停止生长。脊柱的微小生长标志着青少年生长的结束。

小兒科醫師經常利用骨齡檢查來診斷兒童的發育情況及未來身高。

測定方法

编辑

最常见的测量方法基于手部、手指和手腕的X-射线图像。手部只需要很小的放射剂量就能得到影像[1],并且能够在一张影像上看到多块骨头。[2] 这些影像中的骨头会被和一些标准进行比较,通常是“Greulich and Pyle”标准。[3][4]

一个更复杂的测定方法也基于手部的X-射线图像,称作“TW2”方法。[5] 除了提到的标准,同时也有一个基于膝盖成熟度的标准。

骨龄评测是一种便于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主要优势是避免了人为的因素。BoneXpert法是自动骨龄测试法中最好的例子。

婴儿的手部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几乎不怎么变化。如果需要对婴儿进行更准确的骨龄测试,则需要对大约一半的身体骨骼进行X-射线拍照,从而可以评测肩部和骨盆那些在婴儿时期变化更频繁的部位。

身高預測

编辑

目前,已经有统计数据可以根据骨龄来估计身高的发育状态。运用简单的算术知识就能够根据一个孩童的身高和骨龄来预测其成年的身高。由于到达青春期的时间不同,统计数据表区分男女。而且对于某些骨骼异常提早或者异常迟缓发育的儿童,数据会进行相应修正。这些统计数据表(Bayley-Pinneau tables)被包含在"Greulich and Pyle"标准中。

在涉及到异常的发育情况时,通过骨龄来预测身高就缺乏准确性了。比如对于早产儿来说,他们出生时的身高往往很小,这时骨龄就不适宜作为预测成年后身高的依据。

臨床應用

编辑

骨龄大于或者小于生物年龄并不一定说明疾病或者不正常发育的发生。相反的,一个有发育不正常的人却有可能有正常的骨龄。儿童也不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成熟。一个健康儿童的骨龄可能年长或者年轻他的生物年龄一到两岁,就像正常儿童乳牙脱落的时间各有不同或者女性的月经初潮时间也往往存在差异。那些骨龄超过生物年龄的儿童往往开始发育的时间相对较早,其停止发育的时间也要偏早。所以,对于一个骨龄偏大的矮个子儿童来说,这会导致他们的身高偏低。对于这类儿童,他们需要医疗的帮助来促进骨骼的发育。

骨龄大于生物年龄的情况在那些性类固醇保持较高濃度的儿童中很常见,类似于性早熟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对于一个年幼时体重超重或者有脂肪代谢障碍问题的儿童,他们的“超龄”骨龄往往伴随着过早的肾上腺机能初现。骨龄偏大在有遗传性身体发育疾病的人中较为常见,这些疾病包括:兒童巨腦症候群(macrencephaly syndrome)、貝克威思-威德曼症候群和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

骨骼的迟缓成熟被称为体质性生长延迟,但是成熟较晚也有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甲狀腺機能低下症造成的。

馬凡氏症候群的明显特征是胶原性疾病造成的发育不良。

參見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 Patcas; Al., Et. PubMed. NCBI. 2019-01-07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2. ^ A, Gertych; Al., Et. PubMed. NCBI. 2019-01-07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3. ^ B, Büken; Al., Et. PubMed. NCBI. 2019-01-07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4. ^ Greulich WW, Pyle SI: Radiographic Atlas of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the Hand and Wrist, 2nd edi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 Tanner JM, Whitehouse RH, Marshall WA, et al.: Assessment of Skeletal Maturity and Prediction of Adult Height (TW2 Metho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外部連結

编辑

〈骨齡知多少?漫談照骨齡的目的、原理與時機〉黃世綱醫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骨齡的故事 - 從骨齡圖譜的前世與今生談骨齡判讀〉黃世綱醫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骨齡超前?骨齡落後?骨齡太快與太慢的原因〉黃世綱醫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骨齡100問,一篇解答所有關於骨齡的疑惑〉黃世綱醫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