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角

刚果共和国城市

黑角[2]法语Pointe-Noire法语发音:[pwɛ̃t.nwaʁ])是刚果共和国第二大城市,经济中心,重要出海口。2004年前是奎卢省(原大区)省会,之后成为自治省。位于刚果共和国西南角,西临大西洋,南邻安哥拉卡宾达省,人口715,334(2007年普查数据)。城市坐落在黑角湾和大西洋之间的一个海角上。当地黑人又称之为“Ponton”(美人)或“Ndindji”(建城之前位于此地的小村庄名)。

黑角
Pointe-Noire
黑角車站
黑角在刚果共和国的位置
黑角
黑角
在刚果共和国的位置
坐标:04°46′43″S 11°51′49″E / 4.77861°S 11.86361°E / -4.77861; 11.86361
国家 刚果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行政区划黑角
Commune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英语Commune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黑角
建立1883
政府
 • 市長Roland Bouiti-Viaudo英语Roland Bouiti-Viaudo (Action Movement for Renewal英语Action Movement for Renewal)
面积
 • 总计1,144 平方公里(442 平方英里)
海拔14 公尺(46 英尺)
人口(2007[1]
 • 總計715,334人
 • 密度625人/平方公里(1,619人/平方英里)
電話區號242
網站www.pointenoireinformation.com

地理

编辑

该地气候湿热,九、十月雨量较少;全年平均气温23.8°C-30°C,夜间平均气温22°C-26°C。距布拉柴维尔510公里,海拔约20公尺。

人口

编辑

人口约1100 000。百分之75%为刚果人,其余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人、西非人、黎巴嫩人和欧洲人。48%的人口年龄20岁以下,失业率33%。主要使用刚果语和法语。宗教信仰方面,天主教徒占58%,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者27%,非洲本地宗教11%,穆斯林2%。

 
黑角海滩

区划

编辑

分为六个区(arrondissements):

  • 帕特丽丝·埃默里·卢蒙巴(Patrice Emery Lumumba)区,历史最悠久的区,行政、商业中心;
  • 姆武-姆武(Mvou-Mvou);
  • 提埃-提埃(Tié-Tié),人口最多的区;
  • 罗安基利(Loandjili)区;
  • 蒙戈-普库(Mongo-Poukou)区;
  • 恩戈约(Ngoyo)区

经济

编辑

刚果(布)重要石油工业中心,中部非洲主要产油地之一。约1980年开始,法国埃尔夫公司大量出口刚果石油。渔业也较为著名。黑角曾经也是钾碱开采地,由此拉动码头的建设,但现已不对外开放。

黑角与法国城市勒阿弗尔是姐妹城市。

 
黑角火车站

交通运输

编辑

黑角拥有全刚果(布)最繁忙机场之一的黑角国际机场[3]

黑角是刚果大洋铁路终点,黑角火车站是著名建筑,此外还有提埃-提埃火车站。

黑角市内出租车和公交车(小巴)由私人营运,主色调为蓝色,绝大部分为日本车。

景点

编辑

黑角市中心保留了不少殖民时期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洋铁路黑角火车站,以及其他建于1930年至1955年间的建筑,如圣母大教堂(阿拉扎尔(Alazard)设计,1953年)、中央邮局。市中心还有艺术品市场。

海滩风景秀丽且适于冲浪,南部的迪奥索(Diosso)峡谷和南加(Nanga)湖也是不错的景点。

历史

编辑

黑角(法文“黑色海角”的意译)一名来源于1484年葡萄牙航海家经过此地时看到的海岬黑石,当时即以葡萄牙语命名为Ponta Negra。从那以后黑角成为航海坐标,1883年法国与当地罗安哥人签订协议后这里成为小渔村。

1910年,法属赤道非洲(Afrique Equatoriale Francaise,AEF)成立,此后法国公司获准开发中刚果(今刚果共和国),于是日益需要修建一条从布拉柴维尔到大西洋海岸的铁路。由于布拉柴维尔以下的刚果河水流湍急无法行船,且大西洋畔的终点需建设深水港,因此利伯维尔被排除在外,黑角成为首选。大洋铁路1921年开工,1922年5月22日签署建市法令,黑角市建立。

 
黑角的公交车和出租车

城市发展

编辑

1927年,城市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当时人口3000。机场建于1932年。1934年,市长拉法埃尔·安东内提(Raphael Antonetti)为大洋铁路举行开通仪式。第一家医院建于1936年,同年西非银行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分行。1942年,黑角港迎来了第一艘船。

1950年,黑角拥有20,000人口,成为中部刚果首都,而布拉柴维尔是法属赤道非洲首都。1957年,中部刚果成为自治的刚果共和国(未独立)。后来1958年选举期间的一些事件使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自此黑角政治上受到压制。

1960年刚果独立时黑角是全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后来在1980年前后发现石油,使黑角重新令人瞩目。1982年城市人口翻一番,1994年达到360,000。

1997至1999年的刚果内战中,各方势力均竭尽全力保护黑角,使之躲过了战火洗礼,周边地区(雷库穆尼阿里布昂扎普尔)的难民涌入黑角,使其人口突破1,000,000。人称“如果黑角烧掉,刚果就死了。”(“Si Pointe-Noire brûle, le Congo meurt.”)1997年10月,德尼·萨苏-恩格索请求安哥拉军队占领黑角,兵不血刃。

海港

编辑
  • 水深10.46m[4]

教育

编辑

黑角有为数众多的中学和国际学校,然而尽管作为石油工业重镇、拥有众多人口,却没有一所大学。

排名

编辑

对21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调查中[5],2009年黑角排名第209,而2008年排名第210。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Estimation at World Gazetteer. [2017-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2. ^ 周定国 (编). Pointe-Noire 黑角 [刚(布)、瓜德].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简体中文)
  3. ^ 溥奎. 中非. 國家旅遊地理 : 非洲、大洋洲. 中国江西: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7: 217. ISBN 9787807490326. 
  4. ^ 存档副本.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2). 
  5. ^ 存档副本.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