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hangkuanlc/貿易得益

貿易得益,又譯作貿易利得貿易利益貿易的好處[1]貿易收益,為英文"gain from trade"的翻譯,意指在國際貿易中,兩國(或延伸至多國)之間透過進出口,與兩國沒有進出口前相比較,所可得到的貿易利益。是近代經濟學形容國際貿易益處的專有名詞。

解釋 编辑

生產者剩餘或消費者剩餘的增加 编辑

 
一國未與他國貿易前,生產者與消費者剩餘。
 
貿易後,進口價格較國內供給均衡價便宜的產品,新增的貿易利得。

經濟學的供需理論認為某一產品在國際貿易還沒發生之前,國內的需求(由國內眾多消費者組成),會與國內的供給(由國內眾多生產者組成)透過交易而得到均衡的價量,此均衡會對需求者會有消費者剩餘、對供給者則有生產者剩餘,如右圖的黑色斜線構成的三角形與紅色斜線構成的三角形。在國際貿易發生後,國際上產品價格如果比國內原本的均衡價還要低,會讓消費者想要購買更多的產品,於是造成均衡點右移,如右圖,比原供需圖多出一片梯形,即是此國因進口產品而新增加的利得[2]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趙捷謙.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2012年版. 2012. 第4頁「純粹貿易理論所研究的問題,歸成兩類:(一)研究『貿易的基礎』(basis for trade),即研究『貿易為什麼會發生』這一類的問題。(二)研究『貿易的好處』(gain from trade),即探討『貿易是否會增加福利』這一類的問題。」) 
  2. ^ Robert C. Feenstra & Alan M. Tayl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Second Edition)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