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房双阙

(重定向自丁房阙

丁房双阙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镇白公祠内。建于东汉。双阙之间相距2.4米,东阙为子母阙,子阙无盖,总高6.26米;西阙无子阙,高5.55米[1]

丁房阙—无铭阙
法国人让·拉蒂格法语Jean Lartigue摄于1923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重庆市忠县
坐标30°17′11.54″N 108°1′4.69″E / 30.2865389°N 108.0179694°E / 30.2865389; 108.0179694坐标30°17′11.54″N 108°1′4.69″E / 30.2865389°N 108.0179694°E / 30.2865389; 108.0179694
分类古建筑
时代东汉
编号5-382
登录2001年6月25日
保护历史

原位于忠州镇人民路,因三峡水库的建设,2003年2月与㽏井沟无铭阙一同搬迁至白公祠内[2]

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4]。2000年9月7日列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5]。2001年6月25日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历史 编辑

丁房阙在忠县东门外土主庙前。清道光六年《忠州直隶州志》引《碑目考》云:“丁房双阙在临江县巴王庙,有二阙相对峙。阙高两丈、为层观,飞檐袤裒,四方多刻人物。皆极巧妙。诸刻漫灭,仅有汉丁房等字,尚可辨也。”。以六层石墩砌成,阙身略呈正方形。盖为重檐檐下刻檐椽,将飞檐桃出,檐上刻筒瓦板瓦,翼角微微翘起。又于上重檐下施以斗拱两朵,斗棋之间刻半开门状,刻一少女现半身倚立其中。还有浮雕人物、车马、兽类等。刻工精细古朴,原刻字迹已漫灭不全。右阙下层为后人整修,上刻有明万历知州贺国祯‘巴国忠贞祠铭’,清康熙武烈倪伯鲯‘忠贞祠铭’和成文运‘忠贞祠铭’,道光吴友篪等重修忠烈祠铭。

丁房阙的名称来源于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碑记》云:“在临江县巴王庙。有丁房双阙,对峙庙庭,高可二丈。”。宋人著录中说丁房阙在巴王庙前,而方志记载,巴王庙宋称永顺祠,明至清初改称忠贞祠,清中叶以后改名土主庙。可见宋人所记是宋以前的名称,而不是当时名称。巴王庙是纪念巴蔓子的纪念性寺庙,其时代在当东汉末至三国这段时间。巴王庙的名称虽然几经变革,但丁房阙却始终峙立于庙前。因此,丁房阙当为庙阙。

丁房阙为双阙,两阙并排坐北向南,相距2.46米。仿木重檐庑殿式结构,以石重叠砌筑而成。东阙为子母阙,母阙高6.26米,子阙高2.16米,分别由阙基、阙身、阙顶等部分组成。西阙为单体阙,高5.5米,长其结构与东阙大致相同。两阙已经后代修葺、补刻,其石材也不尽一致。1953年由忠县人民政府拔款修建了座单檐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将其遮盖保护。丁房阙为一双阙,左阙配有耳阙,而右阙却只有主阙,左阙阙身二层的三面浮雕,既非汉刻风格,也非汉时内容;阙上的铺首、角神,也与汉风迥然不同。阙身明万历《巴国忠贞祠铭》,其中记载有“毗左阙圮”,可见左阙系倒塌后重建的。又《蜀中名胜记·重庆府·忠州》中记载“右边阙就圮,近日为有司者新之,了非故物”,可见右阙也进行过整体的维修。据调查,其二层以上的腰檐、楼部、顶盖等极有可能均非原物,是按照左阙模式仿刻而成的,且漏配了耳阙。从总体上看,图纹、人物、花草、鸟兽图案,具明显的明代风格,因此现存阙身为明代重建的[7]

铭文 编辑

‘巴国忠贞祠铭’(贺国祯) 编辑

  • 昔在周季,列国纷争,维我蔓公,守此巴人,敌至力竭,援兵楚邻
  • 许以城偿,既获谧宁,楚王徇信,遣使来请,我公刎首,付使留城
  • 楚王感说,忠烈魂惊,葬以王礼,千古垂名,历代以来,石阙在门
  • 右碑忽圯,守土聿新,愿言笃祜,佑此忠民。忠州忠州,维神是称
  • 子孝臣忠,万载长馨
  • 万历丙辰岁仲春之吉
  • 忠州知州贺国祯重修
  • 学正王良卿
  • 训导彭嘉贤
  • 临江巡检柳文宪
  • 递运所大使徐朝聘
  • 花林驿丞胡隽
  • 漕溪驿丞张𬤇
  • 齐江巡检余先见同立,□□□□□

‘忠贞祠铭’(倪伯麒常熟人) 编辑

维兹忠郡,峨峨俯江,襟带涪万,辉映井梁。有神烜赫,隆号巴王,御灾捍患,崇祀乡邦。百年圮蚀,侵没豪强,曰予治之,庙貌重光。隆碣在上,双阙在傍,作镇作固,地久天长。

‘重修巴国忠贞祠铭’(成文运) 编辑

  •  于维蔓公正气高风舍身取义亘古靡同为国为民泽被无穷
  •  报以王礼禋祀城东甲申兵燹遗踪蒿蓬留城城在亨祀祀空
  •  士民陨涕无力鸠工幸值守土父母
  • 武公捐赀重建庙像崇隆黎老怀仁子弟作忠一日千古在在编
  •  氓惟兹民牧何去何从
  • 大清康熙甲戌岁□□
  •   忠州知州武□烈重修
  •            □□□生
  •            督工吏房典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52. ISBN 7-5010-1525-2. 
  2. ^ 丁房阙、无铭阙.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5-04-28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3. ^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注意保护文物的通知. 维基文库. 1956-08-16 (中文). 
  4. ^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发〔1980〕154号). 维基文库. 1980-07-07 (中文). 
  5. ^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渝府发〔2000〕83号). 维基文库. 2000-09-07 (中文). 
  6.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7. ^ 《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综合卷》,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03,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