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Minicab(日语:三菱・ミニキャブ)乃是日本三菱汽车自1966年起开始制造发售的轻型商用货卡车。自2014年上市的第七代燃油车型起,改由铃木汽车供应铃木Carry贴上三菱的厂徽铭牌;至于纯电动车型则继续沿用自家发展的纯电驱动技术。

三菱Minicab
第七代卡车车头
概览
制造商三菱汽车
别称中华百利600 / 700 / 800(台湾,第三代)
五菱LZ110 / LZ110K(中国,第三代)
生产日期1966年迄今
装配地 日本冈山县仓敷市
 中华民国台湾省桃园县杨梅市中华汽车工业
 中国广西省柳州市(广西柳州拖拉机厂)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轻型车
动力布局FR / 4WD
相关车型三菱Minica
年表
前身车型三菱360

概要

编辑

此车系之发展历史悠久,在日本当地的竞争对手有速霸陆Sambar大发Hijet日语ダイハツ・ハイゼット铃木Carry本田Acty日语ホンダ・アクティ等。其前身为1961年10月上市的三菱360皮卡车型(原厂开发代号LT22),1966年5月才正式独立成“Minicab”车系,但其底盘平台及大部分机械结构皆流用前者。关于车名“Minicab”的由来,意指车身虽小,但在货车车斗宽敞的“cab over”[1]

历史(自家制造时期)

编辑

第一代(卡车:1966年-1971年,厢型车:1968年-1976年)

编辑
三菱Minicab(第一代)
LT30/31型
 
 
概览
制造商新三菱重工业
生产日期卡车:1966年-1971年
厢型车:1968年-1976年
装配地水岛制作所
设计师金子德次郎[2]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轻型车
车体风格双门平头式卡车
四门平头式微型面包车
动力布局FR
动力系统
引擎359c.c.强制气冷式OHV直列二缸二冲程ME24D/F型引擎
变速器四速手动排档
规格
轴距1,790mm
长度2,990mm-2,995mm
宽度1,290mm
高度1,610mm-1,630mm
整备质量525kg

1966年 - 8月正式发售,最初仅有卡车的设定,载货车斗的栅栏可以从一方开启,同年12月追加三方开启之车斗,且尾灯的设计各异[3]。动力心脏为359c.c.强制气冷式OHV直列二缸二冲程ME24D型引擎,最大马力21ps / 5,500rpm,峰值扭力31.4 N·m / 3,500rpm,最高速度达90km/hr;后来并追加车侧反光片。

1968年 - 2月追加四门平头式微型面包车车型,三色横式尾灯和卡车不同,且有车尾反光片。按照配备的多寡,区分成“Super Deluxe”、“Deluxe”、“Standard”、“Root Van”等四种车型。

1969年 - 卡车实行小改款,引擎升级为26匹马力的ME24E型,车头通风孔新增盖子。

1971年 - 5月厢型车实施小改款,引擎升级为30匹马力的ME24F型,并将车名改成“三菱Minicab EL Van”。车头灯周围增加黑色边框,车头的“MINICAB”字样改成浮雕于通风孔盖上。同年6月卡车发表第二代车款,至于厢型车则未大改款,仍持续发售至1976年为止。

1975年 - 1月为了对应轻型车新制,加大车牌架并增设车牌灯。

第二代(卡车:1971年-1976年)

编辑
三菱Minicab EL / Minicab W(第二代)
T130/T131型
 
 
概览
制造商三菱汽车
生产日期卡车:1971年-1976年
厢型车(第一代):1968年-1976年
装配地水岛制作所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轻型车
车体风格双门平头式卡车
四门平头式微型面包车
动力布局FR
动力系统
引擎359c.c.强制气冷式OHV直列二缸二冲程ME24F型引擎
359c.c.水冷式OHV直列二缸二冲程2G10型引擎
变速器四速手动排档
规格
轴距1,790mm
长度2,990mm-2,995mm
宽度1,290mm
高度1,580mm-1,630mm

1971年 - 6月大改款的第二代卡车车型正式发售,命名成“三菱Minicab EL”(原厂车型代号T130型)。至于厢型车仍延续第一代的车型并未改款,但车头进气坝改成和第二代卡车一样。载货车斗同样具备一方或三方开启,车头灯改成方形,车尾灯则是一体化。

1972年 - 9月实施小改款,动力心脏换装成359c.c.水冷式OHV直列二缸二冲程2G10型引擎,车名随之改成“三菱Minicab W”(原厂车型代号T131型);其中“W”代表“水冷(Water-cooled)”。车头灯改成圆形,暖气改成温水式,悬挂式冷气则可向地区经销商加价购买。

1973年 - 9月第二度小改款,变更进气坝的设计,加油盖附钥匙孔,“Super Deluxe”车型变换轮圈盖设计,圆形车头灯之直径从145mm加大成179mm,车头再度恢复“MINICAB”铭牌。

1975年 - 1月为了对应轻型车新制,加大车牌架并增设车牌灯。“Super Deluxe”车型改为三点式座位安全带,其余车型亦可加价变更。

第三代(卡车、厢型车:1976年-1984年)

编辑
三菱Minicab 5 / Minicab Wide 55(第三代)
L012/L013/L015型
 
 
 
概览
制造商三菱汽车
别称中华百利600/700(台湾)
五菱LZ110/LZ110K(中国)
三菱L100(印尼智利阿根廷
生产日期1976年-1984年
装配地  日本冈山县仓敷市水岛制作所
  中华民国台湾省桃园县杨梅市中华汽车工业
  中国广西省柳州市(广西柳州拖拉机厂)
  印度尼西亚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轻型车
车体风格双门平头式卡车
五门平头式微型面包车
动力布局FR / 4WD
动力系统
引擎471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2型引擎
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3型引擎
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G23B型引擎
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4型引擎(外销专用)
变速器四速手动排档
规格
轴距1,760mm
长度2,995mm-3,190mm
宽度1,295mm-1,395mm
高度1,660mm-1,900mm

1976年 - 5月卡车与厢型车同时全新大改款的第三代(原厂代号L012型)上市,因换装排气量更大的471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2型引擎,车名称之为“三菱Minicab 5”。此时期日本当局对轻型车规范频频改制,故各家车厂频繁推出对应车款,造成市场上的紊乱杂沓。厢型车后保杆的尾灯改为直立式,倒车灯移至后保杆中央并废除反光片,车侧从铰链式改成滑门式。

1977年 - 5月为了对应新颁布的轻型车规制而小改款(原厂代号L013型),车体尺寸放大,动力升级成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3型引擎,车名叫做“三菱Minicab Wide 55”。自本年度起开始以“三菱L100”之名外销,市场包括印尼智利阿根廷等国家。

1979年 - 4月变更进气坝之设计,并追加“营农Minicab”,专门供应贩售给农业协同组合会员[4]

1980年 - 三菱L100开始在印尼当地国产化,持续生产至1983年为止[5]

1981年 - 5月再次实施小改款(原厂代号L015型),车名改回“三菱Minicab”,动力心脏换成546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G23B型引擎,厢型车新设“Estate”顶级车型。同年11月外销版L100升级为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4型引擎,采取正时链条之设计;本代外销版L100销售至1986年为止。

1982年 - 6月部分改良,追加四轮驱动之设定,车头进气坝改为“MMC”(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之缩写)铭牌。

中华百利600/700

编辑

起初1976年台湾顺益贸易公司(顺益关系企业前身)以原装进口的方式引进第三代“三菱Minicab 5”[6],1978年中华汽车工业受到三菱汽车授权,将第三代Minicab国产化,原称“中华百利550[7],后改称“中华百利600”。总共分成平顶卡车、平顶厢型车及高顶厢型车等三种外型,由于容易保养、维修毛病少而大受市场欢迎,一举夺下三富小霸王的市场龙头地位[8]。后来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升级成排气量更大的644c.c.水冷式SOHC直列二缸四冲程2G24型引擎,改称“中华百利700”。

五菱LZ110/LZ110K

编辑

中国市场里,1982年1月柳州拖拉机厂(今上汽通用五菱)以第三代Minicab为底,手工仿制了卡车“LZ110”与微型面包车“LZ110K”[9]试作车,1984年开始正式上市,1986年甚至自行开发出双厢卡车“LZ110SD”[10],直到1987年实行大改款第二代LZW1010P[11]

第四代(卡车、厢型车:1984年-1991年)

编辑
三菱Minicab(第四代)
U11T/U12T/U11V/U12V
U14T/U15T/U14V/U15V
U18T/U19T/U18V/U19V型
 
 
概览
制造商三菱汽车
别称中华百利800(台湾)
三菱Mighty Mits(美国)
三菱Jetstar(印尼)
生产日期1984年-1991年
装配地  日本冈山县仓敷市水岛制作所
  中华民国台湾省桃园县杨梅市中华汽车工业
  印度尼西亚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轻型车
车体风格双门平头式卡车
五门平头式微型面包车
动力布局FR / 4WD
动力系统
引擎548c.c.直列三缸SOHC 3G81型自然进气/机械增压引擎
657c.c.直列三缸SOHC 3G83型引擎
796c.c.直列三缸SOHC 3G82型引擎(台湾)
993c.c.直列三缸OHV CB20型引擎(印尼)
1.1L直列四缸SOHC 4G82型引擎(台湾)
变速器四/五速手动排档、三速自动排档
规格
轴距1,780mm
长度3,195mm-3,265mm
宽度1,395mm
高度1,645mm-1,915mm

中华百利800/威利1100

编辑

1985年台湾中华汽车获得原厂之授权将第四代Minicab国产化,动力来源为796c.c.直列三缸SOHC 3G82型引擎,故称之为“中华百利800”。轻巧的车身加上四轮传动的设定,受到许多农用或商用的青睐[12]。1989年由母公司裕隆汽车工程中心负责操刀,修改大灯与前保险杆并加上黑色横栅式进气坝,换装成1.1L直列四缸SOHC 4G82型引擎,且放大车身尺寸[13],称之为“中华威利1100”。1992年以第三地中转CKD全散装料之方式,交由柳州微型汽车厂(今广西汽车集团)就地生产中华威利1100,甚至连“CMC”的标志也没有取下[14]。1993年再度实施小改款,取消黑色横栅式进气坝,并修改车头灯的设计。1995年中华汽车与美国库什曼英语Cushman (company)签订合约,成功外销威利1100打入美国农用车市场,车名称为“库什曼White Truck/Van[15]

历史(铃木代工制造以降)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