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三衣梵语Trini CīvaraniTricīvara巴利语ticīvaratīni cīvarāni标准藏语chos gos nam sum)是出家众依照戒律所能拥有的一套三种衣物的合称,总称为袈裟[1]

在戒律上,佛教出家众被允许拥有一套衣服与一个钵,称为三衣一钵

概论

编辑

在古印度佛教中,佛教僧侣的衣物,是以一整块长方形布构成,披在身上。释迦牟尼允许佛教出家众可以拥有三种衣物,分别为安陀会、郁多罗僧与僧伽黎。除了特殊状况,佛教不允许出家众离开三衣,特别是在夜晚至清晨[2]

最初在形式上没有特殊规定,主要以用途及布的层数来区分。安陀会是日常生活与工作穿的贴身衣,郁多罗僧是参与僧团礼拜、听讲、布萨所穿。安陀会与郁多罗僧皆是一层布,用旧衣缝制时,可用两层。僧伽梨是正装,在上街托钵,以及参与正式活动时穿着,为两层布。用旧衣缝制时,可用四层。

比丘尼在三衣之外,允许在三衣之下,在上半身加穿僧祇支,腰部穿上厥修罗,称为比丘尼五衣。

分类

编辑

安陀会

编辑

安陀会(梵语antarvāsa巴利语antaravāsaka),意译下衣,又译内衣、里衣、作衣、作务衣、中宿衣、中着衣、五条衣、五衣等,是穿在中间、内里的内衣,由五条布料缝缀而成 [3]

郁多罗僧

编辑

郁多罗僧(梵语uttarāsanga),又名七条衣、七衣、上衣、入众衣,是上身的衣着,由七条布料缝缀而成,是入众,或寺内诵经、礼忏的衣着 [4]

僧伽黎

编辑

僧伽黎(梵语saṃghāṭī巴利语sanghati),又叫大衣、众聚时衣,是法会聚众时、会见重客等时刻的礼服,共分九品,由九条至二十五条不等的布料缝缀而成。[5]著袈裟入众见白衣时,需要将右肩遮盖,叫作“通肩”,其用意是整肃威仪,也令俗人不因见到袒露处而生非礼心;而印度的风俗是以偏袒右肩为尊敬,故见佛、诵经时要袒露右肩。

注释

编辑
  1. ^ 释元贤《律学发轫》卷下:“佛因见诸比丘在道行。皆大担衣。思欲立制。时初夜。在露地坐。著一衣。至中夜。觉寒。乃著二衣。至后夜。又觉寒。乃著三衣。因作是念。当来比丘听畜三衣。足以遮寒。不许过畜。……三衣总名袈裟。”
  2. ^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4:“离衣宿至明相出,尼萨耆波逸提。或有舍衣不得罪,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舍衣还他,是谓舍衣无罪。或有得罪不舍衣,如比丘出界至他处宿,借衣受,持过地了时即还他衣,不说舍法还自受衣,以不舍衣更受自衣,坏威仪故,突吉罗,是谓得罪不舍衣。或有亦舍衣亦得罪,如比丘自有衣,出界外宿,地了时舍堕,是谓亦舍衣亦得罪。或非舍衣不得罪,如比丘自受持衣不离宿,是谓不舍衣不得罪。”
  3. ^ 《佛学大辞典》【安陀会】:(物名)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三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著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禅僧,遂至被著于法衣之上。今禅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为法,短部分谓之短条,长部分谓之长条。其条缘谓之叶,前方里面有结纽之轮,谓之𢂁,后方表面有着纽之处,谓之帖。𢂁纽附于袈裟全体三分之一处,𢂁附于上边隔四指之处,纽附于隔八指之处。缘以缝三道为法。今缝二道者,略也。叶之缝法,有揲叶,马齿,鸟足之别。
  4. ^ 《佛学大辞典》【郁多罗僧伽】:(衣服)Uttarāsanga,上衣,大衣,七条衣也。饰宗记五末曰:“郁多罗僧伽,译云上着衣也。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xiangyu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