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梵语kṣama-āpatti-pratideśana标准藏语sharpa),佛教术语,为忏摩梵语kṣama)和āpatti-pratideśana)的组合词,意为对自己的过失、罪业表示,请求他人容忍、原谅,并决心今后永不再犯。忏悔在佛教仪轨中有重要意义。

释义

编辑

忏摩(梵语kṣama),在梵语中意为“(求)忍”,即对自己过去所作过错表示惭愧,请求他人容忍、原谅。汉语中本无“忏”字,译师以“忄”(心)作义符、“韱”(或为“谶”省)作声符,造出“懺”字,作为音译字。后简化字也作“忏”。一说忏的含义近乎汉语的悔,因此也将两者组合为“忏悔”,表示近似的意义;一说忏、悔二字义略有不同,“忏”表示对从前恶愆的后悔,“悔”表示今后不令再犯。[1]义净法师认为,忏摩梵语kṣama)是请求对轻罪的忍谅,悔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āpatti-pratideśana)之译,即“犯、罪”(āpatti,阿钵底)加“陈说”(pratideśana,钵喇底提舍那),表示发露、举出自己的过错,不覆藏己罪,也译作“说罪”。[2]

仪轨和功用

编辑

忏悔在佛教中具有重要意义。忏悔是对自己从前所造之恶业,表示惭愧,请求谅解,并发誓今后永不再犯;是修行中不可缺少之功课;是重罪转轻之助缘[3]:62。佛法中有多种忏悔法门,但从总相来说,有事忏和理忏,事忏之中又分作法忏和取相忏[3]:62

佛教常以种子长成树木譬喻业因果报的关系,如同种子,在识田种下(造业)后,会随着各种因缘成长,如果此时不加忏悔改正,如同树木开花结果,必将成长为极大的恶报,但如果还未及树木长成便深重忏悔,誓愿不再犯失,就如同减损掉树木长成的因缘,那么树木会变得弱小(重罪轻受)或者枯萎不熟(不受报)。

对于性罪,忏悔尚且有极大的灭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视忏悔。毁犯戒律者通过忏悔,或可使轻罪免受恶报并恢复戒体清净,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提舍尼罪。犯戒者可在僧团中向大众发露忏悔,也可在佛前求忏悔。僧团每半月行布萨,每年的结夏安居中最后一日还有僧自恣日,都是专用于诵戒忏罪的[4]

大乘佛教,强调“神通不及业力,业力不及力。”,在诸佛菩萨(像)前忏悔,通过祂们的愿力,可以蠲除种种罪业,即使是一些原本不通忏悔的大罪。因此在大乘和金刚乘中存在着多种忏悔法门,如水忏水陆忏法梁皇宝忏地藏忏法、八十八佛礼忏法门、百佛名忏法、药师忏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佛顶尊胜陀罗尼忏法等等。

汉传佛教中的诵经功课通常设有《忏悔文》,每日诵持,长养忏悔心。常用的忏悔文为如下版本及其变形:

影响与对比

编辑

“忏悔”一词在古时已成为汉语常用词,并出现了词义扩大,而更广泛地指对一切世间错误表示痛心悔改。[5]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忏悔”也被用来翻译基督教等宗教中的相近概念(confession)。

然而,基督教中的忏悔(confession,原意是表白)和佛教的忏悔意义有不同。前者是指“罪人”向神父牧师耶稣基督告解自己的罪过,祈求上帝宽恕;后者的忏悔是无我无神论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编辑
  1. ^ 六祖坛经》: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2. ^ 见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藏《毗奈耶·卷十五》中的注释
  3. ^ 3.0 3.1 观成法师讲述、陈其斌整理. 「《慈悲梁皇寶懺》淺談」〈懺悔的意義與方法〉. 《温暖人间》第525期 (香港: 佛教温暖人间慈善基金). 2019-10-03. 
  4. ^ 释惠敏. 佛教忏悔法门之「逆转」情节——以《大方等陀罗尼经》为例. 法鼓佛学学报.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5. ^ 《汉语大词典》p.1039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