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灾史

(重定向自中国旱灾史

中国自古经常饱受天灾旱灾水灾瘟疫袭扰。邓拓(邓云特)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介绍:“中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前1766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其中,旱灾共1074次,平均约每3年4个月便有1次。[1]袁林在《西北灾荒史》中统计出隋至民国(581-1949年)期间陕西发生旱灾652次,甘宁青地区有601次。李约瑟统计,在过去的2100多年间,中国共有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陈达在《人口问题》中统计,自汉初到1936年的2142年间,水灾年份达1031年,旱灾年份达1060年。[2]旱灾(drought)其实即是缺乏水,农产品因此而枯萎,导致饥荒。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水灾则多在江南地区。

先秦

编辑

商朝建国不久便发生罕见旱灾,旱情持续长达数年之久。《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管子·轻重篇》亦载:“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3]

太平御览》八十三引《竹书纪年》:“文丁五年,洹水一日三绝”。

淮南子·俶真训》载:“殷纣时,峣山崩,三川涸。”《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诗经》有“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4]以及“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5]的描述。《诗经·大雅·云汉》二章:“后稷不克,上帝不临。”《集传》:“言后稷欲救此旱灾而不能胜也。”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6]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7]三川即泾河渭河洛河。当时的哲人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8]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

汉朝

编辑

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9]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时,“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10]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11]

《后汉书·杨终传》载杨终上疏:“今以比年久旱,灾疫未息。”

南北朝

编辑

北朝北魏太安四年十二月,文成帝下诏说:“六镇、云中、高平、二雍、秦州,遍遇灾旱,年谷不收。其遣开仓廪以赈之。”[12]

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13]

太和十二年,“是岁,两雍及豫州旱饥。明年,州镇十五大馑。”[14]

南朝宋大明年间有旱灾。沈约在《史臣曰》说,“大明之末,积旱成灾,虽敝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并命比室,口减过半”。[15]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吴越,是岁大旱,斗米五千,人多饥死。”[16]

正光二年八月,“今春夏阳旱,谷籴稍贵,穷窘之家,时有菜色。”崔光上表:“秋末久旱,尘壤委深,风霾一起,红埃四塞。……霜旱为灾,所在不稔,饥馑荐臻,方成俭弊。”[17]

隋朝

编辑

大业八年(612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18]

大业十三年(617年)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18]

唐朝

编辑

贞观初,太宗已“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19]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冬旱,至是(六月)雨 ”。[20]

《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21]

元和三年(808年),元稹曾任监察御史,负责赈灾,他写有《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宋朝

编辑

《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梦雷在湖南大旱饥荒,写下一首《勘灾诗》,“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江浙郡国,秋旱。[22]

开禧三年(1207年)夏秋,久旱,大蝗。[22]

元朝

编辑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23]

明朝

编辑

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24]

洪武三十年(1397年),“郁林州旱,庄稼失收,次年乃饥。”

《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25]

《烈皇小识》:“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鹿樵纪闻》说:“崇祯改元之岁,秦中大饥,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鸠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

崇祯四年,“冬,延安、庆阳大雪,民饥”。

崇祯十年,“是夏,两畿、山西大旱。秋七月,山东、河南蝗,民大饥”。

崇祯十二年,“六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

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河南内黄县苏王尉村发现的《荒年志》碑记崇祯十三年时“斗麦价钱六百文,斗米价七百文,斗豆价四百文”。

崇祯十四年,“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旱蝗”。

有专家统计明朝旱灾次数一共有174次。[26]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27]

清朝

编辑
 
1878年画,《中国饥荒》(The Famine in China)。饥荒受难者被强迫把儿女给卖掉

《济南府志》记载康熙四年,“春饥,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赋粮并发帑分赈。六月大旱,飞虫蔽天,坠地如蜣螂”。

乾隆二十年(1755年),“绍兴秋收大歉。次年春夏之交,米价斗三百钱,丐殍载道。”[28]

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个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绪元年至四年间发生丁戊奇荒,尤以光绪三年(1877年)四年(1878年)为重,“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又山西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29]是年8月1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后来“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30]据12月10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31]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编辑

民国成立至抗战前的二十六年之间,至少有十五年的时间发生水、旱等灾荒[32]

1920年华北大旱灾,陕西、河南、山东、直隶、京兆大旱,数十万流民逃荒至东北[33];同时段发生1921年湖南饥荒

民国十八年年馑,这场灾荒则导致了中国陕西河南甘肃多达数百万人丧生,陕西省人口锐减三分之一。

1942年河南饥荒[34],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统计,这一年总共造成了360万老百姓饿死。《河南省志》记载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河南《巩县县志》也记载:“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至今中国依旧是旱灾频发,几乎是无年不荒,缺水成为中国全国境内最迫切的问题。2006年内蒙古苏尼特草原持续旱灾[35][36][37]。2006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市遭遇大旱灾。2009春,干旱波及中国12个省份,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2010年初,云南贵州为中心的五个省份已达到特旱。2019年,中国多地出现严重干旱[38][39][40]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邓拓文集》第二卷第41页,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2. ^ 周德钧:《乞丐的历史》
  3. ^ 《管子·度地》
  4. ^ 《诗经·大雅·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5. ^ 《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6. ^ 《史记·周本纪》
  7. ^ 《国语》卷1《周语》
  8. ^ 《史记·卷四·周本纪》:“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
  9. ^ 《汉书·平帝纪》
  10. ^ 《后汉书·樊宏列传》
  11. ^ 《后汉书·陈王列传》
  12. ^ 《魏书》卷五《高宗纪》
  13. ^ 《魏书·食货志》
  14. ^ 《魏书》卷一百五之三《天象志三》
  15. ^ 《宋书·孔季恭、羊玄保、沈昙庆传论》
  16. ^ 《隋书·天文志》
  17. ^ 《魏书》卷六十七《崔光传》
  18. ^ 18.0 18.1 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页636。
  19. ^ 《新唐书》卷49上《百官志四》。
  20. ^ 《资治通鉴》卷199
  21. ^ 《资治通鉴》卷236
  22. ^ 22.0 22.1 《宋史》
  23. ^ 元史·世祖本纪》
  24. ^ 《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四
  25. ^ 《明史》卷三十〈五行志〉
  26. ^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5页。
  27. ^ 竺藕舫:《中国历史上的旱灾》
  28. ^ 汪辉祖:《病榻梦痕录》上卷
  29. ^ 王锡伦《丁丑奇荒记》
  30. ^ 《曾忠襄公奏议》卷八
  31. ^ 《山西通志》八十六卷
  32. ^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1937年,初版;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三年影印第一版),页四○~四八
  33. ^ 李文海, 1994, 《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第六章“1920年北五省大旱灾和甘肃大地震”
  34. ^ 据《宋任穷回忆录》提到晋冀鲁豫根据地冀南军区:“一九四二年春,天旱无雨,夏粮收成无几。春旱持续发展,旱情波及十几个县,许多地方大秋作物无法下种,致使秋收所获甚微。一九四三年灾情更为严重。先是旱灾,自春到秋久旱无雨长达八个月。许多水井干涸,河水断流,甚至人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河南《前锋报》记者李蕤写道:“旱灾烧死了他们的麦子,蝗虫吃光了他们的高粱,冰雹打死了他们的荞麦,到秋天,最后的希望,又随着一棵棵的垂毙的秋苗枯焦。”
  35. ^ China. 国家民委. 中国民族. 民族团结杂芝社. 2006: 21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issue=被忽略 (帮助)
  36. ^ 一带一路沿线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特征分析. BEIJING BOOK CO. INC. 2018: 244 [2021-09-01]. ISBN 978-7-5375-86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中文). 
  37. ^ 中国红十字年鉴. 台海出版社. 2006: 381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中文). 
  38. ^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专家:降水异常偏少.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39. ^ 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安徽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40. ^ 中央气象台预报:全国降水减少,安徽、江西、浙江再次面临干旱.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参考书目

编辑
  • 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外部链接

编辑
  • 中国灾害查询系统[1][2]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2. ^ 中国灾害查询系统(公元前205年-1839年;1840年-1948年;1949年之后).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