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帽

(重定向自乌纱帽

乌帽,又称乌纱帽,又被称纱帽,自东晋开始,到清军入关易服令废止,在中国风行一千余年。历代形制有不少变化,但都是以乌纱覆盖,亦传到东亚等地。

乌纱帽
·光禄寺掌醢署监事潘允征乌纱帽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朝鲜语名称
谚文사모/우모
汉字烏紗帽/烏帽

南北朝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头饰“幞头”。发明幞头的目的,是为了“便武事者也”,用轻质的绢罗将头发束紧,头顶上轻便利落,自然无碍驰射。大致在隋唐之间,为了追求造型的美观,襆头之内被加上硬质衬冠。自唐至宋,巾角也转换成花样翻新的帽翅,同时改用硬挺的漆纱当做面料,最终形成乌纱帽[1]

中国

编辑

初期出现的乌帽是乌纱高屋帽,为宫官和士庶通用[2]东昏侯又下令左右作逐鹿帽,帽形甚为窄狭。乌纱高屋帽在隋代时,被当作是官服的一种。《通典》记载说:“ 隋文帝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后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大合靴[3][4]。在唐代,天子百官、庶民百姓,不论贵贱均可以戴服[5]。不少唐代文人都曾在其诗句中提及乌纱帽。如柳宗元有诗句:“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6]白居易在其《初冬早起寄梦得》一诗中也有“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的句子。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鬵”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宋元时代高屋乌纱帽仍是士庶常服,由于白纱高屋帽在隋唐之后已消失,宋人诗词所提及高屋帽应是指乌帽,如苏轼 《椰子冠》诗:“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 东坡何事不违时。”此诗一出,当时人更纷纷仿效苏轼戴上短檐乌帽,称为“子瞻样”[7]

明代乌纱帽专指官帽,外形与唐代初期的幞头有近似之处。帽框用铁铜丝编成,然后再用乌纱覆外,帽子外施纱涂漆。形状为圆顶,分上下二阶,左右各插一个帽翅。明初乌纱帽后山尚未高耸,直至嘉靖晚期到万历年间则风气大变。乌纱帽后山普遍成高耸状[注 1]。万历晚期开始高帽风气有所衰退,到天启崇祯年间乌纱帽就又再次变矮变方。明世宗在位期间,乌纱帽的帽翅同样做了些变动,将两边帽翅的长度缩短,宽窄同样也做了些变动,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8]。由于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自此乌纱帽常被人喻为官位的代称。

日本

编辑

日本在奈良时代从中国唐朝传入高顶乌纱帽,演变成

朝鲜

编辑

朝鲜王朝时,人们把高顶乌纱帽周围加上圆形帽檐成斗笠状,称为黑笠。当时又仿效明制官服,以插上帽翅的乌纱帽作为官帽,又称乌帽

注释

编辑
  1. ^ 顾起元《客座赘语》一书记载,此现象最早始于正德年间。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乌纱帽”等古代官服与少数民族服饰的关系. [201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2. ^ 《隋书·礼仪志》: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高白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皇太子在上省时帽以乌纱,但在永福省时例外,服以白纱帽。
  3. ^ 《大唐新语》: “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
  4. ^ 《新唐书·车服志》:“初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纹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辙,与贵臣通服。”
  5. ^ 《中华古今注》:“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6. ^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八十韵》
  7. ^ 李廌 《师友谈记》:“士大夫近年仿东坡桶高檐短帽,名曰子瞻样。”
  8. ^ 為甚麼「烏紗帽」是當官的代稱? -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