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帽,又稱烏紗帽,又被稱紗帽,自東晉開始,到清軍入關易服令廢止,在中國風行一千餘年。歷代形制有不少變化,但都是以烏紗覆蓋,亦傳到東亞等地。

烏紗帽
·光祿寺掌醢署監事潘允徵烏紗帽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韓語名稱
諺文사모/우모
漢字烏紗帽/烏帽

南北朝後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頭飾「幞頭」。發明幞頭的目的,是為了「便武事者也」,用輕質的絹羅將頭髮束緊,頭頂上輕便利落,自然無礙馳射。大致在隋唐之間,為了追求造型的美觀,襆頭之內被加上硬質襯冠。自唐至宋,巾角也轉換成花樣翻新的帽翅,同時改用硬挺的漆紗當做面料,最終形成烏紗帽[1]

中國

編輯

初期出現的烏帽是烏紗高屋帽,為宮官和士庶通用[2]東昏侯又下令左右作逐鹿帽,帽形甚為窄狹。烏紗高屋帽在隋代時,被當作是官服的一種。《通典》記載說:「 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後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文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大合靴[3][4]。在唐代,天子百官、庶民百姓,不論貴賤均可以戴服[5]。不少唐代文人都曾在其詩句中提及烏紗帽。如柳宗元有詩句:「春衫裁白紵,朝帽掛烏紗。」[6]白居易在其《初冬早起寄夢得》一詩中也有「起戴烏紗帽,行披白布裘。」的句子。烏紗帽在唐代與「白接鬵」一樣,是一種日常便帽。宋元時代高屋烏紗帽仍是士庶常服,由於白紗高屋帽在隋唐之後已消失,宋人詩詞所提及高屋帽應是指烏帽,如蘇軾 《椰子冠》詩:「規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東坡何事不違時。」此詩一出,當時人更紛紛仿效蘇軾戴上短簷烏帽,稱為「子瞻樣」[7]

明代烏紗帽專指官帽,外形與唐代初期的幞頭有近似之處。帽框用鐵銅絲編成,然後再用烏紗覆外,帽子外施紗塗漆。形狀為圓頂,分上下二階,左右各插一個帽翅。明初烏紗帽後山尚未高聳,直至嘉靖晚期到萬曆年間則風氣大變。烏紗帽後山普遍成高聳狀[註 1]。萬曆晚期開始高帽風氣有所衰退,到天啟崇禎年間烏紗帽就又再次變矮變方。明世宗在位期間,烏紗帽的帽翅同樣做了些變動,將兩邊帽翅的長度縮短,寬窄同樣也做了些變動,官階越高,雙翅就越窄;官階越低,雙翅則越寬[8]。由於烏紗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為常服,自此烏紗帽常被人喻為官位的代稱。

日本

編輯

日本在奈良時代從中國唐朝傳入高頂烏紗帽,演變成

朝鮮

編輯

朝鮮王朝時,人們把高頂烏紗帽周圍加上圓形帽檐成斗笠狀,稱為黑笠。當時又仿效明制官服,以插上帽翅的烏紗帽作為官帽,又稱烏帽

註釋

編輯
  1. ^ 顧起元《客座贅語》一書記載,此現象最早始於正德年間。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乌纱帽”等古代官服与少数民族服饰的关系. [2016-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2. ^ 《隋書·禮儀志》: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高白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皇太子在上省時帽以烏紗,但在永福省時例外,服以白紗帽。
  3. ^ 《大唐新語》: 「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紋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
  4. ^ 《新唐書·車服志》:「初隋文帝聽朝之服,以赭黃紋綾袍、烏紗帽、折上巾、六合轍,與貴臣通服。」
  5. ^ 《中華古今注》:「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曰:『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6. ^ 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寄澧州張使君八十韻》
  7. ^ 李廌 《師友談記》:「士大夫近年倣東坡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樣。」
  8. ^ 為甚麼「烏紗帽」是當官的代稱? -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 [202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