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厄
(重定向自五厄)
中国历朝皆有保管档案的机构,周朝为天府,汉朝为兰台、东观,唐朝为史馆,宋元为架阁库,明朝为皇史宬、内阁大库、大本唐、古今通集库,清代为内阁大库。但历代战火频仍,档案损失严重。五厄的说法,出自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秘书监牛弘上书“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提出“五厄”之说:一为秦始皇之焚书,二为西汉末赤眉入关,三为董卓移都,四为刘石乱华,五为南朝梁末魏师入郢,梁元帝下令焚书14万卷[1]。
明代的胡应麟又提出续“五厄”: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江都焚书为一,安史之乱为二,黄巢入长安为三,靖康之变为四,南宋末伯颜军入临安为五,总结为“十厄”[2]。
近人祝文白又续上“五厄”:一为李自成陷北京,二为绛云楼之烈焰,三为清高宗之焚书(编修《四库全书》),四为咸丰朝之英法联军,五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八年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