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西那

波斯哲学家、医学家、科学家(980-1037)

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阿拉伯文أبو علي الحسي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ينا‎,波斯文ابوعلی حسین بن عبدالله بن 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ینا‎;980年—1037年6月),一般简称伊本·西那(阿拉伯文、波斯文:ابن سينا‎),塔吉克人,生于布哈拉附近。中世纪波斯哲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文学家欧洲人称其为阿维森纳(又译阿维真纳希腊语Aβιτζιανός拉丁语Avicenna)。

伊本·西那(ابن سينا‎)
阿维森纳(Avicenna)

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
出生约公元980年
布哈拉萨曼王朝的首都)附近的Afshana,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逝世1037年6月(56—57岁)
波斯哈马丹
居住地萨曼王朝大呼罗珊(在哈马丹19年)
萨曼王朝花剌子模(在库尼亚乌尔根奇13年)
齐亚尔王朝戈尔甘: 公元1012-1014年
白益王朝波斯拉格斯1年;哈马丹9年;伊斯法罕13年;公元1037年死于哈马丹。)[1]
国籍波斯人
别名Sharaf al-Mulk, Hujjat al-Haq, Sheikh al-Rayees
学术背景
受影响自可兰经穆罕默德贾法尔·萨迪克希波克拉底妙闻本集英语Sushruta查克拉亚里士多德盖伦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印度数学Wasil ibn Ata肯迪法拉比拉齐比鲁尼John Philoponus
学术工作
年代中世纪伊斯兰黄金时代
主要领域医学哲学逻辑学伊斯兰神学(凯拉姆学),物理学诗歌科学
著名作品治疗之书医典英语The Canon of Medicine
著名思想现代医学之父;芳香疗法先驱
施影响于比鲁尼安萨里欧玛尔·海亚姆Fakhruddin al-RaziAbubacer, 伊本·鲁世德Shahab al-Din SuhrawardiTusiIbn al-Nafis经院哲学, 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邓斯·司各脱托马斯·阿奎那乔万尼·巴蒂斯塔·贝内戴蒂约翰·洛克威廉·哈维, 迈蒙尼德Abu 'Ubayd al-Juzjani

伊本·西那青年时曾任宫廷御医;二十岁时,因王朝覆灭而迁居花剌子模;十一年后,因政治原因逃至伊朗。他博学多才,有多方面的成就。医学上,丰富了内科知识,重视解剖,所著《医典英语The Canon of Medicine》是十七世纪以前亚洲欧洲广大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哲学上,他是阿拉伯/波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持二元论,并创造了自己的学说。肯定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不可创造的,同时又承认真主是永恒的。主张灵魂不灭,也不轮回,反对死者复活之说。主要著作还有《治疗之书》、《知识论》等。

哲学思想

编辑

伊本·西那在早期伊斯兰哲学上著述颇丰,特别是在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主题上,这包括名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论述文章。他大部分的作品是用阿拉伯语写成——这是当时事实上的科学语言;有一部分是用波斯语写成。有几部波斯语写成的书迄今仍有语言学上的价值。伊本·西那对亚里士多德的评论经常对后者纠正,鼓励一种在伊智提哈德精神下的生动辩论。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由于伊本·西那对亚里士多德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卡拉姆学的成功调和,“伊本·西那主义”在12世纪最终成为伊斯兰哲学的领导思想流派[2],同时伊本·西那也成了哲学上的主要权威。

伊本·西那主义同样在中世纪欧洲有影响力,特别是他关于灵魂的性质和存在本质区分的学说,以及因此在欧洲学术界引起的辩论和审查。这一现象在巴黎尤其显著,1210年伊本·西那主义在那里被严加禁止。虽然如此,他的心理学和知识理论影响了奥弗涅·威廉英语William of Auvergne (bishop)大阿尔伯特,他的形而上学影响了托马斯·阿奎那[3]

形而上学学说

编辑

早期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形而上学,比亚里士多德主义更加清楚的区分了本质存在的区别。

天文学及占星学

编辑

伊本·西那写过一篇名为Resāla fī ebṭāl aḥkām al-nojūm的文章攻击占星学,其中他引用可兰经的经文,认为占星学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4]。他认为每颗星球都对地球有些影响,但他不认为占星师有办法确定其实际的影响为何[5]

伊本·西那的天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些后来的天文学家,不过他的研究没有海什木比鲁尼那么深入。伊本·西那作品的特征是将天文学视为和占星学不同的学科[6]。他批评亚里士多德认为恒星的光是因为太阳而来的观点,他认为恒星本身就会发光,不过他也认为行星本身会发光[7]。他声称观察到一次金星凌日,这是有可能的,在1032年5月24日的确有一次金星凌日,不过他没有提出观测的日期,而现代的科学家质疑当时在他所在的区域是否可以看到金星凌日,他有可能将太阳黑子视为是金星。他利用观察到的金星凌日推论,在托勒密宇宙论的观点,金星在太阳的下方(至少部分时候如此)[6],也就是说在地心说的架构下,金星的圆要比太阳的圆接近地球[8][9]

其它贡献

编辑

化学

编辑

伊本·西那利用蒸馏的方式提炼玫瑰精油等精油,形成后来芳香疗法的基础[10]

伊本·西那和拉齐不同,伊本·西那明确的否定炼金术相信可以用贤者之石使物质转换的理论:

那些化学工艺无法让不同种的物质之间相互变化,不过可以产生类似这类变化的效果。[11]

有四本传统认为是伊本·西那所著的炼金术书籍翻译为拉丁文[12]。 :

  • Liber Aboali Abincine de Anima in arte Alchemiae
  • Declaratio Lapis physici Avicennae filio sui Aboali
  • Avicennae de congelatione et conglutinatione lapidum
  • Avicennae ad Hasan Regem epistola de Re recta

其中Liber Aboali Abincine de Anima in arte Alchemiae最有影响力,影响了像博韦的樊尚中古时期化学家及炼金术士,不过Anawati认为这本是西班牙人写的,而Declaratio Lapis physici Avicennae filio sui Aboali也认为不是伊本·西那所著。第三本 (The Book of Minerals) 认为是伊本·西那的作品[12]

伊本·西那以亚里士多德及贾比尔的概念为基础,将矿物分类为石头、可熔物质、硫及盐[13]Avicennae ad Hasan Regem epistola de Re recta中对炼金术的怀疑较少,Anawati认为是伊本·西那所写,但是是在较早期,他还不太确定物质之间不可能嬗变时所写的[12]

纪念

编辑

2018年8月7日,Google在部分国家的首页以首页涂鸦纪念伊本·西那的1038岁诞辰[14]

相关影视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D. Gutas, 1987, "AVICENNA ii. Biography", Encyclopaedia Iranica. Iranicaonline.org.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2. ^ Nahyan A. G. Fancy (2006), p. 80–81, "Pulmonary Transit and Bodily Resurrection: The Interaction of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the Works of Ibn al-Nafīs (d. 1288)",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vicenna/Ibn Sina (CA. 980-1037). Iep.utm.edu. 2006-01-06 [201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3). 
  4. ^ George Saliba (1994), A History of Arabic Astronomy: Planetary Theories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Islam, p. 60, 67-69.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147-8023-7.
  5. ^ Saliba, George. Avicenna. Encyclopæ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2011 [2015-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6. ^ 6.0 6.1 Sally P. Ragep. Thomas Hockey , 编. Ibn Sīnā: Abū ʿAlī al‐Ḥusayn ibn ʿAbdallāh ibn Sīnā. The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Astronomer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7: 570–572 [2015-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参数|encyclopedia=与模板{{cite book}}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encyclopaedia}}|work=) (帮助)
  7. ^ Ariew, Roger. The phases of venus before 1610.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March 1987, 18 (1): 81–92. doi:10.1016/0039-3681(87)90012-4. 
  8. ^ Goldstein, Bernard R. Some Medieval Reports of Venus and Mercury Transits. Centaurus (John Wiley & Sons). 1969, 14 (1): 49–59. Bibcode:1969Cent...14...49G. doi:10.1111/j.1600-0498.1969.tb00135.x. 
  9. ^ Goldstein, Bernard R. Theory and Observation in Medieval Astronomy. I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ch 1972, 63 (1): 39–47 [44]. doi:10.1086/350839. 
  10. ^ Marlene Ericksen (2000). Healing with Aromatherapy, p. 9.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ISBN 978-0-658-00382-0.
  11. ^ Robert Briffault (1938). The Making of Humanity, p. 196–197.
  12. ^ 12.0 12.1 12.2 Georges C. Anawati (1996), "Arabic alchemy", in Roshdi Rashed, ed.,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Arabic Science, Vol. 3, pp. 853–885 [875].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3. ^ Leicester, Henry Marshall,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emistry,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70, 1971 [2015-09-09], ISBN 97804866105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There was one famous Arab physician who doubted even the reality of transmutation. This was 'Abu Ali al-Husain ibn Abdallah ibn Sina (980–1037), called Avicenna in the West, the greatest physician of Islam. ... Many of his observations on chemistry are included in the Kitab al-Shifa, the "Book of the Remedy". In the physical section of this work he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minerals, which he classifies into stones, fusible substances, sulfurs, and salts. Mercury is classified with the fusible substances, metals 
  14. ^ 伊本西那 1038 歲冥誕. [2018-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