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罗珊(英语:Greater Khorasan;中古波斯语:Xwarāsān;波斯语:خراسان‎ [xoɾɒːˈsɒːn]),《辽史》异译为忽儿珊,《回回馆译语》中称虎剌桑[1][2],也称为乌苌国[3]。这是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构成古代大伊朗的东北行省。呼罗珊的名称含意为“太阳之地”或“东部行省”。[4][注 1]

图中Chorasan为“大呼罗珊”,Choresmien为“花剌子模”,Transoxanien为“河中地区
公元第7/8世纪时的呼罗珊地图
一幅1886年的地图,显示10世纪时吉巴尔英语Jibal省以东的呼罗珊地区
公元750年哈里发国的地区名称

呼罗珊包括现代伊朗领土的东北部、阿富汗部分地区、和中亚南部地区。这个地区曾被分为四个区块。内沙布尔(位于今伊朗)、梅尔夫(位于今土库曼斯坦)、赫拉特、与巴尔赫(后两城市在今阿富汗),这四座城市分别是最西,最北,最南和最东的四个区块个别的中心。[7]:645照严格的定义,呼罗珊往东仅延伸到阿姆河,但是根据比较宽松的说法,这个地名还包括河中地区(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马尔罕)的大部分,[7]往西延伸到里海海岸。[8]以及卡维尔盐漠[9],往南到信德[10][9]往东到帕米尔高原[9][8]

萨珊王朝喀瓦德一世(在位期间公元488年到496年,在498年及499年曾被罢黜)或是其子及继位者霍斯劳一世(在位期间约531年到579年)的统治期间,(有可能是在公元520年之后)首度把帝国的东部和东北部划分,而成立呼罗珊行政区域 [11]

早期的伊斯兰用法,经常把所谓的吉巴尔英语Jibal或后来称为伊拉克阿贾米英语Persian Iraq以东的的广阔而松散的地区,甚至可能延伸至印度河谷和帕米尔高原,统称为呼罗珊。以东和以西之间的边界是戈尔甘赫卡通皮洛斯城市周围的区域。特别是加兹纳维德王朝塞尔柱王朝帖木儿王朝将帝国划分为“伊拉克”和“呼罗珊”地区。据信呼罗珊在西南部被沙漠和塔巴斯小镇定界,塔巴斯被称为“呼罗珊之门”,[12]:562,从那里向东延伸到阿富汗中部的兴都库什山脉[8]从公元10世纪开始的资料,将兴都库什山脉南部的地区称为呼罗珊边区(Khorasan Marches),这个区域是呼罗珊和印度斯坦之间的边境地带。[13][14]

今天,大呼罗珊这个名字被用来称呼更广大的历史地区,与现代的伊朗呼罗珊省(1906年到2004年)有所区隔,后者大致只占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呼罗珊的西半部。[15]

地理 编辑

 
18世纪英国地图雕刻师伊曼纽尔·鲍恩英语Emanuel Bowen的作品,显示约在16世纪到18世纪波斯萨法维王朝和印度蒙兀儿帝国的区域

这个地区最初由萨珊人于公元第6世纪建立,是王朝的四个行政(军事)区之一,[16]在这个区域近1,500年的历史中,它的范围变化很大。最初,萨珊王朝的呼罗珊地区涵盖帝国的东北方透过军事行动的占领区,最高峰时,包括有内沙布尔赫拉特、梅尔夫、法里亚布塔卢坎(约为现代土库曼斯坦纳巴德)、巴尔赫、布哈拉、巴德吉斯阿比沃德英语Abiward加尔斯坦英语Gharjistan图斯萨拉赫斯[10]

倭马亚王朝崛起后,呼罗珊的名称仍被沿用,并一直延伸到东部经由军事行动夺来的区域,从内沙布尔与梅尔夫的军事基地开始,逐渐向东扩展到巴克特里亚粟特。在哈里发统治下,呼罗珊是三个政治区之一(另外两个是伊拉克阿拉伯(Eraq-e Arab)和伊拉克阿贾米英语Persian Iraq,也称吉巴尔英语Jibal)。在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呼罗珊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或地区(rub),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要城市:内沙布尔、梅尔夫、赫拉特以及巴尔赫。[17]到第10世纪,波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还有世界境域志提到呼罗珊地区大致涵盖以前阿巴沙尔英语Abarshahr、巴克特里亚和粟特的地区。他们还进一步提起兴都库什山脉的南部,即锡斯坦古尔阿拉霍西亚扎布勒斯坦英语Zabulistan喀布尔等地区,组成呼罗珊边区,这是呼罗珊和印度斯坦之间的边区<[18][13][9]

到中世纪晚期,这种称呼已失去行政上的意义,在西部,仅有位于现代伊朗境内的突厥-波斯王朝中松散地称呼他们在卡维尔盐漠东部和东北部的所有领土。因此,随着帝国规模的变化,所谓的呼罗珊也不断变化。在东部,呼罗珊同样成为与中亚各大城市中心相关的名称。在《巴布尔回忆录》中提到:

印度斯坦人(Hindustān)称呼属于自己呼罗珊以外的每个国家的方式,与阿拉伯人称呼阿拉伯以外的国家方式相同,都叫他们为Ajam英语Ajam(阿拉伯语的巴之意)。在印度斯坦和呼罗珊之间的路上,有两个大型贸易城市:一个是喀布尔,另一个则是坎大哈。来自费尔干纳突厥斯坦撒马尔罕 、巴尔赫、布哈拉、希萨尔、和巴达赫尚的商队全部集向喀布尔,而那些来自呼罗珊的商队则集向坎大哈。这些城市都位于印度斯坦和呼罗珊之间。[14]

在近代,呼罗珊这个名称一直是怀旧和民族主义的根源,尤其是对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人而言。许多塔吉克斯坦人将呼罗珊视为其民族神话的重要成分,在共同讨论和学术界里面,都对于这个名称抱持兴趣,包括其含义和文化上的重要性,但这个名称已无政治用途。据阿富汗的历史学家古兰姆·穆罕默德·果巴英语Ghulam Mohammad Ghobar称,阿富汗目前使用波斯语的地区占有呼罗珊的主要部分。[19]因为在呼罗珊的四个主要城市中的两个(赫拉特和巴尔赫),现在都位于阿富汗。古兰姆·穆罕默德·果巴在他的书中使用“恰当的呼罗珊”和“不恰当的呼罗珊”来区分严格意义上的呼罗珊称呼和广义的称呼。他说,恰当的呼罗珊地区位于东部的巴尔赫,北部的梅尔夫,南部的锡斯坦,西部的内沙布尔,和有呼罗珊明珠之称的赫拉特之间。不恰当的呼罗珊边界则扩展至东部的哈扎拉雅特英语Hazarajat和喀布尔,南部的俾路支斯坦,北部的河中地区花剌子模,以及西部的达姆甘和戈尔甘。[19]

历史 编辑

 
20世纪早期,一座在呼罗珊马丹村英语Madan, Razavi KhorasanAn绿松石矿场

古代时期 编辑

在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这个地区之前,它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领土,在此之前则是米底王国的领土。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撰写的地理学把这块土地称为呼罗珊,而之前的希腊人称呼其为雅利安那英语Ariana,它是构成大伊朗,或以信奉祆教为主人民的土地。呼罗珊的东南部土地在公元1世纪被贵霜帝国夺取。贵霜帝国统治者在现代阿富汗的博葛兰英语Bagram建都,据信这个王朝在那儿建造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后来在阿富汗发现许多佛塔和已经湮没的古城。[20][21]但当时呼罗珊地区仍是信奉祆教为主的区域,也有摩尼教徒、太阳神崇拜者、基督教徒、异教徒、萨满教徒、佛教徒、犹太教徒、印度教徒等。萨珊王朝的三大火庙之一-”Azar-burzin Mehr“即位于伊朗呼罗珊省萨卜泽瓦尔附近。

在萨珊王朝时代,很可能是在霍斯劳一世统治期间,波斯帝国领土被划分为四个区域(中古波斯语将这种区域称为kust),西部称为呼斡瓦兰(Khwrvarān),北部称为阿帕克斯塔尔(apāxtar),南部称为尼姆鲁兹(nīmrūz),东部称为呼罗珊(Khurasan)。由于萨珊王朝的领土在被伊斯兰征服之前,或多或少保持稳定,因此萨珊王朝时期的呼罗珊可推定为:南方是锡斯坦和克尔曼,西方是现代伊朗的中部沙漠,而东方则是中国印度[18]

在萨珊王朝时代,呼罗珊被进一步划分为四个较小的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一位马兹班英语marzban(边境地区行政兼军事首长)治理。这四个区域分别为:内沙布尔、梅尔夫、赫拉特以及巴尔赫。

在呼罗珊的东部有与嚈哒人冲突的情况,嚈哒成为该地区的新统治者,但边疆界线维持稳定不变。呼罗珊位在萨珊王朝领土的东部,远离阿拉伯半岛,是波斯领土中最后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区。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伊嗣俟三世在阿拉伯人入侵帝国西部后,把朝廷迁往呼罗珊,但在梅尔夫(唐朝文献称为木鹿城)遭到暗杀,呼罗珊在公元647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随同波斯的其他省,成为倭马亚王朝的一个省。(请参考伊斯兰征服呼罗珊英语Muslim conquest of Khorasan

中古时期 编辑

反抗阿拉伯人征服者的第一个行动是由阿布·穆斯林在公元747年至750年之间所发动,阿布·穆斯林来自伊斯法罕,学者认为他可能是波斯人,可能是奴隶出身。波斯历史学者Al-Shahrastani英语Al-Shahrastani说阿布·穆斯林是属于什叶派Kaysanites英语Kaysanites分支的信徒。这次的什叶派革命运动是反对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简称阿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什叶派穆斯林视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之前的三位哈里发

阿布·穆斯林协助阿拔斯王朝崛起,但被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所杀。塔希尔·伊本·侯赛因英语Ṭāhir ibn Ḥusayn在公元821年在呼罗珊建立第一个脱离阿拉伯人统治的独立王国,但这似乎更多是出于政治和领土利益的考量。塔希尔·伊本·侯赛因协助哈里发制服波斯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例如马兹亚尔英语Mazyar塔巴里斯坦所从事者。[22]

其他曾统治呼罗珊的主要独立王朝有扎兰季萨法尔王朝(公元861年–1003年)、布哈拉萨曼王朝(公元875年–999年)、加兹尼加兹纳维德王朝(公元963年–1,167年)、塞尔柱王朝(公元1037年–1194年)、花剌子模王朝(公元1077年–1231年)、古尔王朝(公元1149年–1212年)和帖木儿帝国(公元1370年–1506年)。[23]

近代 编辑

在16世纪初至18世纪初,有萨非王朝乌兹别克族两股势力在角逐呼罗珊一部分的土地。[24]在1722年,来自坎大哈的普什图吉尔吉人占领呼罗珊部分地区,他们是汉达基王朝的一员。[25][26]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于1729年重占呼罗珊,并选择马什哈德作为波斯的首都。他在1747年遭受暗杀,呼罗珊(包括赫拉特)的东部被杜兰尼帝国并吞。

马什哈德地区一直由纳迪尔沙的孙子沙鲁克·阿夫沙尔所控制,直到1796年被卡扎尔王朝占领。卡扎尔王朝在1856年曾短暂夺回赫拉特。伊朗在1857年与大英帝国签署《巴黎条约英语Treaty of Paris of 1857》,结束英国-波斯战争英语Anglo-Persian War,伊朗军队从赫拉特撤退。[27]后来在1881年,伊朗与帝俄签署《阿克哈尔条约英语Treaty of Akhal》(又称《阿克哈尔-呼罗珊条约》),把呼罗珊北部部分地区(主要包括梅尔夫)割让给帝俄。[28]

文化重要性 编辑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把狡诈的亲戚Muḥammad Ḥusaym Mīrzā放逐到呼罗珊

在大伊朗各地区中,呼罗珊具有文化上的重大意义。新的波斯文学语言(波斯语,取代中古波斯语)在呼罗珊和河中地区中发展,逐渐取代安息语。新的波斯语文学在呼罗珊和河中地区兴起并蓬勃发展 [29],那里的早期伊朗王朝如塔希尔王朝萨曼尼德帝国萨法尔王朝、和加兹纳维德王朝(突厥-波斯人建立的王朝)也在呼罗珊建立。波斯人早期诗人如鲁达基沙希德·巴克希英语Shahid Balkhi阿布·阿巴斯·马瓦兹英语Abu al-Abbas Marwazi、阿布·哈法斯·苏格迪(Abu Hafas Sughdi)等人都来自呼罗珊。此外,菲尔多西(史诗列王纪的作者)和诗人鲁米也来自呼罗珊。[30]

直到第13世纪蒙古族入侵,大肆摧毁呼罗珊之前,当地仍是波斯的文化之都。[31]诸如伊本·西那法拉比比鲁尼欧玛尔·海亚姆花拉子米阿布·马沙尔(在西方或称其为阿布萨尔)、费尔干尼阿布·瓦法纳西尔丁·图西以及沙拉夫丁·图西英语Sharaf al-Din al-Tusi等,以及其他许多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各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法学伊斯兰哲学以及圣训中,许多伟大的伊斯兰学者都来自呼罗珊,如穆罕默德·伊本·伊斯梅尔·布哈里穆斯林·伊本·哈加吉英语Muslim ibn al-Hajjaj阿布·达伍德英语Albu Dawood提尔密济纳塞英语Al-Nasa'i安萨里朱伟尼英语Al-Juwayni阿布·曼苏尔·马图利迪英语Abu Mansur Maturidi法库鲁定·拉只英语Fakhruddin al-Razi等。什叶派学者谢赫·图西英语Shaykh Tusi和著名的穆尔太齐赖派学者扎马克萨利英语Al-Zamakhshari也住在呼罗珊。[30]

图集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a compound of khwar (meaning "sun") and āsān (from āyān, literally meaning "to come" or "coming" or "about to come"). Thus the name Khorasan (or Khorāyān خورآيان‎) means "sunrise", viz. "Orient, East".[5] The Persian word Khāvar-zamīn (波斯语خاور زمین‎), meaning "the eastern land", has also been used as an equivalent term.[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76762.cn#page/n6/mode/2up
  2. ^ 存档副本. [2015-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3. ^ Balogh, Dániel. Hunnic Peoples in Central and South Asia: Sources for their Origin and History. Barkhuis. : 104 [2021-05-25]. ISBN 978-94-93194-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英语). 
  4. ^ Sykes, M. (1914). KHORASAN: THE EASTERN PROVINCE OF PERSIA.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62(3196), 279-286.
  5. ^ Humbach, Helmut, and Djelani Davari, "Nāmé Xorāsā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 Persian translation by Djelani Davari, published in Iranian Languages Studies Website. MacKenzie, D. (1971). A concise Pahlavi dictionary (p. 95).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 DehKhoda, "Lughat Nameh DehKhod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7.0 7.1 Minorsky, V. (1938).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Persian Ar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9(3), 621-652.
  8. ^ 8.0 8.1 8.2 Khoras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historical region and realm comprising a vast territory now lying in northeastern Iran, southern Turkmenistan, and northern Afghanistan. The historical region extended, along the north, from the Amu Darya (Oxus River) westward to the Caspian Sea and, along the south, from the fringes of the central Iranian deserts eastward to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Afghanistan. Arab geographers even spoke of its extending to the boundaries of India. 
  9. ^ 9.0 9.1 9.2 9.3 Lambton, Ann K.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edieval Persia: Aspects of Administr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11th-14th Century. Columbia Lectures on Iranian Studies. New York, NY: Bibliotheca Persica. 1988: 404. In the early centuries of Islam, Khurasan generally included all the Muslim provinces east of the Great Desert. In this larger sense, it included Transoxiana, Sijistan and Quhistan. Its Central Asian boundary was the Chinese desert and the Pamirs, while its Indian boundary lay along the Hindu Kush toward India. 
  10. ^ 10.0 10.1 Bosworth, C.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5, Khe – Mahi New. Leiden [u.a.]: Brill [u.a.] 1986: 55–59. ISBN 90-04-07819-3. 
  11. ^ Schindel, Nikolaus. Kawād I i. Reign.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XVI, Fasc. 2: 136–141. 2013a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12. ^ Sykes, P. (1906). A Fifth Journey in Persia (Continued).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8(6), 560-587.
  13. ^ 13.0 13.1 Minorsky, V. Hudud al-'A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A Persian Geography, 372 A.H. - 982 A.D.. London: Oxford UP. 1937. 
  14. ^ 14.0 14.1 Zahir ud-Din Mohammad Babur. Events Of The Year 910. Memoirs of Babur. 由John Leyden; William Erskine翻译. Packard Humanities Institute. 1921 [201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15. ^ Dabeersiaghi, Commentary on Safarnâma-e Nâsir Khusraw, 6th Ed. Tehran, Zavvâr: 1375 (Solar Hijri Calendar) 235–236
  16. ^ Rezakhani, K. Reorienting the Sassanians: East Iran in Late Antiquit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 1 4744 0029 9. 
  17. ^ DehKhoda, "Lughat Nameh DehKhoda".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18. ^ 18.0 18.1 Authors, Multiple. Khurasan. CGIE. [9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9. ^ 19.0 19.1 Ghubar, Mir Ghulam Mohammad (1937). Khorasan, Kabul Printing House. Kabul, Afghanistan.
  20. ^ 42 Buddhist relics discovered in Logar. Maqsood Azizi. Pajhwok Afghan News. August 18, 2010 [201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1. ^ Buddhist remains found in Afghanistan. Press TV. August 17, 2010 [201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0). 
  22. ^ Rante, Rocco (编). Greater Khorasan History, Geography,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 Culture.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22 January 2020 [2021-05-25]. ISBN 978-3-11-033155-4. doi:10.1515/9783110331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英语). 
  23. ^ Khorāsān historical region, Asia. Britannica. [25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24. ^ Rippin, Andrew. The Islamic World. Routledge. 2013: 95. ISBN 978-1-136-80343-7. 
  25. ^ Last Afghan empire. Louis Dupree, Nancy Hatch Dupree and othe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26. ^ Axworthy, Michael. The Sword of Persia: Nader Shah, from Tribal Warrior to Conquering Tyrant. London: I.B. Tauris. 2006: 50 [2010-09-27]. ISBN 1-85043-70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27. ^ Avery, Peter; Hambly, Gavin; Melville, Charles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7): From Nadir Shah to the Islamic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October 1991: 183, 394–395. ISBN 978-0-521-20095-0. 
  28. ^ Sicker, Martin. The Bear and the Lion: Soviet Imperialism and Iran. Praeger. 1988: 14. ISBN 978-0-275-93131-5. 
  29. ^ electricpulp.com. DARĪ – Encyclopaedia Iranica. www.iranicaonline.org. [13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30. ^ 30.0 30.1 Alikuzai, Hamid Wahed. A Concise History of Afghanistan in 25 Volumes. Trafford Publishing. : 111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31. ^ Lorentz, J.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ran. 1995 ISBN 0-8108-2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