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

(重定向自伍敦元

伍秉鉴(1769年—1843年9月4日),别名敦元成之平湖,商名浩官(Howqua),清朝中叶著名行商,当时的世界首富,清朝三品顶戴花翎,是广州十三行之一怡和行的行主。广东南海人(故居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溪峡一带),祖籍晋江安海。生前他所经营的怡和行垄断了中国的对外海上贸易,又通过他的义子铁路大亨约翰·默里·福布斯名下受其资助的旗昌洋行参与投资密歇根中央铁路,涉足美国铁路工业。[1]

伍秉鉴
浩官
出生1769年
大清广东省广州
逝世1843年9月4日(74岁)
大清广东省广州
知名于世界首富,怡和行行主
净资产超过500亿美元(大清帝国收入的五成)[来源请求]

生平

编辑
 
1830年伍秉鉴画像,英国画家乔治·錢納利

家族背景

编辑

伍家世居广东南海,先祖为福建晋江安海人,原先是在福建是从事茶叶种植生意,康熙初年移居广东后开始经商,有关家族从事的业务记录,估计是从事来往广东与福建的茶叶买卖。到了第五代,伍秉鉴父伍国莹时,这个家族才被外界所知晓。其父伍国莹有兄弟两人,两个兄长终身未娶,很年轻就死了。伍国莹继承了家族微薄的财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州巡抚宣布凡资金实力雄厚的行商缴纳一定白银,便可注册为“官商”,代官府包揽对外贸易,并代征关税。最初有十三家行商注册,就被称为“广州十三行”,后来发展得有多有少,并不只是十三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洋人来华贸易只准通过广州一口,这一政策让广州十三行垄断全国的对外贸易,也成就了它的繁荣。当时潘振承的同文行是十三行的总商。伍国莹曾在同文行担任账房,不仅充当会计,而且参与资产管理和投资贸易,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财产。[2]伍国莹的家族商名叫伍浩官。他的第三个儿子伍秉鉴生下来以后起了个乳名叫阿浩,他就用了这个浩字,把家族的商名定为伍浩官。

出身与成长

编辑

经营元顺行

编辑

1777年的时候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已经有了浩官跟公司做茶叶交易的记录,他慢慢积累了人脉、经验及资金,后来伍国莹就开始重出行商,在乾隆四十八年间(1783年),开始经营元顺行,后来元顺行跻身十三行,伍国莹被外商称为“浩官”。经营元顺行以后,他遭遇跟粤海关及英商的经济纠纷,伍国莹后来在1792年把业务交给了他的第二个儿子伍秉钧,伍秉钧接过这个行务以后就正式的创办了怡和行,“怡”字取自第四代的伍章茂(字怡伟)的字。英国东印度公司希望在华扶植一个走私鸦片的中介贸易商,与怡和行素有来往,亦有协助其成立。1801年,伍秉钧在35岁的时候病逝,弟弟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3]

接管怡和行

编辑

1801年,伍秉鉴从伍秉钧的手中接管了怡和行,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和当时独领风骚的同文行并驾齐驱。据说伍秉鉴能够在任何时候算出自己存放在英商行号中的期票利息是多少,兑付时分毫不差。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他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长期担任十三行公行的总商。[4]

英属东印度公司

编辑

当时在广州口岸贸易最占压倒优势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伍秉鉴的怡和行在东印度公司的交易里面一直占了很大的份额,伍秉鉴当了总商以后,他们在东印度公司里面的份额是占最高的。举1830年为例,这一年怡和行卖出的茶叶是50,800箱,占的份额是整个东印度公司在中国买的茶叶里面18.6%,价值1,274,000两。伍秉鉴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道光初年,印度商人默万吉·马尼克吉·塔巴克跟伍秉鉴有生意来往,知悉默万吉的远亲詹姆塞特吉·吉吉博伊在广州销售印度棉花,詹姆塞特吉·吉吉博伊后来成为怡和行的印度代理商。现在孟买档案馆还保存着一批伍秉鉴给詹姆塞特吉·吉吉博伊的信件。

旗昌洋行与密歇根中央铁路

编辑

美国人在广州最大的商号铂金斯洋行,因为与伍秉鉴的合作,占到了美国对华贸易的一半,成为当时对华贸易的四大洋行之一。美国福布斯家族与伍秉鉴甚有渊源,铁路大王约翰·默里·福布斯,在1829年来到中国时,仅仅是个小学徒,以贩卖中国茶叶为生。后来,他认伍秉鉴为义父,这改变了约翰的命运。伍秉鉴不仅帮助约翰创立了旗昌洋行,还在他回美国的时候,给了他五十万元墨西哥银元。约翰用这笔钱在美国开始了铁路生意,成为横跨北美大陆和泛美大铁路的最大承建商。通过旗昌洋行,伍秉鉴参与投资密歇根中央铁路和柏林敦和密苏里河铁路[5]。伍秉鉴一直为旗昌洋行做担保,因此被美国人尊称为“教父”。

茶叶种植

编辑

伍秉鉴在福建武夷山拥有大片的茶山,这里生产的茶叶,通过旗昌洋行运往世界各地,以伍家怡和行为商标的箱装茶叶在英国伦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纽约费城等城市,均十分畅销。凡是带有伍怡和图示的茶叶,就能够卖出高价。因为怡和行的成功,为伍秉鉴积聚了丰厚的财富,财产有二千六百万墨西哥银元。当代美国历史学者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以及历史学者弗兰克·萨奈罗曾经说过:“到1834年,伍浩官不仅是行商最重要的成员,而且可能是那个时候世界上的首富。”

伍秉鉴建在珠江南岸溪峡街的园林建筑伍氏花园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中庭可摆筵席数十桌,能容纳上千个和尚诵经礼佛,后花园还有水路直通珠江河。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二十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对他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二千六百万墨西哥银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七百万墨西哥银元。美国学者马士说,“在当时,伍家的资产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财富。”

鸦片走私

编辑

西北太平洋沿岸的毛皮和夏威夷群岛的檀香木等货物日益减少,同时白银作为一种资源性商品和货币,在世界的市场上也逐渐减少,所以在中国贸易的外商迫切寻找替代品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最后他们选择了鸦片。美国政治家凯莱布·顾盛就曾兴奋地说鸦片能够带来 “漂亮的利润”,1821年凯莱布·顾盛宣称鸦片是唯一能够获利的商品,以至于他后来主导了广州的鸦片贸易。尽管中国政府一直禁止鸦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止鸦片烟,但东印度公司仍从孟加拉透过怡和行走私鸦片到中国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九百吨。鸦片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

在1838年,当时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有传闻说,伍秉鉴包庇外商走私鸦片[6],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1817年,一艘由怡和行担保的美国商船被官府查获走私鸦片,伍秉鉴被迫交出罚银十六万

逝世

编辑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伍秉鉴和其他行商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止。战后,伍秉鉴曾独自承担《南京条约》中外债三百万中的一百万,朝廷恩赐三品顶戴。伍秉鉴在鸦片战争的举动触怒了东印度公司,而伍秉鉴又一直与东印度公司有债务上的纠纷,中英后来签订《南京条约》,英国提出将一口通商改成了五口通商,并容许英资与华商自由贸易,变相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商人对外贸易的垄断权。《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广州十三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居十三行之首的怡和行。伍秉鉴在一八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南京条约》签订后数月,给他在美国的朋友罗伯特·福布斯写信道﹕“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会认真地考虑乘船前往美国,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7]。半年后,伍秉鉴便于广州伍氏花园病逝,谭莹撰墓碑文说:“庭榜玉诏,帝称忠义之家;臣本布衣,身系兴亡之局。”他的五儿子伍绍荣接手事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转到上海及刚开埠的香港。怡和行后来转成茶行经营,后人伍崇曜仍然是美国旗昌洋行的大股东。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杰·多林在他的书里面说:“1843年9月4日,伍秉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为旧中国贸易画上具有象征性的句号。他几乎是广州体制的化身。”。这里的旧中国贸易指的是由十三行垄断的一口通商的广州外贸体制。[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近代中國的世界首富:伍秉鑒 - 歷史. 中时新闻网.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台湾)). 
  2. ^ 第三节 创设怡和行. 中国台湾网.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3. ^ 清朝后期中国曾拥有的世界首富是怎样催生的?_历史_凤凰网. 凤凰网.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4. ^ 广州19世纪就有跨国财团 "怡和行"曾向英商放债. 中新网.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5. ^ 叶檀. 广州十三行启示录(上) . FT中文网. 2016-06-01 [2021-10-14] (中文). 
  6. ^ 《粤海关志》卷18《禁令》.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7. ^ 陈国栋《东亚海域一千年》
  8. ^ 埃里克·杰·多林. 皮毛、财富和帝国:美国皮毛交易的史诗 [Fur, Fortune, and Empire: The Epic History of the Fur Trade in America]. 由冯璇翻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5-01. ISBN 9787520120838 (中文(中国大陆)).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