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外向流意指两股从一颗恒星的两极持续向外流动的气体。偶极外向流可能与原恒星(年轻、正在形成的恒星)相关联,或与演化的后渐近巨星分支(通常是双极星云的形式)相关联。

回力棒星云是偶极外向流的好例子。影像创建者:NASA、STScI。

在年轻恒星的情况,偶极外向流是由高密度、直直的喷流驱动的。[1] 喷流比向外流狭窄,因此很难直接观察到。然而,超音速激波前缘沿着喷流将周围的气体加热至数千度。这些袖珍的热气体辐射出红外线的波长,因此可以被像英国红外线望远镜(UKIRT)这种望远镜检测到。他们经常沿着喷流的梁呈现分离不连续的结或是弧。因为这些结通常弯曲成弓形,如同船舶前方的波,因此也被称为分子弓形冲击波(弓形震波)。

通常,分子弓形冲击波被观测到来自热的分子氢发射的转动振动。这些天体被称为分子氢发射线天体(molecular hydrogen emission-line objects, MHOs)。

偶极外向流通常可以使用像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这种微米波望远镜从比较温暖量的一氧化碳分子,或使用其它微量的分子观测到。偶极外向流经常出现在密集、黑暗的星云中。它们往往是非常年轻的恒星(年龄小于10,000年),并且与分子弓形冲击波密切相关。事实上,弓形冲击波被认为是从形成偶极外向流周围的云气清扫或挟带出的稠密气体[2]

许多喷流来自在演化上更年轻的恒星 -金牛T星- 产生类似的弓形冲击波,然而这些都是在光学的波长上可以看见,被称为赫比格-哈罗天体(HH天体)。 金牛T星通常在云气不很浓稠的环境中被发现,环绕在周围的气体和尘埃意味着HH天体在挟带分子气体上并不是很有效。因此,它们不太可能和偶极外向流有所关联。

偶极外向流的存在显示在中心的恒星仍然透过吸积盘从周围的云气累积质量,外向流带走(消除)通过吸积盘螺旋来到中心集结所带入的角动量。事实上,没有外向流,吸积盘不可能存在,而恒星也永远无法形成。

来自演化中恒星的偶极外向流可能开始时是球形对称的风(称为前渐近巨星分支风),是红巨星再冷却和变暗时从表面弹出的。这些都被磁场或联星中的伴星以我们还不知道的程序集中成为锥形的气体。[3]来自前渐近巨星分支恒星的偶极外向流最终成长形成行星状星云

在这两种情况下,偶极外向流都包括大量的分子气体。它们可以每秒数十或可能是数百公里的速度旅行,并且在年轻恒星的情况下可以绵延超过1秒差距的长度。

偶级外向流的红外线影像。这股外向流是第一个被确定由目录编号为"DR21"的电波源,大质量年轻恒星驱动的。这股外向流本身就是已知的DR21外向流,或是MHO898/899。影像创建:Chris Davis, UKIRT/Joint Astronomy Centre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eipurth B., Bally J. (2001), Herbig-Haro flows: probes of early stellar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39, p. 403-455
  2. ^ Davis C.J., Eisloeffel J. (1995), Near-infrared imaging in H2 of molecular (CO) outflows from young star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300, p. 851-869.
  3. ^ Kwok S. (2000),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lanetary Nebulae, Cambridge Astrophysics Se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