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书

仅向中国高层内部发行的书籍

内部书是指只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层出版发行的仅供内部参考的翻译著作,为近代中国独特政治文化之下的产物。内部书也称灰皮书(内部书最广为流传的同种书)或皮书,因其内部发行和选材与内部书无异,只是书皮有特别的用色而已,严格来说是内部书的一种。

特色 编辑

灰皮书与内部书一样,只以一种颜色的书皮作封面的书种;灰皮书是其中一种,还有黄皮书(依据该套书种以何颜色之书皮作封面而定)。按内容性质的不同,黄皮书为文艺书籍,灰皮书则为政治书籍,其他内部书则装帧参差。

通常内部书在封面与版权页上皆显著印有“内部发行,仅供研究”、“内部读物”、“供内部参考”等字样,有些更会标注发行范围如“限省部级以上”或是在前言等处详细解释发行范围及限制引用范围;“内部书”一名源于此。另有一种“限国内发行”的图书,多是由于版权等问题限制销售范围,中国内地一般民众可以自由购买,但仍有一定限制:一般禁止公开上架销售,并禁止携带出境。

历史 编辑

王晓建考据:内部书是从1950年代开始从以前的“内部资料”结集演化而来(详见外部链接),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而来的;从反右运动开始加剧,至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为全盛期。反右期间,外国的文学著作被列入“内部书”名单,如薄伽丘著《十日谈》(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初版,印数五千册)、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

文革前夕,中国官方出版社为了迎合“反帝国主义反修正主义”这类意识型态剧烈斗争的政治需要,以内部名义翻译出版一些作为反面(即中国共产党言论中的反动)教材的西方文艺与政治理论书籍,目的是为领导机关和高级研究部门批判提供资料。内部书是专卖品,不对外公开发行和宣传,其发行量甚少。在季米文中(见外部链接)提及,若要购买的话,需在书店的“内部书”门市部出示“省军级”介绍信等证明才可以。

王晓建一文更列举多部曾成为内部书的书种,诸如欧洲各国、美国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政治人物之回忆录或著作,叛变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往后介绍的黑皮书书种人物)之回忆录或著作,全国政协或省政协编著的文史资料,与中共党史部门编著之党史资料汇编等。在文革的单一思想环境下,当时内部书的书种实不胜数,连各种流派作家小说、各国通史科学史,甚至是《辞海》等工具书、部分外语学习书也成为过内部书。而因涉及政治原因,出版社不公布内部书目,内部书目只能从各地坊间的收集者资料汇编出来。

文革结束后,随着1980年代起中国开始以“改革开放”旗号对外开放,言论自由相对于文革时期有所开放,引进、翻译的书种增多,内部书亦相对式微;内部书门市亦萎缩,这类神秘的内部书流传至二手书集散地或大学时,才开始给百姓认识其存在。因没有再版,当时的内部书至今已成收藏品。在大学图书馆里仍常见到以内部发行之名的自行印制的工具书;而过去以内部书形式出版的,现在也可正式公开发行,不过数量不一;但亦有指出:当年的内部书译著功夫与现在同部著作相比更好,而且亦有少部分译著由全本变为选本(即只出版部分篇章)等变化。

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发出通知,以参照内部书出版方法翻译出版国外社会科学专著共153种,并对个别反共书籍严格审查出版;其他则按照“内部发行”与“公开发行”两种发行形式,直接发至该人手中。这套专著成为《现代外国政治学术著作选译》,而被批准出版的极个别反共书籍也开始成为内部书之列。

2004年3月,人民出版社以其副牌东方出版社名义再次发行《现代稀见史料书系》,发行一套八种共十册的“黑皮书”;书的前言称:“‘灰皮书’1980年代初出版至今,还未听说有不赞成在有控制的范围内出版它的,也未见到它有什么不良反映。”此书再版,亦经过有关部门批次和报备;而据不同地方的读者称这书名为内部书,实际已变成公开发售之列。

另外,1994年,中国前卫艺术家艾未未彷效灰皮书封面出版艺术书籍;从现象看,这只是借着灰皮书在文革上的地位来赋予价值。

灰皮书列表 编辑

(简介摘自沈展志文章,详见外部链接。)西方学者研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著述;东欧共产主义阵营内的异见人士批判斯大林主义的著作;从苏联流亡或出走西方的各色人等揭露苏联铁幕斯大林独裁统治的著作;著名的“机会主义分子”、“修正主义分子”(如巴枯宁拉萨尔伯恩斯坦考茨基鲍威尔托洛茨基等)言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资料和著作;苏共党内斗争资料和著作等等。

 
《中共50年》书影

黄皮书列表请见外部链接。

黑皮书 编辑

人民出版社以其副牌东方出版社的名义、用“黑皮书”的形式重新出版这批书。

外部链接及参考书目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