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考茨基

(重定向自考茨基

卡尔·约翰·考茨基(德语:Karl Johann Kautsky;1854年10月18日—1938年10月17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考茨基是卡尔·马克思代表作《资本论》第四卷(即被冠名以《剩余价值论》或被翻译为《剩余价值学说史》的马克思手稿)的编者。他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人,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刊物《新时代》的创建者。

卡尔·约翰·考茨基
Karl Johann Kautsky
出生1854年10月16日
 波希米亚布拉格
逝世1938年10月17日(1938岁—10—17)(84岁)
 荷兰阿姆斯特丹
时代19世纪哲学
地区西方哲学
学派马克思主义
主要领域
政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考茨基出生于布拉格[1],1874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次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77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85年前往伦敦,结识恩格斯并与之成为好友。

组建“社民党” 编辑

1891年,考茨基前往德意志,同爱德华·伯恩施坦奥古斯特·倍倍尔一同参加起草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核心原则的〈爱尔福特纲领〉。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同倍倍尔等人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重要理论家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核心。考茨基批驳了马克思主义的开创人卡尔·马克思所创立的国家消亡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论,他声称国家无法被消除,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致力于夺取政权并建构所谓的纯粹民主制度,即允许占据绝大部分人口的无产阶级人士选出各级官员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从而建构所谓的理性资本主义制度[2][3]

1890年代末,考茨基因伯恩斯坦抨击马克思所持有的观点一事而谴责了他。1914年,考茨基提出“超帝国主义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考茨基声称德意志帝国因俄罗斯帝国所造成的威胁而发动战争,但在1915年,他改变立场并与伯恩斯坦等人呼吁公众反对支持继续参与战争的社民党领导人。1916年,由于在一战的立场上不同,因此罗莎·卢森堡等党内的左派人士与考茨基决裂。1917年,考茨基也离开社民党,组织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22年重回社民党。

与列宁之间的矛盾 编辑

考茨基多次指责以列宁为首的列宁主义者走上了歧途和追求独裁,而他也被列宁视为教条主义及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中的中间派的代表人物并被他加以批评(列宁把考茨基与伯恩施坦分开来对待,认为伯恩施坦是修正主义的代表)。列宁这样评价考茨基:“不要忘记,考茨基是一个几乎能把马克思著作背得出来的人;从考茨基的一切著作来看,在他的书桌或脑袋里一定有许多小抽屉,把马克思所写的一切东西放得井井有条,引用起来极其方便。”列宁声称考茨基是教条主义者,他指责考茨基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经济决定论并将其扭曲为一种“经验科学”理论,而且用理论排斥实践和无视实践的发展,列宁亦声称考茨基对马克思的著作的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严重庸俗化。

晚年 编辑

虽然考茨基年轻时曾经多次抨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所奉行的共和主义和主张通过议会推动社会主义化进程的可能主义等等,但是他年老时开始愈发强调议会斗争的重要性,这被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考茨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主张的重要迹象。

逝世 编辑

1938年,考茨基逝世于阿姆斯特丹

争议 编辑

被指控背叛俄罗斯革命者 编辑

考茨基过去对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看法 编辑

考茨基曾经坚决支持俄罗斯帝国国内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内的布尔什维克派,他声称工人阶级不应该与自由资产阶级合作,而是应该与农民阶级结盟,他的这些主张和他关于俄罗斯的作品为布尔塞维克主义者的行动提供了灵感[4],但在十月革命结束后,考茨基从德意志国的角度出发,把十月革命视为一场政变并多次在其作品中猛烈抨击苏维埃俄国,因而被列宁鄙称为“叛徒”[5]。另一方面,列宁也曾经多次给予考茨基在1914年所写的文章及书籍十分正面的评价,并且在两人决裂之后表达了对他所说的考茨基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期的追忆,但在撰写《国家与革命》时,列宁开始审视考茨基以往的出版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考茨基自1912年起在思想上已经开始出现偏差并逐渐走向机会主义[6]

考茨基对苏维埃俄国的抨击 编辑

考茨基于1918年8月在其著作《无产阶级专政》中指责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绕过议会 进行斗争并以武力夺取政权,因而没有真正地实现民主,考茨基声称只有实行议会民主制才能防止官僚主义军国主义兴起并捍卫异见人士的权利[7]。由于当时苏维埃俄国正在寻求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协助,因此列宁把考茨基的这一举动视为对居住在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背叛[8]。故此,列宁于1918年在其著作《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中猛烈地抨击了反对发动革命、主张建构纯粹民主制度、美化所谓的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即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曲解马克思的著作的内容和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考茨基主义[9]。作为回应,考茨基于1919年6月在其著作《共产主义与恐怖主义英语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pamphlet)》中把俄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作比较,指责苏维埃俄国奉行国家恐怖主义[10],考茨基声称使用武力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只会导致新的压迫性社会制度出现[11]

托落茨基与考茨基之间的论战 编辑

为了驳回这一指控,列宁的盟友托洛茨基于1920年5月在其著作《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反考茨基》中详细地批驳了考茨基所提出的说法,他声称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使用暴力是不可避免的[12],并且指责考茨基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的价值的存在性[13]。受这次争论所激发,考茨基于1921年8月在其作品《从民主到国家奴隶制:与托洛茨基的辩论》中指出苏维埃俄国面临很多困难[14],并且宣称托洛茨基等人鲁莽地发动革命一事是主要的原因。托洛茨基则于1922年12月在其所写的文章〈从社会主义革命的角度看苏维埃俄国的经济情势〉表达了他对于苏维埃俄国所面临的困难的一些看法,他宣称:

事实是,苏维埃国家在因迫于国内条件一事而奉行战时共产主义之后,发现自己受到西方革命延迟的驱使而进行了某种撤退── 顺便说一句,这种撤退在性质上更加形式化而不是实质化── 这一事实往往使情况变得模糊,并且为工人国家国内的小资产阶级反对者提供了向资本主义投降的借口。然而,事实上,苏维埃俄国的发展不是从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从资本主义── 被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的方法暂时逼到了墙边── 走向社会主义[15]

——列夫·托洛茨基,〈从社会主义革命的角度看苏维埃俄国的经济情势〉

考茨基后来对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看法 编辑

考茨基于1934年在其作品《马克思主义与布尔塞维克主义:民主与独裁》中指责布尔塞维实行独裁统治[16]。考茨基因他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立场而声名大噪。然而,受到列宁对考茨基的评价的影响[17],很多人认为考茨基是一个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资本主义剥削者貌似忠厚的佣人”[18]

被指控消极地对抗帝国主义势力 编辑

左翼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赫尔曼·高特曾于1914年发表文章,抨击考茨基主义,他指责考茨基鼓吹社会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结盟以抗衡帝国主义者和在战争中为自己的祖国而战、支持资产阶级议会和反对无产阶级自发地发起行动等等,高特声称由于考茨基试图使历史倒退至在帝国主义出现之前的由正统资本主义[注 1]所主导的时期,因此考茨基主义是空想主义的一种形式[19]

影响 编辑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最先开始烧的书就是考茨基和马克思的书[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列举考茨基的著作《阶级斗争》为让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三本书之一[21]

时至今日,考茨基仍然是一个有很大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受到斯大林主义者、资本民主主义者及新黑格尔主义者对考茨基的思想所作的解读的影响,公众普遍认为考茨基是一个固守 建基于马克思所创立的各种理论的教条 的庸俗思想家[22],但另一方面,由于列宁对考茨基的严厉批评深刻地影响了公众对于考茨基的看法,因此考茨基也被认为是弃绝了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和主张不发动革命的不革命主义者,他亦因此而被视为与革命社会主义对立的、主张只通过议会来夺取政权的议会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并且成为很多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口诛笔伐的对象[23]

注释 编辑

  1. ^ 正统资本主义由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创立,正统资本主义源自由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所创立的古典资本主义,古典资本主义支持国家介入以消除异化等现象,而正统资本主义更进一步,主张通过政治协商等方式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Jews Who Dreamed of Utop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New York Times, 2018-03-07.
  2. ^ 从“国家消亡”论到“社会主义国家”观念.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2013年3期. [2020-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3. ^ 《经济大辞典 世界经济卷》. 褚葆一主编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第27页. 
  4. ^ Lih, Lars. The Tasks of Our Times: Kautsky’s Road to Power in Germany and Russia.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 2018, 70 (2-3): 121–140. doi:10.1007/s11212-018-9308-2. 
  5. ^ Lewis, Ben. Karl Kautsky Was Once a Revolutionary. Jacobin. 2020-10-17 [2024-01-10] (美国英语). 
  6. ^ Baum, Christopher. Lenin, Kautsky, and the State. Left Voice. 2019-07-20 [2024-01-11] (美国英语). 
  7. ^ Kautsky, "Introduction," pp. xvii-xviii.
  8. ^ Max Shachtman, "Foreword to the New Edition" in Leon Trotsky, Terrorism and Communism: A Reply to Karl Kautsk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1; pg. vii.
  9. ^ Lenin, Vladimir.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The Renegade Kautsky.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Kommunist Publishers. [Written in 1918] [2024-01-10] –通过Lenin’s Collected Works (英语). 
  10. ^ Kautsky, Terrorism and Communism, pg. iii.
  11. ^ Baruch Knei-Paz,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Leon Trotsky.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1978; pg. 248.
  12. ^ Knei-Paz,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Leon Trotsky, pg. 251.
  13. ^ Cited without pagination in Knei-Paz,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Leon Trotsky, pg. 251.
  14. ^ Karl Kautsky, Von der Demokratie zur Staats-Sklaverei: Eine Auseinandersetzung mit Trotzki. Berlin: Freiheit, 1921; pp. 5-6.
  15. ^ Trotsky, Le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Soviet Russia.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1922-12-01 [2024-01-10] (英语). 
  16. ^ Kautsky, Karl. Marxism and Bolshevism: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由Sally Ryan翻译. American League for Democratic Socialism. [Published in 1934] [2024-01-10] –通过Socialism, Fascism, Communism (英语). 
  17. ^ Riddell, John. Lenin’s Verdict on Kautsky in State and Revolution. John Riddell. 2019-08-06 [2024-01-11] (美国英语). 
  18. ^ 米塞斯, 路德维希·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计划出来的混乱. 1961 [1947]. 列宁没有区分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致力于的目标被称为共产主义并非是为了与社会主义相区别。苏联政府的正式名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这方面他无意改变把这两个术语视为同义的传统用语。他称他的党徒、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的真诚和一贯的仅有的支持者为共产主义者,称他们的战术方法为共产主义,因为他想使之区别于‘资本主义剥削者的貌似忠厚的佣人’考茨基(Kautsky)和托马斯(Albert Thomas)这样的邪恶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他强调说,这些叛徒急于维护资本主义。他们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唯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那些拒绝无可救药地臭名昭著的‘社会主义者’称号的人。 
  19. ^ Gorter, Herman. Imperialism, the World War and Social Democracy.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由Collective Action Notes翻译. [First published in 1914] [2024-03-21] (英语). 
  20. ^ Strätz, Hans-Wolfgang. Die studentische „Aktion wider den undeutschen Geist“ im Frühjahr 1933. In: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16. 1968: 347–53 (德语). 
  21. ^ 【读书】毛泽东的读书学习生涯. [202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3). 
  22. ^ 米塞斯, 路德维希·冯. 第二十章 阶级冲突和阶级战争 第六节 阶级战争理论与对历史的解释. 社會主義:經濟學和社會學分析. 古斯塔夫费雪出版社. 1922. 像考茨基和梅林这样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在原创性的深入研究方面根本没有取得任何进步,他们只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阐释,其唯一新颖之处在于努力透过马克思主义的眼镜看待一切。 
  23. ^ Lewis, Ben. Karl Kautsky Was Once a Revolutionary. Jacobin. 2020-10-17 [2024-01-10]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