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
公孙渊(?—238年9月3日),字文懿,三国时期燕国创建者。公孙康庶子,公孙晃之弟。晋朝时为避讳司马懿,不称其字;唐朝时为避李渊讳,记作公孙泉。
公孙渊 | |||||||||
---|---|---|---|---|---|---|---|---|---|
燕王 | |||||||||
燕国国王 | |||||||||
统治 | 237年7月—238年8月 | ||||||||
前任 | 首任(燕国建立) | ||||||||
继任 | 末任(燕国灭亡) | ||||||||
出生 | 生年不详 | ||||||||
逝世 | 238年 燕国襄平城 | ||||||||
| |||||||||
王朝 | 燕国 |
生平
编辑公孙渊长大后,太和二年(228年)胁逼叔叔公孙恭退位。先后周旋于东吴和曹魏之间。
嘉禾二年(233年),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万人,带着金银财宝、九锡备物渡海欲封公孙渊为燕王。但公孙渊怕孙权远水救不了近火,斩杀张弥、许晏等人。魏遣使者傅容、聂夔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但来使被公孙渊派兵包围才受拜。
景初元年(237年),魏派出幽州刺史毌丘俭攻打公孙渊,久战不胜,于是撤军。公孙渊遂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引诱鲜卑侵扰北方。
次年(238年)正月向东吴称臣。同年春,魏又派司马懿和高句丽王位宫王攻公孙渊,是为魏灭燕之战,围城日久,公孙渊于九月丙寅日(9月3日)[1]粮尽出逃被擒斩。[2]
家庭
编辑祖先
编辑- 公孙延。公孙渊之曾祖父,与公孙度一起移居玄菟郡。
- 公孙度。公孙渊之祖父,辽东太守,不断开辟疆土,为后人打下基础。
- 公孙康。公孙渊之父。公孙度死后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又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丸都城。
- 公孙恭。公孙渊之叔。公孙康死后因二子尚幼而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后大病,成为阉人,被长大的公孙渊胁逼退位。司马懿入城后,对襄平进行屠城,将被囚禁的公孙恭释放。
兄弟
编辑子女
编辑- 公孙脩,公孙渊之子。与公孙渊一起出逃被擒斩首。
辽东公孙氏世系图
编辑建义侯 公孙延 (追封) | |||||||||||||||||||||
永宁乡侯 公孙度 ?-190-204 | |||||||||||||||||||||
襄平侯 公孙康 ?-204-? | 平郭侯 公孙恭 ?-?-228-? | ||||||||||||||||||||
公孙晃 | 燕王 公孙渊 ?-228-238 | ||||||||||||||||||||
公孙脩 ?-238 | |||||||||||||||||||||
部下
编辑- 卑衍、杨祚,皆任将军。受命迎击司马懿,先后被击败两次,司马懿围襄平城其间投降。
- 贾范(?-238年),将军,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为副将。直谏公孙渊不应反叛曹魏,被公孙渊斩首。
- 纶直(?-238年),将军,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为参军,名伦直。认同贾范之言,直谏公孙渊不应反叛曹魏,与贾范一同被公孙渊斩首。
- 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将军韩起、长史柳远、西曹掾公孙珩[3]
- 郭昕,大司马长史。(《魏志·公孙度传》注引《魏书》)
- 柳浦(?-238年),参军,后任御史大夫,被司马懿杀。(《魏志·公孙度传》注引《魏书》、《晋书·宣帝纪》)
- 王建(?-238年),相国,被司马懿杀。(《晋书·宣帝纪》)
- 卫演,侍中。(《晋书·宣帝纪》)
- 毕盛,将军,被司马懿斩首。(《晋书·宣帝纪》)
- 王赞,任玄菟郡太守。[4]
- 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皆任中使,隶属王赞。[4]
轶事
编辑评价
编辑注释
编辑- ^ 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sinocal.sinica.edu.tw.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 ^ 《三国志·魏明帝纪》原文为八月,但裴松之注引的王沈《魏书》为九月,按此八月庚寅朔,无丙寅;九月庚申朔,有丙寅,《魏书》正确。
- ^ 《三国志·公孙度传》注引《魏略》:公孙渊表:“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别遣将韩起等率将三军,驰行至沓。使领长史柳远设宾主礼诱请达、咨,三军潜伏以待其下……谨遣西曹掾公孙珩奉送贼权所假臣节、印绶、符策、九锡、什物……”
- ^ 4.0 4.1 《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吴书》:渊欲图弥、晏,先分其人众,置辽东诸县,以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及吏兵六十人,置玄菟郡。玄菟郡在辽东北,相去二百里,太守王赞领户二百,兼重可三四百人。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
- 《资治通鉴·魏纪六》
- 《三国演义·第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