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惔(?—?)[1]真长,一作刘恢,小字道生沛国相县人,刘耽之子,为东晋有名的清谈家。官至丹杨尹,其妹是谢安夫人。

生平 编辑

刘惔年少时清明远达,有独特见解,然而因为家贫,起初未被人重视,唯独王导十分器重他。后来刘惔日渐知名,更娶了晋明帝女儿庐陵公主司马南弟

永和元年(345年),会稽王司马昱获授命为抚军将军、录尚书六条事,担任辅政工作。而司马昱以刘惔向来擅长言理,于是与王濛同为谈客,很受司马昱倚重,二人并号为入室之宾。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

同年,征西将军庾翼去世,由庾翼所任的荆州刺史出缺。庾翼原本将刺史一职交了给儿子庾爰之,并上奏求许;而辅政的何充却推举桓温出任荆州刺史。刘惔十分欣赏桓温的才干,但却知道他有不臣之心,于是向司马昱进言,称桓温不可以居于荆州这个能制胜的位置,而且要常抑其位号。如此刘惔反对让桓温出任荆州刺史一职,更劝司马昱自任荆州刺史,以自己为他的军司,但司马昱不听从;刘惔于是请求自任荆州刺史,但司马昱又不听。

刘惔在永和三年(347年)担任丹杨尹[2],任内为政清整,门无杂宾。当时百官时有批评官员,于是诸郡往往都会列举一些官员罪行上奏,然而刘惔不同意这行为,更认为此风不去,百姓将会离心。于是作为首都建康所在的丹杨首长的刘惔,将这些上奏都压下不作追究。

刘惔后来在丹杨尹任内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后代 编辑

性格特征 编辑

  • 刘惔喜好《》《》,顺应自然。
  • 刘惔性格简傲高贵,如一次好友王羲之十分喜爱郗愔的一个由北方南渡的奴仆,更常向刘惔称赞他。刘惔问:“那人比起郗愔如何?”王羲之答:“他只是小人物,怎比起上郗愔呀!”刘惔就说:“若果连郗愔也比不上,那不过是平凡的奴仆而已。”又一次桓温问他:“会稽王(司马昱)他清谈技巧又更进一步吗?”刘惔答:“大有进步,不过仍是第二流。”桓温于是问:“第一又是谁?”刘惔就答:“就是我这些人呀。”可见他自视很高。更有一次殷浩到刘惔处与他清谈,但殷浩及后稍见辞屈,于是只能继续说些虚浮不实的言辞。刘惔见此亦不再回答他。殷浩走了后,刘惔就说:“农家子却硬要学人去清谈议论。”[5]
  • 《刘惔别传》载:“刘惔有隽才,其谈咏虚胜,理会所归,与王濛略同,而叙致过之。”可见刘惔擅长叙述事理。

延伸阅读 编辑

[]

 晋书·卷075》,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刘惔生卒年不详,然而按照《建康实录》记刘惔于永和三年(347年)年末任丹杨尹;而《世说新语·轻诋篇》中“褚太傅南下”条载褚裒于永和五年(349年)北伐失败后南归京口时刘惔已死,故刘惔应死于永和四年或永和五年。
  2. ^ 建康实录·卷八》
  3. ^ 南齐书·刘𤩽传》:刘𤩽字子珪,沛国相人,晋丹阳尹惔六世孙也。
  4. ^ 梁书·王规附刘瑴传》:刘瑴字仲宝,晋丹阳尹真长七世孙也。
  5. ^ 《世说新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