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枝万(1923年12月12日—2018年1月6日)[1],是一位台湾民俗学学者。

生平 编辑

1923年,刘枝万出生于埔里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2][3]后来,他曾就读于埔里公学校(今埔里国小前身)。[4]1937年,刘枝万前往日本留学[2]1945年,在日本中央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一说预科毕业[2])后,刘枝万进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就读[2],但在未完成学业的状况下于1946年前后离校[5],并在返乡后任教于台中县立埔里初级中学(今南投县立埔里国中前身)[3]。此后,受到日本民俗学家直江广治日语直江広治影响[6],他开始投入于台湾民间信仰考古学领域的诸多研究,并以日本时代所遗留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推动资料整理及实地研究(田野调查),以建构台湾民俗学学术研究基础。[7]

1953年,南投县文献委员会成立,他随后开始担任其委员,并从事于南投县历史的研究工作,完成《南投县志稿》的《沿革志》、《革命志》、《教育志》、《风俗志》、《人物志》等篇章。[8]1958年,他转任于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担任其采集组长,并投入于宗教调查工作,展开其在民俗学领域的研究;当时,他曾发表〈台湾省寺庙教堂(名称主神地址)调查表〉[9][10]等成果。1962年,他转任台湾省立博物馆,从事于整理该馆馆藏台湾相关资料。1965年,他转入刚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随后投入于中国民俗研究,并陆续发表《台湾民间信仰论集》[11]和《中国民间信仰论集》[12]论述作品。[2]

1969年底,他以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前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进修一年;期间,他致力于钻研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建立起其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此后,虽然受到戒严令等因素限制,他开始每年前往日本进行短期调查研究,以加深其与日本学术界的交流。1977年,他以论文《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出版时题目改为《中国道教の祭りと信仰》)向东京教育大学提出申请,并获得颁予文学博士学位。[2]此外,他也持续致力于提携许多后进研究者。[7]

另外,他也关注于比较民俗学的研究,将台湾与日本的海洋性民间信仰进行对比,分析妈祖信仰、保佑渔获丰收的神明及跳海净港、船祭等祭典仪式,甚至考察对于漂流尸体的崇拜。[13]

2011年,他将毕生收藏捐赠与中研院及慈济大学图书馆。[14]

代表著作 编辑

  • 《台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
  • 《中国民间信仰论集》
  • 《台湾民间信仰论集》
  • 《中国道教の祭りと信仰》
  • 《台湾の道教と民间信仰》
  • 《台湾埔里乡土志稿》[6]

荣誉 编辑

外国勋章奖章 编辑

语录 编辑

  • “前人做过的事,后人若想接续,即表示前人的努力有了回应。”[4]

评论 编辑

  • 江灿腾曾认为刘枝万为其部分研究下结论时因“脱离基本材料”而产生巨大误差。[16]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臺灣民俗學前輩劉枝萬教授,於1/6辭世 民俗亂彈全體夥伴敬悼前人,感謝您對臺灣的貢獻。 http://think.folklore.tw/…. archive.is. 2018-01-08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2. ^ 2.0 2.1 2.2 2.3 2.4 2.5 張炎憲談劉枝萬:建立臺灣學術傳承與民俗學的奠基. 民俗乱弹. 2018-01-09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中文(台湾)). 
  3. ^ 3.0 3.1 [民族學] 中研院民族所舉辦台灣民俗學研究先行者劉枝萬先生文物捐贈與座談會 - 科技文摘論壇 | 美寶論壇 MEPO Forum. mepopedia.com.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中文). 
  4. ^ 4.0 4.1 刘枝万; 林美容; 丁世杰; 林承毅. 劉枝萬先生訪談錄: 學海悠游. 国史馆. 2008: 272 [2018-01-08]. ISBN 97898601392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中文(台湾)). 
  5. ^ 劉枝萬(Liu, Jih-Wann) - 其他研究人員 - 研究人員. 中研院民族所.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1). 
  6. ^ 6.0 6.1 臺灣民俗學者典範│民俗研究史中的劉枝萬與陳奇祿. 民俗乱弹. 2016-11-09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台北事務所 (中文): 情報快訊: 劉枝萬先生獲頒旭日小綬章. www.koryu.or.jp.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8. ^ 刘枝万; 石璋如. 南投縣志稿: 臺灣省. 成文出版社. 1954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中文). 
  9. ^ 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__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tci.ncl.edu.tw.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10. ^ 刘枝万. 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 主神, 地址調查表. publisher not identified. 1960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中文). 
  11. ^ 刘枝万. 臺灣民間信仰論集.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3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中文(台湾)). 
  12. ^ 刘枝万. 中國民間信仰論集. 中央硏究院民族学硏究所. 1974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中文). 
  13. ^ 刘枝万. 臺灣與日本的海洋性民間信仰. 台北文献直字. 2010, (171): 57-63. 
  14. ^ 宗教研究者劉枝萬 捐出畢生收藏 - 公視中晝新聞. 公视新闻网.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中文(台湾)). 
  15. ^ (日语)平成27年春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内阁府. 2015-04-29 [2022-05-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2). 
  16. ^ 江灿腾. 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 台湾商务. 2012-05-01 [2018-01-08]. ISBN 97895705269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