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4](英语:British Columbia United)[5],前称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英语:British Columbia Liberal Party),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主要政党之一,最近一次在该省执政的时期介乎2001年至2017年。2024年8月28日,他们暂停了即将举行的2024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选的竞选活动,呼吁支持者转投民调穏居第二的不列颠哥伦比亚保守党,使联合党的未来受到质疑[6]。该党以中间偏右政党的姿态参政[7][8][9],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直至2024年初曾是中左翼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的主要中右翼对手。该党通常将自己描述为“自由企业联盟”,通常在选举中同时争取联邦自由党和联邦保守党的支持者。成立之初,当时的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是联邦自由党的附属组织,后于1987年正式脱离联系[10]。2023年4月12日,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正式更名为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4]。
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 British Columbia United | |
---|---|
领袖 | 冯宜干 |
主席 | Ryan Bruce(临时) |
成立 | 1903年[1] |
总部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 |
党员 (2022) | 45,000[2] |
意识形态 | 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 |
政治立场 | 中间偏右 |
国内组织 | 加拿大自由党(至1987年) |
官方色彩 | 蓝绿色 粉红色 深红色[3]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 | 0 / 93
|
官方网站 | |
www |
在1940年代之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坛基本上由自由党及保守党平分秋色。其中,自由党分别在1916至1928年及1933至1941年间成为执政党。而在1941年至1952年间,因应左翼的合作社联邦联合会(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即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的前身)支持度上升,自由党与保守党决定合组联合政府,并由自由党党领领导。直到1952年省选前,联合政府分裂,最终被社会信用党击败。此后,自由党开始陷入衰退,在社信党执政的二十年间一直只有单位数议席,在1979年至1991年间甚至全军尽墨。1991年省选,在党领韦尔信(Gordon Wilson)的带领下,自由党成功重返议会成为官方反对党。1994年,金宝尔(Gordon Campbell)接任党领,并带领自由党渐往右倾,与联邦自由党慢慢疏远。在2001年省选中,自由党赢得压倒性多数,金宝尔与其继任者简蕙芝(Christy Clark)一直执政至2017年。然而,自由党在2020年省选中未能重夺议会半数,并维持其官方反对党地位至今。
历年来,共有8位党领曾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先后为:哈伦·克里·布鲁斯特(Harlan Carey Brewster)、约翰·奥利佛(John Oliver)、约翰‧邓肯‧麦连、(John Duncan MacLean)、汤玛士·德芙灵·帕图洛(Thomas Dufferin Pattullo)、约翰·赫特(John Hart)、拜伦·英格玛·约翰逊(Byron Ingemar Johnson)、金宝尔和简蕙芝。现任党魁为冯宜干[11]。
历史
编辑早年历史:1903-1933
编辑该党于1903年成立,当时为联邦自由党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分支[1]。该党于1903年省选中赢取17个议席,但败于不列颠哥伦比亚保守党。1912年,哈伦·克里·布鲁斯特当选为党领,却于同年省选中失去议席,自由党也全军覆没。 及至1916年,自由党陆续胜出两场补选,而布鲁斯特也得以重返议事厅[12]。自由党在接下来的省选以改革纲领竞选,承诺结束公务员体系以权位换取选票的现象、改善工人待遇及劳工法例以及争取女性投票权。最终自由党再下一城,一举取得36席并首度上台执政,布鲁斯特也成为第一位自由党籍的省长。
布鲁斯特上台后履行其竞选承诺,落实女性参政权、颁布禁酒令,并打击政治腐败。然而,他于1918年猝然长逝,并由约翰·奥利佛接任省长。奥利佛任内发展奥卡拿根河谷的农产品工业,并试图说服联邦政府降低铁路运输的运费。在1920年省选中,自由党在议会内仅能勉强过半。而于1924年更仅取得23席,需要在两名独立自由派省议员的支持下方能继续执政。
及至1928年省选,自由党议席再度减半,使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然而,保守党在经济大萧条的阴霾下表现不佳,更于选前内部分裂,在1933年省选中没有正式派员参选。自由党则乘虚而入,在帕图洛领导下重掌省府。
帕图洛政府:1933-1941
编辑选后,帕图洛面对的反对党不再是保守党,而是新兴左翼政党合作社联邦联合会(CCF)。帕图洛作风较激烈,他希望透过社会福利及支援失业人士来应对大萧条的影响。由于加拿大西部受到大萧条严重打击,他的进步主张使其常常与联邦政府产生冲突。帕图洛任内还曾建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吞并育空地区,并推动建造阿拉斯加公路,以减少加拿大东部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影响。在1937年省选中,帕图洛以“社会化资本主义”为口号并再次当选[13]。
联合政府:1941-1952
编辑1941年,随着CCF民望上升,并在省选中成为第二大党。而自由党在该届选举虽然仍是最大党,却未能夺得过半议席组成多数政府。因帕图洛拒绝与保守党合作,自由党将其由党领位置罢免,并由约翰·赫特接任并与保守党组成执政联盟。在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物资匮乏,所有大型政府项目均被押后。而联合政府在1945年省选中亦成功连任。
选后,赫特大力推行乡郊电气化,并建设水力发电设施及公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建成连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97号公路,以及启动布里奇河发电项目,开创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力发电的先河。赫特更成立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电力委员会,即不列颠哥伦比亚水电公司(BC Hydro)的前身,为没有私人企业提供电力服务的地区接通电源。
1947年12月,赫特宣布退休并辞任省长。保守党原打算推举其党领赫伯特‧安斯琴(Herbert Anscomb)出任省长一职,但由于联合政府党团内自由党员占多数,自由党的新党领拜伦·约翰逊遂成功接替赫特上任省长。而安斯琴则获委任为副省长及财政厅长。
约翰逊在其任内开始征收3%销售税以支持其新引入的强制医疗保险,还扩充了省内高速公路系统及铁路系统,并且谈判通过《加铝协议》(Alcan Agreement),促成了康尼大坝的建设。1948年,菲沙河发生洪灾,政府发出紧急状态令,并在灾后启动一顼于菲沙河谷筑堤的计划。此外,约翰逊还在其任内任命了英联邦内首位女议长——南茜‧霍奇斯(Nancy Hodges)。
联合政府在1949年省选中成功连任,更取得不列颠哥伦比亚史上最高的61%得票率。然而,联合政府内部却逐渐出现裂痕。最终在1952年1月,自由党决定终结此执政联盟,并免除了所有保守党员的厅长职务,转以少数政府继续执政[14],并在不久后倒台。
在1952年省选前,当时的联合政府为避免CCF在选举中获胜,遂把选举制度改为排序复选制,期望保守党与自由党的支持者会把对方列为次选,把第三大党CCF边缘化。可是,更多选民却出人意表地把不列颠哥伦比亚社会信用党列为其次选,以致社信党一跃成为执政党,并在选后推举前保守党员W.A.C.本纳德出任党领及省长。而自由党却只余下6席,沦为省议会的第三大党。
沦为第三党:1953-1979
编辑社信党在上台不足一年后便宣布提早省选,自由党在是次选举中所得议席进一步下降至4席,只剩下不足四分一的得票率,而社信党则成功组成多数政府。幸而,时任党领亚瑟‧莱恩(Arthur Laing)在温哥华灰角选区成功击败社信党的对手取得议席,成功进入省议会。
1955年,社信党爆出“萨默斯丑闻”,省议员罗拔‧萨默斯(Robert Sommers)被指收受贿赂。当时,W.A.C.本纳德及其政府试图隐暪此事,但自由党省议员老戈登‧吉布森对此穷追不舍,甚至辞去议席引发补选,以求令此丑闻得到公众关注。然而事与愿违,吉布森在补选中败于社信党,失去议席。而萨默斯在1956因此事件被逐出内阁,并在1958年被判罪成。
在1956年省选,萨默斯丑闻对自由党的选情并没有带来正面影响。相反,自由党只剩下2个议席,而莱恩也未能成功连任。此后十余年,自由党一直维持约2成支持率,并维持其第三党地位。
直到1972年,自由党在大卫‧安达臣带领下迎来省选。虽然自由党在是次选举获得5席进账,但得票率却跌至历年来最低的16.4%。雪上加霜的是,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在是次选举胜出上台执政,大量原来保守党与自由党的支持遂转投社信党,以求阻止新民主党继续执政。其中,自由党三位省议会均于任内转投社信党麾下,并在1975年后陆续成为内阁厅长。
及至1975年省选,整个自由党只有戈登‧吉布森能够重返议会,整体得票率更跌至7.24%。
谷底反弹:1979-1991
编辑此后十二年间可谓是自由党的低潮期,期间没有任何党员晋身省议会[1]。1979年省选,自由党仅派出5位候选人,且无人当选,总得票率不足1%,可谓是该党成立以来的最低谷。在之后的两次省选,自由党均于大部分选区派员出选,支持率也逐步回升,但仍未能重返议会。
1987年,韦尔信(Gordon Wilson)在无人竞争下成为自由党党魁。在他领导下,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正式脱离联邦自由党,两者自此互不隶属[1]。自1970年代中期,大部分联邦自由党的支持者在省选中均表态支持社信党,而非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因此,与联邦自由党脱离关系能够减低其支持社信党之成员的影响力,使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重夺较广泛支持。而对联邦自由党来说,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一直负债累累,把两党脱勾可谓是两全其美。此后,韦尔信并着手重建自由党,期望能够成为政坛上可信的第三势力。适逢社信党在时任省长温德心(Bill Vander Zalm)领导下连环爆出丑闻,使选民开始对其失去信心。
1991年省选前,韦尔信通过游说成功晋身加拿大广播公司举办的党领辩论,与接替温德心的时任省长丽塔‧庄士顿(Rita Johnston)及新民主党党领哈葛(Mike Harcourt)展开辩论。韦尔信透过其出色表现在选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在随后的竞选活动中争取了许多原来支持社信党的选票。最终,新民主党赢得选举,而自由党亦取得17席,重回官方反对党地位。
重返议会:1991-2001
编辑然而,自由党内部与韦尔信的政策取向并不一致,他们希望自由党向右倾,以填补社信党瓦解后所留下的真空。此外,自由党由于在议会内缺席多年,他们在议会经验及建立广泛支持的政治运动上力有不逮,难以建立有系统及纪律的在野势力以抵抗新民主党政府。
其后于1993年,韦尔信被爆出与党内省议员朱迪‧泰耶吉(Judi Tyabji)发生婚外情,使党团内部群起反对韦尔信继续领导自由党。韦尔信在党内压力下遂同意举行党领选举,选举期间则由三角洲南选区省议员Fred Gingell出任临时党领。时任温哥华市长金宝尔力压前党领戈登‧吉布森及韦尔信,成为该党党魁[1]。此后,韦尔信与泰耶吉双双退出自由党,并另起炉灶成立进步民主同盟。
金宝尔上任党领后随即大刀阔斧地改变该党形象,其首次采用了BC Liberals作为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较非正式的外号,并在不久后推出了新的标志和配色,把原来标志性的“自由党红”与枫叶改为红色与蓝色,使选民能更清楚地将该党与联邦自由党区分开来。
1994年初,金宝尔在一场补选中成功晋身省议会。在其领导下,自由党的立场渐渐右倾,以争取前社信党及不列颠哥伦比亚改革党成员的支持[15]。其后,自由党接连在菲沙河谷地区的两场补选中取得原属社信党的议席,巩固了其作为最大反对党的地位,并填补了社信党崩盘后中间偏右光谱的真空,使其与联邦自由党,以至其他省自由党在立场上均有明显的分野。
1996年,自由党在省选中取得最多普选票,然而由于该党支持主要集中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外围地区,碍于单一选区制,使那些选票优势无法反映在议席数目上。相反,自由党在温哥华岛的13个席位中只取得3席。同时,因金宝尔提出要出售不列颠哥伦比亚铁路,使自由党在内陆地区一些以铁路运输为命脉的选区出师不利。最终,自由党以33席维持其官方反对党地位,但新民主党政府在议会内的优势也大幅减少。选后,金宝尔放弃了部分不受欢迎的政纲,包括使北部及内陆选民最为反感的出售铁路计划。
金宝尔政府:2001-2011
编辑在新民主党政府的第二任期,省长简嘉年多次卷入丑闻,并于1999年下台[16]。连同其他不利因素影响下,新民主党于2001年省选中大败予自由党。自由党在79席中取得77席上台执政,新民主党仅占余下两席,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历来势力最悬殊的议会分布,以普选选票计也是全省历来第二大分距[17]。原任省长杜新志也在其选区落败,而金宝尔则成为半世纪以来首位自由党省长。
金宝尔的首个任期主要着眼于财政紧缩,包括灭少福利、放松管制及出售部分政府资产。其上任首天便立即宣布把省级个人所得税下调25%,随后也降低企业所得税,更废除大部分的企业增值税。金宝尔更将前任政府遗留下来不合规格的快速渡轮以低于市价数倍出售。此外,尽管自由党曾承诺不会出售不列颠哥伦比亚铁路,该党执政后迅即推翻该承诺,推动私有化不列颠哥伦比亚铁路,并引起后一连串的招标争议。
另外,金宝尔主张缩减公务员团队,在各政府部门削减了约三成人手[18],自然资源保护署的执法人员更被大幅裁减。虽然如此,其内阁规模却比上届政府大上一倍,议员的薪资也有所提升。政府也关闭了各地的医院、法院以及疗养设施,其中尤以偏远社区的设施为甚。不少新民主党政府时期所成立的省立公园也被降级为自然保护区,使其能被开放用于资源开发,公园的门票价格也有所提高。
2003年,皇家骑警在调查一宗毒品案时涉及当时政府一名厅长助理。然而在调查过程中,骑警发现在不列颠哥伦比亚铁路出售的招标过程中可能涉及收受利益,于是对此展开调查,并于同年12月突击搜查省议会大楼。然而,此事并没有影响自由党的支持度,该党在2005年和2009年省选中虽然议席数目有所下降,但仍继续保持执政地位。
于2009年选后金宝尔宣布引入合并销售税,被指违反其竞选承诺[19],并且惹来大量民众反对。经过多个月来的政治压力,金宝尔于2010年11月宣布下台[20],当时民调显示其个人支持率跌至只余9%。
简蕙芝政府:2011-2017
编辑金宝尔宣布辞职后随即要求尽早举行党领选举[21],省议员麦德庄、冯宜干及卜佐治与前任副省长简蕙芝均加入角逐。最终自由党于2011年2月26日召开党员大会,简蕙芝则脱颖而出,当选新任党领[22],并于同年3月14日宣誓就任省长。
简蕙芝政府秉承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同时争取联邦两大党派支持者的传统,作风较靠近中间派立场。上任不久便将最低工资由每小时8元升至每小时10.25元,并加设家庭日为法定假期。简蕙芝上任之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仍正从2008年起的经济衰退中恢复,因此其继续紧缩政府开支,着力减低财政赤字,并向高收入人士加税。在能源方面,简蕙芝政府主张善用省内液化天然气存量,将新兴的液化天然气产业定位为未来十年的主要经济发展机遇。相比其前任政府,简蕙芝在环保议题上取态较为保守。尽管其决定维持征收碳税,她在2013年省选中承诺会冻结该项税率,而其发展液化天然气的主张也与省政府于2007年设立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背道而驰。此外,她在2012年也宣布未来所有途经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输油管道必须达到五项要求,其中包括环境评估及咨询原住民。而另一项要求则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必须从该输油管度的收入得到一个“公平的份额”,这项主张在社会上引起颇大争议,更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邻省艾伯塔省产生冲突。亚省一方面希望透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港口增加其沥青出口量,另一方面则坚决拒绝任何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获得任何特许权使用费的安排。
2011年,前副省长韩仕新(Colin Hansen)建议自由党更名,以显示该党与联邦自由党没有从属关系,也能加深选民对该党能够整合联邦保守党及联邦自由党选民的印象。韩仕新并没有提出新名字,而简蕙芝则回应会考虑此建议,但不必急于一时[23]。
自由党在2013年省选前民意调查中一直落后,简蕙芝支持度更一度落后其主要对手新民主党狄德安20点[24]。当时,自由党以“强劲经济,保障明天”为口号,强调其政府收支平衡并主张捉紧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机遇,以求选民信任自由党第四度连任。简蕙芝更从安省自由党及联邦自由党聘任参谋协助其竞选活动。最终自由党后来居上,总议席数目更从选前的45席增至49席,保著多数政府地位[25]。然而,简蕙芝自己却在温哥华灰角选区败于新民主党尹大卫,无法重返议会。幸而,其党员斯图伟(Ben Stewart)愿意辞任,使简蕙芝能于西边-基隆拿选区循补选回归省议会。
选后,简蕙芝政府签署了由前亚省省长雷福德(Alison Redford)倡导的国家能源战略,以求与邻省在输油管道议题上关系解冻。2014年初,自由党提出立法修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酒类法例,容许超级市场等商户售卖酒精饮品,并放宽儿童能够进入有售卖酒类的食肆[26]。
2017年省选,自由党和新民主党分别赢取43席和41席,两者皆不能以多数政府姿态执政,持有3席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绿党遂成为执政之键。自由党一度与绿党磋商以争取后者支持[27],但绿党终于同年5月29日与新民主党达成协议,让新民主党在绿党的支持下于该届省议会以少数政府姿态执政[28]。新民主党党魁贺谨于同年6月29日在省议会向自由党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以44-42票通过,自由党遂失去执政权[29]。简蕙芝于同年7月28日宣布辞去自由党党魁及省议员职务并离开政坛,同年8月4日生效[30][31]。
再次下野:2018-2022
编辑简蕙芝辞任省长后,省督古乔恩(Judith Guichon)没有重新举行大选,而选为邀请贺谨组阁,自由党遂成为官方反对党。而高利民亦于选出新任党领前暂代自由党党领一职,直至韦勤信于2018年2月当选新任党魁[32]。
在他领导下,自由党在2020年10月24日举行的省选中赢取28席,较选前减少13席。当时,韦勤信被党内炮轰其没有及时与曾发表反LGBTQ言论的候选人Laurie Throness划清界线,使其余党员选情受挫[33]。韦勤信于选后两日宣布辞任党魁[34],自由党党团则于同年11月23日选出庞雪丽为临时党魁[35][36]。
改名及垮台:2022至今
编辑冯宜干于2022年2月当选新任党魁[37]。在2022年的党代会上,代表们通过了一项推进更名程序的决议,首先是与党员协商,然后在年底前将其付诸表决[38] 。经过全省范围的调查,“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英语:British Columbia United)”被提出作为该党的潜在新名称[39],并在11月13日向党员公布了这个名字[40]、11月16日宣布大约80%的人批准了更名[41]。现时更名已获批准,并于2023年4月12日生效[5]。
然而,该党在更名后支持率大幅下滑。更名前不久,自由党省议员罗仕德被冯宜干驱逐出党,并转投不列颠哥伦比亚保守党并当选为该党党领。此后,保守党支持度便急起直追,更超越更名后的联合党成为省内第二受欢迎的政党,仅次于执政新民主党。联合党的支持率从刚更名后的33%跌至同年9月的19%,比保守党低6个百分点。同时,在2024年省选前,联合党陆续有4位现任省议员转投保守党,部分候选人也同样转换阵营。2023年10月一份民调显示,约有三分一选民并不知道自由党更名一事[42],使原来支持自由党的选民未能把选票转移到联合党。
历任党领袖
编辑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
编辑# | 党领袖 | 最高职位 | 任期 | 代表选区 | 备注 |
---|---|---|---|---|---|
1 | 占士‧亚历山大‧麦当奴 James Alexander MacDonald |
反对党领袖 | 1903年10月–1909年10月 | 罗斯兰市选区 | |
2 | 约翰·奥利佛 John Oliver |
反对党领袖 | 1909年10月–1912年3月 | 三角洲选区 (1909)[a] |
首度当选为党领 |
3 | 哈伦·克里·布鲁斯特 Harlan Carey Brewster |
省长 | 1912年3月–1918年3月1日 | 域多利市选区 (1916-1918) 艾伯尼选区 (1916)[b] |
在1912–1916年间,自由党并未取得任何议席 |
(2) | 约翰·奥利佛 John Oliver |
省长 | 1918年3月1日–1927年8月17日 | 杜特尼选区 (1918-1920) 域多利市选区 (1920-1924) 奶路臣选区 (1924-1927) |
再度当选为党领 |
4 | 约翰‧邓肯‧麦连 John Duncan MacLean |
省长 | 1927年8月17日–1928年10月 | 耶鲁选区 | |
5 | 汤玛士·德芙灵·帕图洛 Thomas Dufferin Pattullo |
省长 | 1928年10月–1941年12月9日 | 鲁拔王子港选区 | 1929年1月前为暂代党领 |
6 | 约翰·赫特 John Hart |
省长 | 1941年12月9日–1947年12月29日 | 域多利市选区 | |
7 | 拜伦·英格玛·约翰逊 Byron Ingemar Johnson |
省长 | 1947年12月29日–1953年4月 | 新威斯敏斯特选区 (1947-1952)[c] |
|
8 | 亚瑟‧莱恩 Arthur Laing |
第三党领袖 | 1953年4月–1959年5月 | 不适用[d] | |
9 | 雷‧佩罗 Ray Perrault |
第三党领袖 | 1959年5月–1968年10月 | 北温哥华选区 (1960-1966) 北温哥华-卡皮拉诺选区 (1966-1968) |
|
10 | 帕特·麦基尔 Patrick Lucey McGeer |
第三党领袖 | 1968年10月–1972年5月22日 | 温哥华灰角选区 | |
11 | 大卫‧安达臣 David Anderson |
第三党领袖 | 1972年5月22日–1975年9月28日 | 域多利选区 | |
12 | 戈登‧吉布森 Gordon Gibson |
省议员 | 1975年9月28日–1979年2月19日 | 北温哥华-卡皮拉诺选区 | |
13 | 谢夫‧托晓 Jev Tothill |
无 | 1979年2月19日–1981年5月25日 | 不适用 | 在任期间自由党并未取得任何议席 |
14 | 麦露莲 Shirley McLoughlin} |
无 | 1981年5月25日–1984年3月31日 | 不适用 | 在任期间自由党并未取得任何议席 |
15 | 李侨栋 Art Lee |
无 | 1984年3月31日–1987年10月30日 | 不适用 | 在任期间自由党并未取得任何议席 |
16 | 韦尔信 Gordon Wilson |
反对党领袖 | 1987年10月30日–1993年9月11日 | 鲍威尔河-阳光海岸选区 (1991-1993) |
|
17 | 金宝尔 Gordon Campbell |
省长 | 1993年9月11日–2011年2月26日 | 温哥华奎秦拿选区 (1994-1996) 温哥华灰角选区 (1996-2011) |
|
18 | 简蕙芝 Christy Clark |
省长 | 2011年2月26日–2017年8月4日 | 温哥华灰角选区 (2011-2013) 西城-基隆拿选区 (2013-2017) 基隆拿西 (2017) |
|
* | 高利民 Rich Coleman |
反对党领袖 | 2017年8月4日–2018年2月3日 | 兰里东选区 | 署理党领 |
19 | 韦勤信 Andrew Wilkinson |
反对党领袖 | 2018年2月3日–2020年11月21日[e] | 温哥华奎秦拿选区 | |
* | 庞雪丽 Shirley Bond |
反对党领袖 | 2020年11月23日–2022年2月5日 | 佐治王子城-维尔芒特选区 | 署理党领 |
20 | 冯宜干 Kevin Falcon |
反对党领袖 | 2022年2月5日-2023年4月12日 | 温哥华奎秦拿选区 | 任内更改党名为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 |
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党
编辑# | 党领袖 | 最高职位 | 任期 | 代表选区 | 备注 |
---|---|---|---|---|---|
1 | 冯宜干 Kevin Falcon |
反对党领袖 | 2023年4月12日至今 | 温哥华奎秦拿选区 |
选举结果
编辑选举 | 党领 | 候选人数 | 得票 | % | 议席 | +/− | 排名 | 政党地位 |
---|---|---|---|---|---|---|---|---|
1903 | 占士‧亚历山大‧麦当奴 James Alexander MacDonald |
39 | 22,715 | 37.78% | 17 / 42
|
N/A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1907 | 40 | 234,816 | 37.15% | 13 / 42
|
▼4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
1909 | 约翰·奥利佛 John Oliver |
36 | 33,675 | 33.21% | 2 / 42
|
▼11 | ━ 并列第二 | 官方反对党[f] |
1912 | 哈伦·克里·布鲁斯特 Harlan Carey Brewster |
19 | 21,443 | 25.37% | 0 / 42
|
▼ 2 | ▼ 没有议席 | 议会外 |
1916 | 45 | 89,892 | 50.00% | 36 / 47
|
▲ 36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1920 | 约翰·奥利佛 John Oliver |
45 | 134,167 | 37.89% | 25 / 47
|
▼ 11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1924 | 46 | 108,323 | 31.34% | 23 / 48
|
▼ 2 | ━ 第一 | 少数政府 | |
1928 | 约翰‧邓肯‧麦连 John Duncan MacLean |
45 | 144,872 | 40.04% | 12 / 48
|
▼ 11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1933 | 汤玛士·德芙灵·帕图洛 Thomas Dufferin Pattullo |
47 | 159,131 | 41.74% | 34 / 47
|
▲ 23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1937 | 48 | 156,074 | 37.34% | 31 / 48
|
▼ 3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1941 | 48 | 149,525 | 32.94% | 21 / 48
|
▼ 10 | ━ 第一 | 联合政府[g] | |
1945 | 约翰·赫特 John Hart |
47 | 261,147 | 55.83% | 37 / 48
|
▲ 5 | ━ 第一 | 联合政府[h] |
1949 | 拜伦·英格玛·约翰逊 Byron Ingemar Johnson |
48 | 428,773 | 61.35% | 39 / 48
|
▲ 1 | ━ 第一 | 联合政府[h] |
1952[i] | 48 | 180,289 | 23.46% | 6 / 48
|
N/A | ▼ 第三 | 第三党 | |
1953[i] | 亚瑟‧莱恩 Arthur Laing |
48 | 171,671 | 23.59% | 4 / 48
|
▼ 2 | ━ 第三 | 第三党 |
1956 | 52 | 177,922 | 21.77% | 2 / 52
|
▼ 2 | ━ 第三 | 第三党 | |
1960 | 雷‧佩罗 Ray Perrault |
50 | 208,249 | 20.90% | 4 / 52
|
▲ 2 | ━ 第三 | 第三党 |
1963 | 51 | 193,363 | 19.98% | 5 / 52
|
▲ 1 | ━ 第三 | 第三党 | |
1966 | 53 | 152,155 | 20.24% | 6 / 55
|
▲ 1 | ━ 第三 | 第三党 | |
1969 | 帕特·麦基尔 Patrick Lucey McGeer |
55 | 186,235 | 19.03% | 5 / 55
|
▼ 1 | ━ 第三 | 第三党 |
1972 | 大卫‧安达臣 David Anderson |
53 | 185,640 | 16.40% | 5 / 55
|
━ | ━ 第三 | 第三党 |
1975 | 戈登‧吉布森 Gordon Gibson |
49 | 93,379 | 7.24% | 1 / 55
|
▼ 4 | ━ 并列第三 | 第三党 |
1979 | 谢夫‧托晓 Jev Tothill |
5 | 6,662 | 0.47% | 0 / 57
|
▼ 1 | ▼ 没有议席 | 议会外 |
1983 | 麦露莲 Shirley McLoughlin} |
52 | 44,442 | 2.69% | 0 / 57
|
━ | ━ | 议会外 |
1986 | 李侨栋 Art Lee |
55 | 130,505 | 6.74% | 0 / 69
|
━ | ━ | 议会外 |
1991 | 韦尔信 Gordon Wilson |
71 | 486,208 | 33.25% | 17 / 75
|
▲ 17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1996 | 金宝尔 Gordon Campbell |
75 | 661,929 | 41.82% | 33 / 75
|
▲ 16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2001 | 79 | 916,888 | 57.62% | 77 / 79
|
▲ 44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2005 | 79 | 772,945 | 46.08% | 46 / 79
|
▼ 31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2009 | 85 | 751,792 | 45.83% | 49 / 85
|
▲ 3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2013 | 简蕙芝 Christy Clark |
85 | 723,618 | 44.41% | 49 / 85
|
━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2017 | 87 | 735,104 | 40.85% | 43 / 87
|
▼ 6 | ━ 第一 | 少数政府 | |
官方反对党[j] | ||||||||
2020 | 韦勤信 Andrew Wilkinson |
87 | 636,759 | 33.77% | 28 / 87
|
▼ 15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参考资料
编辑- ^ 跳转到: 1.0 1.1 1.2 1.3 1.4 The BC Liberal Party. CBC News. April 1, 2009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 ^ B.C. Liberal Party set to become B.C. United after members vote to change party nam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November 16, 2022 [October 13, 2023].
- ^ 2023年前
- ^ 跳转到: 4.0 4.1 卑詩自由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卑詩聯合黨. 星岛新闻. April 13, 2023 [April 13,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 ^ 跳转到: 5.0 5.1 B.C. Liberal Party to officially become B.C. United today. CBC News. April 12, 2023 [April 12,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Why the B.C. Liberals are sometimes liberal and sometimes not. CBC News. May 6, 2017.
- ^ Rodney S. Haddow, Thomas Richard Klassen. Partisanship, globalization, and Canadian labour market policy. Toronto, 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6: 8, 58. ISBN 978080209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Lesley H. Byrne. Representing Women: The Impact of Women Cabinet Ministers in British Columbia and Ontario and the Rise of Fiscal Feminism. ProQuest. 2008: 29– [4 May 2013]. ISBN 978-0-549-5854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Nathan Young; Ralph Matthews. The Aquaculture Controversy in Canada: Activism, Policy, and Contested Science. UBC Press. 1 January 2011: 240– [5 May 2013]. ISBN 978-0-7748-59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The BC Liberal Party. CBC News. April 1,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5, 2012).
- ^ Meissner, Dirk; Charlebois, Brieanna. Former cabinet minister Kevin Falcon wins B.C. Liberal leadership race on 5th ballot. CBC News. February 5, 2022 [February 6, 2022].
- ^ An Electoral history of British Columbia, 1871-1986 (PDF). Elections British Columbia. : P.121. ISBN 0771886772.
- ^ Price, Christine. "A Very Conservative Radical": Reverend Robert Connell's encounter with Marxism in the BC CCF.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MA Thesis. 2006.
- ^ Coalition Goverment Blows Up. Vancouver Sun. 1952-05-18 [2024-07-31].
- ^ David Rayside; Jerald Sabin; Paul E.J. Thomas. Religion and Canadian Party Politics. UBC Press. 2017: 241. ISBN 9780774835619.
- ^ Glen Clark steps down under pressure. CBC News. 1999-08-21 [2013-04-24].
- ^ Electoral History of British Columbia 1871-1986 (PDF).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3).
- ^ Asha Tomlinson. B.C. plans major cuts to public service. www.hrreporter.com. 2001-12-17 [2024-08-02] (英语).
- ^ Bill Tieleman. HST Hits and Myths. The Tyee. 2010-06-01 [2024-08-02] (英语).
- ^ 恐遭「逼宮」 金寶爾下台. 《明报》加西版. 2010-11-04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1).
- ^ Premier Campbell Thanks Supporters. www.bcliberals.com (BC Liberal Party). [December 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6, 2010).
- ^ Shaw, Rob. B.C.'s new premier Christy Clark puts job creation, families atop agenda. Postmedia News. 2011-02-26 [2011-02-26].[永久失效链接]
- ^ The Canadian Press. B.C. Liberals should consider name change: Hansen. CBC News. 2011-05-13 [2024-08-08].
- ^ 一度領先20點 NDP倒灶. 《星岛日报》加西版. 2013-05-15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 新民主黨確定撿回一席. 《星岛日报》加西版. 2013-06-06 [201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2).
- ^ 明年開放超市賣酒 須設特定收銀處防未成年購酒. 明报. 2014-03-07 [2024-08-08].
- ^ 冯瑞熊. 6月初信任投票 決定簡蕙芝命運. 《星岛日报》加西版. 2017-05-31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 ^ McElroy, Justin. B.C. Green Party agrees to support NDP in the legislature. CBC News. 2017-05-29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 ^ McElroy, Justin. B.C. Liberal government loses confidence vote 44-42, sparking either NDP government or election. CBC News. 2017-06-29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 ^ Ghoussoub, Michelle. Christy Clark resigns as leader of B.C. Liberal Party. CBC News. 2017-07-28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 ^ 冯瑞熊. 辭自由黨魁議員職 簡蕙芝決退出政壇. 《星岛日报》加西版. 2017-07-29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韋勤信為卑詩省自由黨新任黨領. 《星岛日报》加西版. 2018-02-03 [2018-02-05].[永久失效链接]
- ^ Larsen, Karin. B.C. Liberal Leader Andrew Wilkinson under fire from within own party. CBC News. 2020-10-16 [2024-08-08].
- ^ 韋勤信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領一職. 《星岛日报》加东版. 2020-10-26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資深省議員龐雪麗獲推選為卑詩自由黨臨時黨領. 《星岛日报》加东版. 2020-11-23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Veteran MLA Shirley Bond chosen interim leader of the B.C. Liberal Party. CBC News. 2020-11-23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9).
- ^ Meissner, Dirk; Charlebois, Brieanna. Former cabinet minister Kevin Falcon wins B.C. Liberal leadership race on 5th ballot. CBC News. February 5, 2022 [February 6,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 ^ B.C. Liberals approve process to consider party name change. CBC News. 2022-06-11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 ^ Williams, Michael. BC Liberals could be known as BC United. CityNews. 2022-09-27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 ^ Bowman, Greg. BC Liberal members to vote on name change. CityNews. 2022-11-13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 ^ Nassar, Hana Mae; Bowman, Greg. BC Liberals vote to change name to BC United. CityNews. 2022-11-16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 ^ Government of British Columbia Report Card (PDF). Leger: P.16. 2023-09 [2024-08-08].
- ^ Andrew Wilkinson formally resigns as B.C. Liberal leader, triggering leadership vote. Vancouver Sun.
注释
编辑- ^ 奥利佛在1909年省选中落败失去议席。
- ^ 布鲁斯特在1916年省选中同时于两个选区胜出,并于同年12月辞任艾伯尼选区之议席。
- ^ 约翰逊在1952年省选中落败失去议席。
- ^ 没有成功当选
- ^ 韦勤信于2021年2月17日正式辞任党领。[43]
- ^ 在1909年省选中,自由党及社会党各得2席,但奥利佛却在选举中落败。在1910年省议会开始第一届会期时,社会党议员James Hurst Hawthornthwaite 因字母排序坐在了传统上安排予反对党领袖之座位。最初他因违反其社会主义理念而拒绝此职位,但后称其应因议会资历而出任该职位。然而据记录,自由党的布鲁斯特在下一会期起被称为反对党领袖。
- ^ 选举后,自由党及保守党合组联合政府,帕图洛因反对与保守党合作而遭罢免。其后他以独立自由党员身份续任省议员,联合政府遂共得32席。
- ^ 跳转到: 8.0 8.1 在1945年及1949年省选中,自由党及保守党均以选举联盟竞选,因此选举结果会与去届选举两党合共所得议席比较。
- ^ 跳转到: 9.0 9.1 1952年及1953年省选均采用排序复选制。投票时选民并非以X在候选人姓名旁作标记,而是在选票上按喜好顺序在其支持的候选人姓名旁写上数字。在首轮点票时会按照选票上的首选计票,如没有候选人得到过半票数,则淘汰得最少票数之候选人,并将其得票按照次选分配给剩余候选人,如此类推,直至其中一名候选人得到过半有效票数。然而,部分选民可能只选择了其首选或没有为所有候选人排序,因此在点票过程中部分选票可能因其选择之所有候选人遭淘汰而成为废票,所需之过半门槛也随之下降。而在复数选区中,选民会得到与该选区议席总数等量之选票,各选票会以不同颜色及字母作区分。选民在各选票以同样方式投票,而选票上之候选人互不重叠,因此复数选区的选举会如同数个单一议席选区一样。
- ^ 新民主党因获得绿党之信任供给而组成少数政府,自由党因而成为官方反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