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顶娘娘庙
南顶娘娘庙起初指今通州区马驹桥畔的碧霞元君庙。清朝改指今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的碧霞元君庙,又称“小南顶”,而将原先马驹桥畔的碧霞元君庙改称“大南顶”。[1][2]
小南顶
编辑位于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东邻北京肉联厂,西为大红门路,北为南顶路,南为凉水河。《日下旧闻考》记载,“大红门外碧霞元君庙,土人呼为南顶。”该庙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有正德五年(1510年)御制灵通庙碑”。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拨帑再度重修。有殿三重。前殿供奉碧霞元君,额曰“神烛碧虚”,对联为“宝范流慈辉紫极,珠宫耀采丽青霄。”中殿供奉东岳大帝,额曰“神功出震”,对联为“德并春阳生万汇,名标震旦峙中天。”后殿供奉斗姥,额曰“妙握璿杓”,对联为“永镇天枢司橐龠,普延人纪荷生成。”门外二坊,左曰“广生”,曰“长养”,右曰“群育”,曰“蕃滋”。匾额及对联都是乾隆帝御书。[1][2]
《宸垣识略》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凉水河疏浚,将淤泥堆放在北岸,连成了从西向东约三里长、高二三丈的土丘。因其委蛇如同游龙,故取名“九龙山”。四周种植近万株桃李,土丘遂成逛庙会时游乐之处。“开庙时,游人挈榼敷席群饮。夏木荫荫,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也。”[1]
《燕京岁时记》记载,南顶每年五月“自初一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1]
清朝光绪十九年,曾经一度禁止南顶庙会举办。《清实录》记载,光绪十九年(1893年)五月初二日,“谕内阁:御史端良奏,匪徒迎神进香,败俗酿弊,请饬禁止,并严申门禁一折。据称‘永定门外南顶地方庙宇,向于五月间迎神进香,男女杂还。竟有公侯大员、部院职官微服混淆其间,致有驰骋车马,压毙幼孩等情。甚至永定门亦迟至亥刻始行掩闭’等语,所奏如果属实,殊属不成事体。著步军统领、南城御史严饬营城司坊各官,一体严行禁止。倘敢明知故纵,即行从严参办。并分饬各城门该官员弁,务当遵照向章,按时启闭,以重门禁。”《天咫偶闻》记载,南顶原来每年五月朔游人毕集,“近年有某侍御奏请禁止,遂废其事。”[1]
《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政府又曾开放南顶庙会。中华民国时期,南顶庙会没有再开,“一因庙已圮倒,并无人重修,二因受市面之不景气影响,恐游人无多,商贩徒劳往返。”[1]
1949年,该庙尚存牌楼两座。后来连牌楼也被毁灭,该庙已全部无存。原址先后由北京氧气厂、北京橡胶五厂占用。[2]
大南顶
编辑位于通州区马驹桥畔。马驹桥,明朝名“弘仁桥”。《京城古迹考》记载,该庙创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日下旧闻考》记载,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落成,乾隆帝“亲诣赡礼,有御制诗、记勒于石”。诗是《御制碧霞元君庙落成瞻礼有作》,记是《重修碧霞元君庙碑记》。[1]
《京城古迹考》记载,该庙有山门、功曹殿、元君殿、东岳殿、玉皇阁等五重建筑。山门前有两座牌坊,曰“天仙圣境”,曰“弘德慈仁”。元君殿内有明朝天启元年所立石碑一通,大学士叶向高撰文。玉皇阁院内有两株龙爪槐。[1]
《帝京景物略》记载,明朝京城五顶中,弘仁桥元君庙香火最盛。每到元君诞辰,北京城的士女纷纷前来进香,从左安门到的四十里路上络绎不绝。“岁四月十八日,元君诞辰,都城士女进香。先期,香首鸣金号众,众率之,如师,如长令,如诸父兄。月一日至十八日,尘风汗气,四十里一道相属也。舆者,骑者,步者,步以拜者,张旗幢、鸣鼓金者,……群从游闲,数唱吹弹以乐之。”后面跟随“献神”的香会队伍中,有的架着多层“台阁”,阁中的儿童扮出戏剧场面。还有的儿童打扮成僧尼、优伶、乞丐、傻子、无赖等戏剧人物扭秧歌。[1]
庙会期间,弘仁桥畔形成集市,出售“麻胡”、“欢喜团”等等食品。摊贩出售的玩物主要有用麦秸编的盔冠(称为“草帽”),用纸泥做的面具(称为“鬼脸”、“鬼鼻”),用马鬃做的假须(称为“鬼须”)。“香客归途,衣有一寸尘,头有草帽,面有鬼脸、鬼鼻、鬼须,袖有麻胡、有欢喜团,入郭门,轩轩自喜。道拥观者,啧啧喜。入门,翁妪妻子女,旋旋喜绕之。”[1]
大南顶庙现已无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