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頂娘娘廟,是北京市道教宮觀,為北京「五頂」之一。

南頂娘娘廟起初指今通州區馬駒橋畔的碧霞元君廟。清朝改指今豐臺區大紅門外南頂村的碧霞元君廟,又稱「小南頂」,而將原先馬駒橋畔的碧霞元君廟改稱「大南頂」。[1][2]

小南頂

編輯

位於豐臺區大紅門外南頂村。東鄰北京肉聯廠,西為大紅門路,北為南頂路,南為涼水河。《日下舊聞考》記載,「大紅門外碧霞元君廟,土人呼為南頂。」該廟建於明朝正德年間,「有正德五年(1510年)御製靈通廟碑」。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撥帑再度重修。有殿三重。前殿供奉碧霞元君,額曰「神燭碧虛」,對聯為「寶范流慈輝紫極,珠宮耀采麗青霄。」中殿供奉東嶽大帝,額曰「神功出震」,對聯為「德並春陽生萬匯,名標震旦峙中天。」後殿供奉斗姥,額曰「妙握璿杓」,對聯為「永鎮天樞司橐龠,普延人紀荷生成。」門外二坊,左曰「廣生」,曰「長養」,右曰「群育」,曰「蕃滋」。匾額及對聯都是乾隆帝御書。[1][2]

《宸垣識略》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涼水河疏浚,將淤泥堆放在北岸,連成了從西向東約三里長、高二三丈的土丘。因其委蛇如同游龍,故取名「九龍山」。四周種植近萬株桃李,土丘遂成逛廟會時遊樂之處。「開廟時,遊人挈榼敷席群飲。夏木蔭蔭,水田漠漠,不減江鄉風景也。」[1]

《燕京歲時記》記載,南頂每年五月「自初一起開廟十日,士女雲集。廟雖殘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飲食坐落。至夕散後,多在大沙子口看賽馬焉。」[1]

清朝光緒十九年,曾經一度禁止南頂廟會舉辦。《清實錄》記載,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初二日,「諭內閣:御史端良奏,匪徒迎神進香,敗俗釀弊,請飭禁止,並嚴申門禁一折。據稱『永定門外南頂地方廟宇,向於五月間迎神進香,男女雜還。竟有公侯大員、部院職官微服混淆其間,致有馳騁車馬,壓斃幼孩等情。甚至永定門亦遲至亥刻始行掩閉』等語,所奏如果屬實,殊屬不成事體。著步軍統領、南城御史嚴飭營城司坊各官,一體嚴行禁止。倘敢明知故縱,即行從嚴參辦。並分飭各城門該官員弁,務當遵照向章,按時啟閉,以重門禁。」《天咫偶聞》記載,南頂原來每年五月朔遊人畢集,「近年有某侍御奏請禁止,遂廢其事。」[1]

《北平旅行指南》記載,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政府又曾開放南頂廟會。中華民國時期,南頂廟會沒有再開,「一因廟已圮倒,並無人重修,二因受市面之不景氣影響,恐遊人無多,商販徒勞往返。」[1]

1949年,該廟尚存牌樓兩座。後來連牌樓也被毀滅,該廟已全部無存。原址先後由北京氧氣廠、北京橡膠五廠占用。[2]

大南頂

編輯

位於通州區馬駒橋畔。馬駒橋,明朝名「弘仁橋」。《京城古蹟考》記載,該廟創建於明朝成化年間。《日下舊聞考》記載,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落成,乾隆帝「親詣贍禮,有御製詩、記勒於石」。詩是《御製碧霞元君廟落成瞻禮有作》,記是《重修碧霞元君廟碑記》。[1]

《京城古蹟考》記載,該廟有山門、功曹殿、元君殿、東嶽殿、玉皇閣等五重建築。山門前有兩座牌坊,曰「天仙聖境」,曰「弘德慈仁」。元君殿內有明朝天啟元年所立石碑一通,大學士葉向高撰文。玉皇閣院內有兩株龍爪槐[1]

《帝京景物略》記載,明朝京城五頂中,弘仁橋元君廟香火最盛。每到元君誕辰,北京城的士女紛紛前來進香,從左安門到的四十里路上絡繹不絕。「歲四月十八日,元君誕辰,都城士女進香。先期,香首鳴金號眾,眾率之,如師,如長令,如諸父兄。月一日至十八日,塵風汗氣,四十里一道相屬也。輿者,騎者,步者,步以拜者,張旗幢、鳴鼓金者,……群從游閒,數唱吹彈以樂之。」後面跟隨「獻神」的香會隊伍中,有的架著多層「台閣」,閣中的兒童扮出戲劇場面。還有的兒童打扮成僧尼、優伶、乞丐、傻子、無賴等戲劇人物扭秧歌。[1]

廟會期間,弘仁橋畔形成集市,出售「麻胡」、「歡喜團」等等食品。攤販出售的玩物主要有用麥秸編的盔冠(稱為「草帽」),用紙泥做的面具(稱為「鬼臉」、「鬼鼻」),用馬鬃做的假須(稱為「鬼須」)。「香客歸途,衣有一寸塵,頭有草帽,面有鬼臉、鬼鼻、鬼須,袖有麻胡、有歡喜團,入郭門,軒軒自喜。道擁觀者,嘖嘖喜。入門,翁嫗妻子女,旋旋喜繞之。」[1]

大南頂廟現已無存。[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李海彬,碧霞元君信仰與北京的「五頂」,中國道教2006年第3期
  2. ^ 2.0 2.1 2.2 北京市豐臺區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