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
印度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02年出产1200部电影),主要供应国内庞大的需求。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
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部分印度本地制作的电影利润可观,因为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较少。但随着电视与电视台的普及、外国电影大量涌入,很多印度电影都惨淡收场。受欢迎的本地制作则受盗版影响而利润大减。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 印度电影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以孟买为基地的北印度电影业宝莱坞发展最为成熟,是当中较规模最大的一个分支,其制作的电影是以印地语为主要语言。还有以西印度古吉拉特邦的Dhollywood、以海德拉巴为基地、专门出产泰卢固语南印度电影的Tollywood等等,上映的《帝国战神:巴霍巴利王》就是来自南印度。
著名导演萨雅吉·雷则是出身自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影展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印地语是最普及的语言,所以印地语的电影产量和票房数字均最大。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区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不同地区的电影会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电影可能会有不同语言的版本。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艺术电影主要由政府资助。导演可向政府申请拨款拍摄印度主题的非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主要从政府的电影学校毕业。
电影基地
编辑北印度印地语通行的情况,使得宝莱坞成为了最大的电影中心。而基于南印度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双强并立的特点,南印度的电影中心也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托莱坞”,以及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钦奈的“考莱坞”。另外还有两个市场份额较小的,用其它达罗毗荼语的“莫莱坞”和“桑达坞”。前者位于喀拉拉邦;后者则位于卡纳塔克邦首府。
印度还有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等另外四个电影产业基地。其中,位于印度北部城市孟买的宝莱坞规模最大,每年大约能够占据全国票房的43%,其他四个均位于印度南部,其中考莱坞和托莱坞也各占近20%的市场。
语言
编辑由于印度种族及语言众多,为求各种族间的顺畅对话,印度官方大力推广的英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的印度剧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语对白;而电影制作单位会在后制时加入英语与其他方言(视上映地区而定)的字幕。
表:语言分类 | |
---|---|
由印度中央电影认证委员会认证的印度电影故事,按照语言分类。[1] 注:本表列出了CBFC区域办事处在九个城市认证的电影数量。制作的电影的实际数量可能较少。 | |
语言 | 电影数量 |
印地语 | 340(数码)和0(胶片),共340个 |
泰米尔语 | 291(数码)和0(胶片),共291个 |
泰卢固语 | 275(数码)和0(胶片),共275个 |
卡纳达语 | 204(数码)和0(胶片),共204个 |
马拉地语 | 180(数码)和1(胶片),共181个 |
马拉雅拉姆语 | 168(数码)和0(胶片),共168个 |
孟加拉语 | 149(数码)和0(胶片),共149个 |
博杰普尔语 | 67(数码)和0(胶片),共67个 |
旁遮普语 | 45(数码)和0(胶片),共45个 |
古吉拉特语 | 45(数码)和0(胶片),共45个 |
奥里亚语 | 41(数码)和0(胶片),共41个 |
阿萨姆语 | 20(数码)和0(胶片),共20个 |
拉贾斯坦语 | 10(数码)和0(胶片),共10个 |
恰蒂斯加尔语 | 10(数码)和0(胶片),共10个 |
图卢语 | 10(数码)和0(胶片),共10个 |
孔卡尼语 | 6(数码)和0(胶片),共6个 |
英语 | 5(数码)和0(胶片),共5个 |
哈里亚纳语 | 4(数码)和0(胶片),共4个 |
迈蒂利语 | 3(数码)和0(胶片),共3个 |
信德语 | 3(数码)和0(胶片),共3个 |
乌尔都语 | 3(数码)和0(胶片),共3个 |
博多语 | 2(数码)和0(胶片),共2个 |
其他 | 1个 |
总数 | 1607(数码)和1(胶片),共1608个 |
特色
编辑- 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桥段。
- 营造华丽的气氛,多以庆典为主,拍摄场景大多为棚内景。
- 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在电影片段中。
票房
编辑图集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Film Federation Of India.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