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又名《参同契》,是一本讲炼丹术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是东汉的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书名中“参”音cān(ㄘㄢ)[1][2],指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
周易参同契 | |
---|---|
原名 | 周易参同契 |
作者 | 魏伯阳 |
系列 | 论说系列 |
语言 | 中文 |
主题 | 炼丹 |
发行信息 | |
出版地点 | 中国 |
中译本出版日期 | 东汉末期 |
媒介 | 线装书 |
页数 | 35章(大易总叙-自叙启后)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五相类》 |
出书时期
编辑《周易参同契》最早出现在东汉末期。作者魏伯阳的事迹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大致生活在汉桓帝(公元147年 - 167年)时期。
《周易参同契》托名阴长生注本序云∶“盖闻《参同契》者,昔是古《龙虎上经》,本徐真人。徐真人,青州从事,北海(今山东昌乐)人也。后因越上虞人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遂改为《参同契》。更有淳于叔通, 补续其类……叔通亲事徐君,习此经。”
内容布局
编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以及《周易参同契鼎器歌》一首,共约6000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体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全书用周易爻象来论述炼丹成仙的方法。被道教的外丹和内丹派都视为重要的著作。书中用炼丹术语来介绍修炼方法,使得本书非常晦涩难懂,而书的文风也对后世的丹书有很大影响。
理论滥觞
编辑《周易参同契》指出,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炼丹过程正如以檗染黄,煮皮革为胶,用曲蘖作酒等等一样,是“自然之所为”,“非有邪伪道”。他还将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炼丹术现象,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五行错王,相据以生”,是阴阳相须,彼此交媾,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魏伯阳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是相通的,所以能用《周易》的道理来解释炼丹的道理,体现了炼丹家的哲学思维。
修炼之路
编辑在道教的领域中,《周易参同契》的丹道修炼是以干坤为鼎炉,以坎离为药物,和《黄庭内景经》以黄庭为鼎炉不同。修炼过程中,学人要保持和具备大易中庸和平、慈祥宽恕、体贴了解、周流无滞的性情与智慧。穿透种种的比喻,经过“乾坤万年依旧在,六爻游尽一场空”的神会,终于领悟到天人同一之真理,亲见“太阳流珠”的无限金华,达到宗教真理追求的目标。[3]
注解
编辑外丹
编辑- (唐) 无名氏,《阴真君周易参同契》
- (唐) 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
- (宋) 卢天骥,《参同契五相类秘要》
内丹
编辑- (后蜀) 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流通最广)
- (宋) 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
- (宋) 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
- (宋) 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
- (宋) 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
- (元) 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 (元) 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 (明) 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
- (明) 董德宁,《周易参同契正义》
- (明) 蒋一彪,《古文周易参同契集解》(采“石函古本”,实即杜一诚改编本)
- (清) 仇兆鳌,《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采“石函古本”,实即杜一诚改编本)
- (清) 朱元育(朱云阳),《参同契阐幽》
- (清) 刘一明,《参同契经文直指》,《参同契直指笺注》,《参同契直指三相类》
- (民)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
编辑- Торчинов Е.А. <Даосизм.(道家思想)> СПб., 1998, с. 105 – 110; (俄文)
- Wu Lu-Chiang and Tenney L. Davis. (1932). "An Ancient Chinese Treatise on Alchemy Entitled Ts'an T'ung Ch'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is 18.2:210-289; (英文)
-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上中下3册),东方出版社,北京,2010年4月. ISBN 978-7-5060-3499-9
- Pregadio, Fabrizio. 2011. The Seal of the Unity of the Three: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antong qi, the Source of the Taoist Way of the Golden Elixi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untain View: Golden Elixir Press. (英文)
研究书目
编辑- 钦伟刚:《朱熹与《参同契》文本》(成都:巴蜀书社,2004)。
- 钦伟刚:〈南宋初期《参同契》文献实态的考察(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钦伟刚:〈南宋初期《参同契》文献实态的考察(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钦伟刚:〈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