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守备混成旅团

負責乙未戰爭後臺灣地區守備及鎮壓工作的軍隊編制
(重定向自台灣守備混成旅團

台湾守备混成旅团是成立于1896年4月6日的日本陆军混成旅团,由第一(台北)、第二(台中)、第三(台南)守备混成旅团组成,全军隶属台湾总督府。该旅团主要负责乙未战争后的台湾守备及“镇压匪徒”工作,兵力约为20,000人。台湾守备混成旅团虽名为“台湾”,但实际成员均来自日本东京大阪等各地日籍军人。而这类型“静态守备”的特殊军队编制,不但为首创,也兼具实验性质。1907年8月,该旅团于废止所属六步兵联队之后,重新缩编成台湾守备队。1919年,因台湾总督转为文官,台湾守备队则再整编为台湾军,另派台湾军司令官

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士兵

另外,名称相近的此类型台湾混成旅团,直到1939年才重新出现,并于改制前后参加了中日战争武汉会战与南洋战争等战争。不过二战期间的台湾混成旅团,在名称、功能与编制上,均以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大相径庭,编成也参杂了高砂族与台籍兵员。

背景 编辑

 
日军攻下基隆炮台

1894年的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并签下了马关条约。该条约中,清朝将台湾割给日本。1895年夏初,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同年秋末攻下台南。而这场称为乙未战争的日台战事,从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到10月22日控制台湾全境,整整约略持续了5个月。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并任命负责攻台全权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

随着局势渐趋掌控,日军从1895年11月开始抽离攻台的精锐部队35,000人,首先渡船回国的是近卫师团。翌年,则陆续调离日本第二师团兵士。不过,碍于台湾岛内零星游击频仍,日军仍预计于台湾北、中、南三地布置战术兵力,以协助宪警维护治安与制止反日抗争。而这些以守备为主,分据台北台中台南三地方的20,000人军队即为台湾守备混成旅团。

组成 编辑

1896年4月6日,日本明治政府公布《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司令部条例》,规定台湾全地设数个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并分设司令部。旅团司令由陆军少将担任,并直接隶属于台湾总督府之台湾总督。条例中还明确规定,旅团任务为掌管台湾治安及“镇压匪徒”。为了确保此任务能够达成,条例规定各地旅团司令权管陆军兵力外,亦有指挥地方宪警及地方官员权利。

日军依其法律,随后于台北、台中、台南三大地方设立旅团,并在基隆马公两地分设要塞炮兵团。每旅团,基本上是由旅团本部、2个独立步兵联队、旅团炮兵队、旅团工兵队等单位构成。其中步兵联队又辖三支步兵大队,每一大队又由四步兵中队编成,而每步兵中队为250人左右。依此略为计算,每独立旅团兵力约6,500余人,而该台湾守备旅团总兵力达20,000人。

在火力、 机动力还是兵战能力上,守备旅团都较原本攻台的近卫师团与第二师团主力部队薄弱,一般是以静态守备任务为主。

台湾守备混成第1旅团 编辑

另称台北守备混成第1旅团,其管区为中港溪以北至花莲地区,于1896年的编成包含[1][2][3]

  • 台湾守备混成第1旅团司令部:驻守台北
  • 台湾守备步兵第1联队(兵员来自东京):驻守拔仔庄、太巴塱、米仑山、苏澳、红柴林庄、宜兰、头围、顶双溪、柑脚城、瑞芳、基隆
  • 台湾守备步兵第2联队(兵员来自仙台):驻守水返脚、锡口、台北、淡水、桃仔园、杨梅坜、新竹
  • 台湾守备步兵第9联队:驻守台北、新店街、大姑陷
  • 台湾守备骑兵第1中队:驻守台北
  • 台湾守备野炮兵第1中队:驻守台北
  • 台湾守备工兵第1中队:驻守台北
  • 卫戍病院:台北、基隆、宜兰、新竹、淡水、大姑陷、小南碉、里漏

台湾守备混成第2旅团 编辑

另称台中守备混成第2旅团,其管区为中港溪以南至盐水溪以北地区,于1896年的编成包含[1][2][3]

  • 台湾守备混成第2旅团司令部:驻守台中
  • 台湾守备步兵第3联队(兵员来自名古屋):驻守东势角葫芦墩埔里社、北港溪、龟仔头、阿罩雾、台中、牛骂头、彰化、鹿港
  • 台湾守备步兵第4联队(兵员来自大阪):驻守北斗、云林、林圯埔刺桐巷、北港、大埔林、嘉义、布袋嘴
  • 台湾守备步兵第8联队:驻守后龙、苑里、大甲、大湖街、苗栗、台中
  • 台湾守备骑兵第2中队
  • 台湾守备野炮兵第2中队
  • 台湾守备工兵第2中队
  • 卫戍病院:台中、苗栗、彰化、埔里、云林

台湾守备混成第3旅团 编辑

另称台南守备混成第3旅团,其管区为盐水溪以南及台东、澎湖地区,于1896年的编成包含[1][2][3]

  • 台湾守备混成第3旅团司令部:驻守台南
  • 台湾守备步兵第5联队(兵员来自广岛):驻守新营庄噍吧哖、曾文溪、台南、安平、蕃薯寮阿公店、澎湖岛
  • 台湾守备步兵第6联队(兵员来自熊本):驻守南仔坑、打狗、凤山、枋寮、车城、恒春、卑南
  • 台湾守备骑兵第3中队:驻守台南
  • 台湾守备野炮兵第3中队:驻守台南
  • 台湾守备工兵第3中队:驻守台南
  • 卫戍病院:凤山、嘉义、台南、台东、澎湖岛、旧台东、恒春

要塞炮兵 编辑

  • 基隆要塞炮兵大队
  • 澎湖岛要塞炮兵大队

战役 编辑

守备旅团驻守各地后,开始展开频繁的军事活动。在台北旅团方面,主要战役地点在发生于六氏先生事件台北芝山岩与游击频繁的三角涌大嵙崁数地。在台中旅团,则是于云林支厅范围的铁国山战役。其中,铁国山战役,日台双方均有伤亡。而为了铲平台籍游击军领袖柯铁简义,台中旅团于云林斗六街一带焚毁民房4925户,并杀害约三百名百姓的云林事件,导致日本岛内舆论哗然,为此,台湾总督府与日本内阁受到日本本地的多方面质疑。

改制编成 编辑

1896年6月之后,芝山岩、三角涌、云林三地的台湾抗日游击力量迅速被击败后,各地混成旅团任务开始以缉捕盗匪为主。

1907年8月,日本军方、日本政府与台湾总督府在研议后,决定以“统治权渐趋稳定”,“恢复民政”等由撤除三地之守备混成旅团,并将地方治安维护权利全部交还警方。而台湾驻军于废止所属六步兵联队之后,将旅团重新缩编成台湾守备队,兵力则从两万人骤降至6400名兵员左右。重编后,仅在台北与台南各设台湾第一及第二守备司令部,两司令部辖下各拥一联队之步兵与山炮中队,另外则在基隆与马公各设一要塞重炮队。

1919年,因应台湾总督转为文官,台湾守备队则再整编为台湾军,另派台湾军司令官

除此,以台湾为名的同类型军队,尚有成立于1939年1月31日,由来自台湾军的波田(波田重一)支队、饭田(饭田祥二郎)支队改制重编的台湾混成旅团。以使用毒气闻名的此旅团则于改编前后参与了中日战争武汉会战及之后的南洋战争。而1939年-1945年间编成的台湾混成旅团虽仍以台湾守备队为主,但名称、功能与编制上,均以19世纪末的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大相径庭,其成员也涵盖高砂义勇军与台籍志愿军与台人征兵。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台湾守備隊編成要領及要員配当表の件(2). JACAR(アジア历史资料センター). 1896-04 [202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5). 
  2. ^ 2.0 2.1 2.2 台湾守備隊編成要領及要員配当表の件(2). JACAR(アジア历史资料センター). 1896-04 [202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4). 
  3. ^ 3.0 3.1 3.2 台湾守備隊配置略図の件. JACAR(アジア历史资料センター). 1896-09 [202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4).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 施亚轩,《台湾的行政区变迁》,2003年,台北,远足文化出版社。
  • 茆昔文,《抗日运动与总督府官制的改编》[1]
  • 《台湾的故事-大东亚战争》,[2]
  • 曹丰逸,《日本“武士道”与台湾的“现代化”》

外部链接 编辑

先前机关:
台湾镇
台湾军事
1896年-1907年
后继机关:
台湾守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