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布袋戏

臺灣的布袋戲
(重定向自台灣布袋戲

布袋戏的发展以台湾最为蓬勃,布袋戏在台湾所扮演的角色,与宗教信仰、天地神人关系、经济时令、文化价值的传承与维系既定社会阶层的稳定性有相当紧密的关联性。[1]

台湾布袋戏
繁体字 布袋戲
简化字 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
汉字 布袋戲
白话字 Pò͘-tē-hì
台罗拼音Pòo-tē-hì
方音符号ㄅㆦᒻㄉㆤ⊦ㄏㄧᒻ
“彩楼”戏台为布袋戏最传统的戏台
彩绘布景布袋戏台

沿革 编辑

在台湾,早年许多从闽南漳州泉州)流传过来、保留一百多年没被破坏的社会架构及传统语言(河洛语)流传,提供布袋戏一个良好的研究与展演环境,这是让偶戏蓬勃香火延续了四、五代之久的主要原因。[2]

二次大战以前 编辑

1750年代,大量汉族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布袋戏也随之传入,其剧本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被称作古册戏,口白较则文雅多词,讲求动作的细致性,伴奏音乐以南管音乐北管音乐为主。根据《台湾省通志卷》学艺艺术篇,南管布袋戏是台湾最早的布袋戏。这一类型的布袋戏后来虽不再是主流,仍存在于尤其台北地区的少数剧团中,如小西园亦宛然等。

1920年代,以武侠戏为主的布袋戏逐渐在民间发展,其与传统布袋戏主要的不同在于剧情上,多采用初新著的武侠小说,例如《七侠五义》、《小五义》等。因其表现手法重视各种奇特剑招与武功的展现为主,故称为剑侠布袋戏。而剑侠戏的代表人物为五州园黄海岱新兴阁锺任祥[注 1],黄海岱曾向虎尾二高林国仲之徒林禾顺学习纵鹤拳,锺任祥曾向西螺振兴社蔡秋风之徒蔡树丛学习金鹰拳。

1930年代,台湾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布袋戏也因为皇民化运动而有了改变,包括后场禁用中国传统的北管锣鼓、改用西乐,戏偶杂用中、日式戏服和戏偶,其剧目常为《鞍马天狗》、《猿飞佐助》、《水户黄门》、《血染灯台》等日式剧本;戏偶多为日本服饰造型。演出则以日语演出。虽然此种皇民化布袋戏因语言文化的隔阂,不被台湾大众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影响了后来金光布袋戏的演出方式,包括音乐、布景等[注 2]

金光布袋戏时期 编辑

战后的1950年代,金光戏开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台戏中开始发展。除了在剧情上仍延续剑侠戏时期的武侠内容外,也开始新创剧情及主角。另外,在戏剧之外的表现手法上,金光戏采用华丽的布景、金光闪闪的戏服,并以灯光或其他特效来增加武打的效果。 布袋戏是中国重要的戏剧之一,于清代中叶由泉州、漳洲、潮洲等地传至台湾,离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说是源自于中国,但进入台湾后,却因台湾的政治变迁、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社会风俗、科技进步等之影响,使得布袋戏在台湾的发展独树一格,甚至产生了相当剧烈的变格,严然已与中国大陆之布袋戏有很大的不同。

国民党来台初期发生二二八事件后,让国民政府对于人民的公然聚会相当的敏感,并于民国三十八年实施戒严令,禁止布袋戏外台的演出,也因此让布袋戏转入内台发展,开启布袋戏多元发展的一页。此时的布袋戏由原本的演给神看的民间传统艺术,转形成了收门票演给人看的商业表演。布袋戏在进入内台后,民国三十六年李天禄由上海带回一部清宫秘史三百年小说,内容主要以少林俗家弟子方世玉等人的故事,大受欢迎,但后来续集中断,只好开始转由自行编剧,其中吴天来更是其中的翘楚,当时的新兴阁团主钟任祥就是看上了吴天来出神入化的编剧能力向李天禄商借改编剧本,而且钟任祥本身又有学习七崁功夫的底子,把整个剧本和动作转化到木偶上,开创了另一片布袋戏新开端,推出了“大侠百草翁”、“奇影怪侠”、“三鬼童血战异人天”,可说是金光布袋戏剧本的始祖。

民国五十年代开始是金光布袋戏发展的全盛时期,由原本的以酬神为主的戏棚布袋戏转入内台演出,剧团能否经营下去,完全以票房的表现来决定。在剧情、木偶、舞台效果上,都开始加入不同的元素,也使用黑胶唱片替代传统的后台锣钹,大量的使用东西洋音乐、电影配乐使得整体的戏剧效果增色不少,也因为音乐的加入也为整个戏剧加入了更生动的声光剌激,成为台湾布袋剧特有的发展,且各不同的剧团都有不同的剧目与主角的创造,而当时真正把金光布袋戏发扬光大的主要以虎尾五洲派与西螺新兴阁这二个全省最大的门派,也是演出内台最多的派系,后来由陈俊然先生的南投新世界的加入也为金光布袋戏写下更多元的一页。

当时活耀於戏院中的剧团很多,以地区别来分及其演出主要剧目,南北二路金光戏的五虎将:

主演 团名 主要剧目
郑一雄 新港宝五洲 南北风云仇
陈俊然 南投新世界 武林铁汉南侠翻山虎、江湖八大侠、红黑巾传奇
黄俊卿 虎尾五洲园第二团 奇侠怪老人、横扫江湖黑眼镜
郑武雄 嘉义光兴阁 大侠百草翁、鬼谷子一生传、六丸老和尚、大侠一江山、斯文怪客
廖英启 西螺进兴阁 大侠一江山、六丸老和尚

金光戏的前身可说是剑侠戏、而剑侠戏的基础是来自于古册戏,金光戏的剧本不论其独特性和后来甚至是怪诞陆离的结合,都是源由自于这些基础,所以在这些著名的艺师身上都是由基础的学习而来,对于古册戏都已经到了一定的能力对于他们后来的金光戏的演出有必然的影响,也可以看出演出者的功力。

金光戏剧本各派系与地方的不同,各有其发展,但无论如何发展与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政治、风俗都有着相关的作用,因金光戏为当时人民少数的娱乐和休闲活动之一,也常是人民对于当时的政治情势与社会情绪的书发管道,也因此有相当多元的剧本产出,当时在剧本的编写经常是由排剧仙来进行,当时有名的有吴天来与较后期的陈明华,也因为排戏的人不多,相对的就造成演出的艺师在无法等待的情形下,必须自己开始进行撰写剧本,而可以编、导、演的艺师在当时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一:艺人普遍识字不多,二:布袋戏用闽南语演出,文字化不太容易, 但也因此更可以看出当时可以编写剧本的艺人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准对于汉文的撰写有一定的能力。

金光布袋戏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入流、非传统的文化,布袋戏学者江武昌就曾发表文章为金光布袋戏平反,文章中提到金光布袋戏是台湾布袋戏发展史上具有特色与台湾代表性的表演形式。站在艺术的立场,金光布袋戏的灯光、舞台使用和气氛的塑造,编剧、音乐、人物角色的创造性,都有其特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商业剧场内,灯光、舞台之炫丽、幻化,对布袋戏而言,本是自然的发展,(江武昌撰写大侠百草翁──为“金光布袋戏”平反本文原载于《联合报》文化版(民国八十二年六月五日))也因此在民国八十二年在关渡艺术学院的布袋戏汇演时邀请了南北二路金光戏的五虎将同时为阁派五虎将之一的嘉义光兴阁郑武雄,来为金光布袋戏正名,以鬼谷子一生传剧目演出。

在音乐方面,不少剧团改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后台音乐。此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五州园第二代的黄俊雄和新兴阁第五代的锺任壁。黄俊雄的布袋戏,将戏偶大小由原本的一二最后加大到三三,并随后布袋戏带入电视界。锺任壁在22岁时自组新兴阁第二团,曾在嘉义市文化戏院等戏院首演。之后,内台戏于1970年代蔚为风气。[注 3]

无线电视布袋戏时期 编辑

1960年代初期,电影戏院演出布袋戏相当普遍,野台金光布袋戏也仍是乡村地区的重要娱乐之一。而让台湾布袋戏受到欢迎的是无线电视的发展。1962年11月15日至1962年12月27日,当时台湾唯一的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播出李天禄亦宛然掌中剧团演出之三国志纪录影片,这是布袋戏首度登上小萤幕。1965年4月,该公司亦邀请明虚实掌中戏班以“国语[注 4]配音的童话“水仙宫主”戏码,正式演出第一出的“电视布袋戏”。不过虽说李天禄开创电视布袋戏先河,但是一般认为,而真正让布袋戏能进军小萤幕的关键人物是将“金光戏”搬上电视的黄俊雄

早在1960年代初期,黄海岱渐渐交棒给其子黄俊卿黄俊雄。其中黄俊雄戏偶、声光效果与音乐的创新,更让他成为布袋戏内台戏的翘楚。1970年3月2日,黄俊雄率领的真五洲剧团将本来於戏院上映的内台戏云洲大儒侠首度于台湾的无线电视台演出。因音乐新颖,口白典雅,加上剧情紧凑与声光效果惊人,在尔后四年内连演583集。不但如此,还曾缔造全台湾97%的电视超高收视率。1973年,政府以推行国语的名义,开始要求布袋戏改为国语配音[3]。1974年6月16日,政府遂以“推行国语”及“妨害农工正常作息”为理由,禁止无线电视台播出云州大儒侠与所有的电视布袋戏演出。

1974年之后数年,新闻局持续限制播出电视布袋戏。但在民意及商业需要下,国民党政府从1981年开始,逐渐开放当时仅有三台的无线电视台的少量时段供布袋戏演出,不过仍严限同时只能有一家电视台播出,且要求以国语配音替代闽南语。然而由于语言因时代有诸多的演化变异,以国语吟诵布袋戏口白精髓的古诗词时,平仄较为平板又音韵较不谐和,因此反而使得观众更流失。1980年代中期,真五洲园剧团的黄俊雄逐渐交棒给第三代的黄文择黄强华黄文耀。其中,黄文择跟黄强华在接续了父亲黄俊雄云洲大儒侠的系列以后,开创日后声名大噪的霹雳布袋戏。惟1980年代起布袋戏虽可复播,但由于当时政府对演出内容的种种限制跟审查,造成大量戏迷与观众的流失,所以从1988年开始,各电视布袋戏的表演重心皆转往录像带出租市场与内外台戏。

电视布袋戏时期,是现代布袋戏影响台湾最深的阶段。不仅高达97%超高实质收视率一时造成社会话题,甚至连剧中的许多人物,至今仍影响台湾民众的生活习惯。比方模仿布袋戏,而在现实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琼,现今仍是部分台湾民间道教丧礼中常见的科仪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后操纵事件,台湾舆论会说此人是藏镜人。然而孝女白琼与藏镜人,都仅是当时电视布袋戏的角色之一。

影音媒体及独立电视台时期 编辑

1980年代后期,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大幅解除国外媒体限制,台湾传统布袋戏发展渐渐受到台湾境外传入的娱乐文化影响,外台戏的野台戏戏团数量从全盛的千余团萎缩到三百余团,其中且多为非实际演出的挂名剧团。因为观众减少,就连有专属后场之布袋戏团演出机会也锐减,营运上更多为赤字。虽然如此,但仍有些有心人以学校社团等形式经营,努力保存传统布袋戏文化,其中李天禄与锺任壁等传统布袋戏艺师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兴阁锺任壁甚至正式受邀至大学开课教授“布袋戏技艺”[注 5],首开台湾剧团之先例。

相较台湾传统布袋戏剧团与观众大幅减少,电视布袋戏于1980年代获得较大进展。1988年,在无线电视发展遇到瓶颈的黄文择黄强华两兄弟以美地坞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有限公司为踏板,转入录像带[注 6]租售市场,发行以出租为主的“霹雳”系列的布袋戏[4]。该剧团在录像带戏剧制作上强化运镜叙事技术与专业编剧的努力,让该布袋戏剧集约有一百万人次的固定租阅观众,占台湾全台湾影音租售率10%[5]。1990年代之后,数家布袋戏剧团也陆续仿效。

1993年,霹雳亦成立首家以布袋戏播放为核心的独立电视台“霹雳卫星电视台”。营运模式,是将下档的租售用布袋戏录像带,于一段时间后,于该频道播出。除了将传统布袋戏推向诸如光碟、有线电视媒体之外,台湾布袋戏也尝试进军大萤幕。其中最负盛名为1997年制作的电影“圣石传说”,该片不但于2000年之台湾最佳本地电影,也于随后外销美国日本[6]

此阶段的传统布袋戏虽已没落,但相对的,提升制片水准与品质的电视布袋戏却借由录像带、VCD、DVD、有线电视等影音媒体,增加布袋戏的收视观众。2005年,台湾电视布袋戏整体产值已提升到4000万美金以上,影音出租一百万人次,“有线电视台收视户更达350万户以上”[7]。不仅如此,各项衍伸自布袋戏的周边商品或演出于台湾甚至成为一种热潮,如同人志贩售会经常有的Cosplay活动就会出现布袋戏人物,而这一热潮目前也开始逐渐蔓延到中国大陆。

著名剧团 编辑

 
黄海岱长子黄俊卿剧团在台中国立美术馆展示的布袋戏舞台

台湾过去的布袋戏师承以父传子,或收徒制,后来也发展出剧团与各级学校社团合作,也有相关的布袋戏研习营供一般民众参加,也已经有布袋戏团受邀至大学正式授课。而漳州泉州的大型布袋剧团则通常由中国政府支助经费。

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后的台湾布袋戏仅有黄海岱的“五洲园”、锺任祥的“新兴”、邱金墙的“旭胜座”、苏本地的“东光”、姬文泊的“福光”等五单位共七团编组为“演剧挺身队”,演出场合也是日本政府安排配的戏院,戏码是日本武士道的剧情。而其他布袋戏班都遭日本政府禁演。

五洲园 编辑

五洲园的创始人是黄海岱,直到1945年战后,五洲园渐渐成为台湾具势力的布袋戏团。1960年代初期,黄海岱开始交棒给其子黄俊卿与二子黄俊雄。

五洲园为金光布袋戏的始祖,后发展为众多剧团:
五洲园本团由长子黄俊卿继承,现团本部位于台中,仍保留传统舞台演出形式。
二子黄俊雄后另成立五洲园第三分团,后改为真五洲剧团,日后再转型为金光布袋戏,知名的《云州大儒侠》即由金光布袋戏制作,至此已脱离传统野台表演的形式而转为以电视等平面媒体作为主要播出媒介。
日后从金光又分出霹雳布袋戏和天宇布袋戏。

金光 编辑

黄俊雄黄立纲

霹雳 编辑

黄强华黄文择

天宇 编辑

黄文耀

新兴阁 编辑

光兴阁掌中剧团 编辑

光兴阁掌中剧团于民国51年创立,为彰化县内第一个进剧场售票演出的布袋戏团队,第一代团长郑武雄先生师承二百年历史的西螺新兴阁剧团,将要角“大侠百草翁”独自发展出笑料大师郑武雄式风格创作,奠定其布袋戏黄金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接手的第二代团长郑成龙(本名:林宏宪),致力延续老团长的剧本精华,近年来融合现代剧场专业多媒体声光技术与时俱进,成为彰化第一团获得国立传艺中心传统艺术开枝散叶系列计划的掌中剧团,不仅连年得到彰化县杰出演艺团队及国家艺术基金会等公部门的补助外,近年更获得布袋戏界的奥斯卡奖-云林国际偶戏节金掌奖肯定。

亦宛然 编辑

李天禄成立。

巧宛然 编辑

巧宛然掌中剧团于1988年、由李天禄成立,为目前台湾历史最久之儿童布袋戏团。演出时采用传统表现形式,前场操偶、后场配乐都是9至12岁的儿童担纲,时常安排于世界各地演出。

新五洲掌中剧团 编辑

创始人 :陈光荣 布袋戏业界尊敬的大头仙陈光荣师于2019年农历七月一日仙逝,其子陈昭安传承父亲台中“新五洲”陈光荣,后于2001年组“新五洲第二团”。曾于校园、艺文馆舍及庙宇制演《三国演义》系列文化场。

中国掌中剧团 编辑

现已改名新中国李铭芳布袋戏,该剧团团主要以传统庙口野台戏为主,并于80年代时在彰化县的和美镇、线西乡、伸港乡以尼山大儒侠小颜回正传轰动,同时该剧团团主也是少数能自行独立制作戏偶盔帽、木偶服饰的师傅

小西园 编辑

戏偶制作 编辑

台湾布袋戏偶雕刻师有徐析森、徐炳标、徐柄垣、徐世河、徐辰仪、许协荣、许振舜、许三、许献章、许金杖、许金棒、许明远、苏明雄、苏明福、周有林、潘德霖、郑宝林、林志明、陈忠荣、徐炎、徐炎卿、沈春福、蔡竹旺、欧建元、徐敬文、江琛、邱文福、潮州君皇、洪聪、林俊和、邱端正苏轩宾等人。

戏偶盔帽制作师傅有陈锡煌、苏志荣。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黄海岱与锺任祥分别出身于台湾中部云林县虎尾镇西螺镇一带,并于1920年代流行于台湾中南部。两人中,又以黄海岱最受瞩目。而该融合了北管、南管、乱弹、正音、歌仔、潮调等戏曲音乐的戏种,其剧本口白也相当注重闽南汉语,并多以诗词、经史、对联、字猜组合为剧本架构。
  2. ^ 这时期,台湾南部布袋戏界有所谓的五大柱及四大名艺人。“五大柱”分别是指一岱(黄海岱)、二祥(锺任祥)、三仙(黄添泉)、四田(胡金柱)、五崇(卢崇义);“四大名艺人”则是一仙(黄添泉)、二崇(卢崇义)、三土员(李土员)、四全明(郑全明)。
  3. ^ 事实上,不只是嘉义的电影院演出过布袋戏。光是台湾北部与中部,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台北芳明馆戏院、艋舺戏院;大稻埕的大桥戏院;三重的天台、天心、天阁与天南戏院;永和的溪洲戏院;中和的和声、中和戏院;板桥的亚洲大戏院;基隆的基隆大戏院与台中市的乐舞台戏院等,就常常有布袋内台戏的演出。但至1980年左右,这些内台戏演出则仅剩高雄市南兴戏院、台北佳乐戏院与华兴戏院三家戏院。到了2000年代之后,内台戏已在台湾销声匿迹。(林茂贤教授,台湾民俗文化研究室)
  4. ^ 即一般说的北京话普通话
  5. ^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于94学年度第二学期(2006)正式邀请新兴阁掌中剧团团长锺任壁担任“布袋戏技艺(二)”之授课教师。
  6. ^ 21世纪后改进为DVD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數位典藏觀察室 » Blog Archive » 臺灣布袋戲的傳統與創新-從布袋戲偶談起.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7) (中文(台湾)). 
  2. ^ 伏木, 香织; Robin, Ruizendaal. 閩南布袋戲在東南亞與台灣(中英對照). 台湾: 台原亚洲偶戏博物馆. 2014. ISBN 9789867860118. 
  3. ^ 中华民国文建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2004
  4. ^ 霹靂電視台.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5. ^ 民生报,2004年4月29日报导
  6. ^ 聖石傳說:台灣電影的商業奇蹟.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7). 
  7. ^ 中华民国文建会统计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