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术主体性

台湾美术主体性是一个概念,没有一种单一的台湾美术主体性,每个人都有一套对于主体性的想像。[1]

历史背景 编辑

解严后,因为社会、政治和体制改革的全面开放,人民开始有了话语权, 对于台湾长期边缘化、被动的角色促发了人民对于台湾意识、主体性的想像与追求。在艺术领域,以倪再沁〈西方美术、台湾制造〉所引发一连串与许多艺术家、策展人与艺评人的论辩,让台湾美术主体性的问题开始被讨论和思考。

艺术论战 编辑

1991年4月,倪再沁于《雄狮美术》发表〈西方美术台湾制造—台湾现代美术的批判〉及〈中国水墨,台湾趣味—台湾水墨发展的批判〉在内的数篇批判专文。这一系列关于探讨“台湾美术主体性”的文章,在当时引发美术圈的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年又十个月的论战和笔仗。

在〈西方美术、台湾制造—台湾现代美术的批判〉这篇文章中,倪再沁从文化广角的批判观点和以台湾主体的思考,剖析台湾现代美术的变貌与异相,并对于台湾现代美术主流权威展开点名批判的反制挑战,尽管最终成为了各方扫射的箭靶,但对本土美术论述空间预留了讨论的潜能。

直到1993年2月林惺岳发表出〈美术本土化的释疑与伸论〉一篇总论为止。在林惺岳笔力雄厚的论述中,用严词批判西化论者,以吴凤的倒塌、野百合的挫败及二二八纪念碑的挑战,说明艺术难以回应社会群众的现实困境与无法自绝于历史人群的社会责任。文中指出只有自身的实践才是最深刻的,批评以对西洋理论词汇如辞典般的现成逻辑,最后提出创作者需以自身主体为中心,而古今中外的所有流派应该以中性的,是与创作者维持等距离放射状的数据库,并已积极态度接触资讯的新思考模式,作为本土美术现代化的策略与应用。[2]

双年展:台湾艺术主体性 编辑

在1996年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所举办的双年展,主题为台湾艺术主体性(TAIPEI Biennial The Quest For Identity) 由蔡宏明、谢东山、李俊贤、路况罗智成担任策划人,借由“认同与记忆”、“视觉思维”、“环境与都会”、“情欲与权力”、四项附属子题,来呈现台湾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面貌,同时也借由艺术的讨论来唤起对于台湾艺术主体性议题的关心与思考。[3]

认同与记忆 编辑

为艺术评论者蔡宏明先生策划。以艺术不同的形态,呈现对台湾风土、民情、社会、政治、经济的思辨,试图唤起观众个人与群体历史的联系,产生对台湾的认同与集体记忆的情感。 依据作品的内涵和精神,将归类为历史造像、生活记忆、文化认同、从血缘到世界的认同、认同与记忆等多项子题呈现。

视觉思维 编辑

由李俊贤先生主筹。从作品的视觉图像将其分类为色彩与质感、形与图式、空间结构、时间与历史、地域与族群、资讯与媒体。

环境与都会 编辑

路况先生筹划。探讨台湾高度的工商发展对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钜大改变,对于破坏环境与生态的环保问题,以及带起一股重新关怀土地的环境意识,在这里艺术不在只是讨论艺术,艺术的自主性不再是与世隔绝,而是一种对社会、环境的参与和介入。

情欲与权力 编辑

由谢东山教授策划,在艺术的表现上是以身体为主的一项展览,关注的是当代人因性别差异所引发的主观意识,内容包括女性主义、情欲、性别认同、身体主权,而展览的中心议题为“权力”,艺术家利用艺术的方式去提出对于当代议题中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廖新田. 《區域與時代風格的激盪:臺灣美術主體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from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art》. 台中市: 台湾美术馆. 2005. 
  2. ^ 叶玉静. 《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九0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 台北: 雄狮图书. 1994. 
  3. ^ 李玉玲. 《1996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 II:The Quest for Identity II》. 台北: 北市美术馆.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