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希佐
《大学生希佐》(马来语:Student Hidjo,印尼语精确拼音:Student Hijo)是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作家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在1918年发表的一部小说,本来在《东印度之光》日报连载,后来于1919年由马斯曼与斯特罗因克出版社改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行。
大学生希佐 Student Hidjo | |
---|---|
作者 | 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 |
类型 | 小说 |
语言 | 马来文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东印度之光》(连载小说) 马斯曼与斯特罗因克出版社(单行本) |
出版时间 | 1918年(连载小说) 1919年(单行本) |
出版地点 | 荷属东印度 |
媒介 | 印刷本(连载小说、精装本、平装本) |
页数 | 132 |
规范控制 | |
OCLC | 63225475 |
这部小说是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在囚期间撰写的作品,采用双线式叙事,一条叙事线讲述爪哇族学生希佐到荷兰留学的时候跟一位荷兰女子相恋,另一条叙事线则讲述荷兰行政官威廉·瓦尔特的感情生活,两条叙事线互相交合。小说以马来文撰写,是其中一部由爪哇族作家撰写,并普及“saya”这个第一人称代词的文学作品。
卡托迪克罗摩认为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一段延长的比喻。这部作品既描写了印尼青年接纳西方语言文化,形成一种新文化的现象,也对比了传统爪哇文化和荷兰文化的观念,由此带出两种文化无法兼容的主张。作者从感情关系对比两种文化,并在小说中指出爱情是接受过荷兰式教育的人士才会追寻的东西;而传统爪哇族人则认为婚姻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手段。
背景
编辑《大学生希佐》的作者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是一位来自布洛拉(今属印尼中爪哇省)的记者[1],在万隆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反对荷属东印度政府奉行的政策[2]。小说取景的地点——梭罗[3]则是卡托迪克罗摩担任《世界行动报》(Doenia Bergerak)主编的时候报社的总部所在地[1]。他曾经于1916年年底至1917年年初期间[4]在荷兰待了五个月[1];回到东印度群岛之后,荷兰殖民政府以“挑起仇恨”的罪名拘捕了他,并处以一年监禁。这部小说就是卡托迪克罗摩在巴达维亚韦尔特夫雷登(今雅加达沙哇勿刹)一所监狱服刑的时候创作出来的[5]。
西方科技在20世纪初传入爪哇族社会,令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支离破碎[6]。同时荷兰殖民政府推行伦理政策,原意是保障东印度群岛人民的某些权利和自由(比如教育权和局部的新闻自由),结果却引发社会动荡。1906年之后荷兰殖民政府收紧新闻审查制度,所以卡托迪克罗摩发表这部小说的时候,要在封面表明这部作品“不可以引用”(tak boleh dikoetip)[7]。
故事大纲
编辑希佐(Hidjo)是一位来自梭罗的年轻人,父亲是商人拉登·波特罗诺约(Raden Potronojo);他已经按照父亲的意思,跟比露(Biroe)订婚。波特罗诺约希望提升家族的地位,所以有一天他叫希佐到荷兰读大学,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士绅门第才会送子女出国读书。这时候,对爪哇族人有好感的荷兰行政官威廉·瓦尔特(Willem Walter)已经和一个叫做耶特·罗斯(Jet Roos)的荷兰妇人订婚,当时罗斯怀有他们的孩子。
在荷兰的时候,希佐和一户本地人家住在一起,欣赏荷兰的美景。因为种族的关系,这户人家的女儿贝吉(Betje)觉得希佐很有趣。起初贝吉遭到希佐的冷待,到后来他们却开始相恋,还发生了性关系。在梭罗,瓦尔特爱上了另一个叫做翁妩(Woengoe)的少女,于是和罗斯解除婚约,然后罗斯把孩子打掉了,翁妩也拒绝了瓦尔特。这些事情令瓦尔特决定回到荷兰;他在回国之后与希佐相遇。
希佐和贝吉相恋之后,渐渐无法专注学业。一天他的家人叫他回到东印度群岛,于是他中断了自己跟这个荷兰女人的感情关系,并把自己的积蓄交给贝吉,当作结束关系的赔偿金。回到梭罗之后,希佐跟门第更高的翁妩结婚,并于两年后成为查拉克(Djarak,今属东爪哇省)的地方检察官。瓦尔特也在这段时候跟贝吉结婚,并返回梭罗担任副驻扎官。
风格
编辑《大学生希佐》以马来文撰写。在小说出版的时候,荷兰殖民政府一直在尝试规范马来文的语法,很多年之后还是如此;莱登大学讲师亨德里克·迈尔(Hendrik Maier)认为正规马来语是一门呆板的语言。不过,卡托迪克罗摩没试过迎合图书编译局的语言要求。迈尔指出,和尔敏·巴奈、哈姆卡这些以“悲伤”的态度撰写正规马来文作品的作者不一样的是,“怒发冲冠”的作者只是从《大学生希佐》的语言展示出他的“快感、刺激感和兴奋”[8]。
研究印尼的日本学者加藤刚指出,和其他爪哇族作家一样的是,卡托迪克罗摩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时候,习惯采用“saya”这个词语,跟偏好“hamba”的米南加保族作家不一样。他说爪哇族作家之所以偏好“saya”而不采用爪哇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是因为爪哇语讲求礼节,第一人称代词的等级分别纷繁复杂。他指出爪哇族作家藉着《大学生希佐》和《自由的激情》(1924年,作者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这些文学作品普及“saya”这个词语,还认为“saya”比“hamba”主动,不过相比起爪哇语俗语(ngoko)的人称代词“aku”,“saya”比较发人深省,沉思的意味也更为浓厚[9]。
题材
编辑迈尔认为《大学生希佐》主角的名称应该当成寓言来理解,还认为角色的名称——希佐(蓝色)、翁妩(紫色)和比露(蓝色)展示出他们之间互有关联的性质。卡托迪克罗摩说小说本身就是一段延长的明喻[3]。
这部小说把年轻一代(kaoem moeda)的印尼人描述成“理解荷兰语[a]”的人。迈尔指出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角色使用的语言,还体现在行动;比如在公众场合牵手,或者喝柠檬水这种行为都是传统印尼社会不会出现的事情[10]。《大学生希佐》也显示出荷兰人和爪哇族人的差别[11]——迈尔发觉小说借由两条叙事线指出荷兰人和爪哇族人是无法相容的,并总结说“爪哇族人在荷兰的时候不觉得自己轻松自由,荷兰人在爪哇的时候(也)不觉得自己轻松自由[6]。”他还说,这部小说认为两种文化的鸿沟是“无法弭平的[12]。”
迈尔指出这部小说讲述到的题材包括爱情(体现在希佐对比露、贝吉和翁妩的爱,以及瓦尔特对罗斯、翁妩和贝吉的爱)和社会流动(希佐的商人父亲为了抬高家族的地位,便撮合希佐和翁妩),还突出了聘礼习俗,体现出有钱人可以借助婚姻成为贵族的现象。他还认为,在小说临近尾声的时候,作者把爱情描述成接受过荷兰式教育的人士才会追寻的东西,因为对传统爪哇人来说,婚姻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仍然是重要的考量[11]。小说的角色最后虽然不一定是因为相爱而结婚,不过他们跟配偶的生活还是愉快而舒适的[13]。
发行与反响
编辑1918年,《大学生希佐》以连载小说的形式在《东印度之光》(Sinar Hindia)发表——这家报社的总部位于三宝珑[5],卡托迪克罗摩当过这个报社的编辑[1]。位于三宝珑的马斯曼与斯特罗因克出版社(Masman & Stroink)则在1919年把连载的小说内容辑录成书,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5]。这时候,只有小型出版社愿意出版政治题材的作品——荷兰殖民政府拥有的出版社图书编译局所出版的作品对政治议题比较漠不关心[14]。
加藤刚写道,在激进派活动的领域,这部小说不足挂齿,可是论想像力,这部小说并不是《西蒂·努尔巴雅》(1922年,作者马拉·鲁斯里)、《错误的教育》(1927年,作者阿卜杜尔·穆伊斯)和《自由的激情》这种作品能够比拟的[15]。
备注
编辑- ^ 原文:“... jang mengerti Bahasa Belanda.”
脚注
编辑- ^ 1.0 1.1 1.2 1.3 Yuliati 2008, Marco Kartodikromo, Jurnalis.
- ^ Maier 1996,第186-187页.
- ^ 3.0 3.1 Maier 1996,第185页.
- ^ Eneste 2001,第143页.
- ^ 5.0 5.1 5.2 Maier 1996,第195页.
- ^ 6.0 6.1 Maier 1996,第198页.
- ^ Maier 1996,第206页.
- ^ Maier 1996,第192页.
- ^ Kato 2003,第103-104页.
- ^ Maier 1996,第190页.
- ^ 11.0 11.1 Maier 1996,第197页.
- ^ Maier 1996,第204页.
- ^ Kato 2003,第96页.
- ^ Latif 2008,第127页.
- ^ Kato 2003,第121页.
参考资料
编辑- Eneste, Pamusuk. Buku Pintar Sastra Indonesia 3rd. Jakarta: Kompas. 2001. ISBN 9789799251787 (印度尼西亚语).
- Kato, Tsuyoshi. Images of Colonial Cities in Early Indonesian Novels. Siegel, James T.; Kahin, Audrey R. (编). Southeast Asia over three generations : essays presented to Benedict R. O'G. Anderson. Studies on Southeast Asia 36. Ithaca: Cornwell University. 2003: 91–124. ISBN 978-0-87727-735-4.
- Latif, Yusuf. Indonesian Muslim intelligentsia and power.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8. ISBN 978-981-230-471-1.
- Maier, Hendrik M. J. Phew! Europeesche beschaving! Marco Kartodikromo's Student Hidjo (PD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yoto). 1996-06, 34 (1): 184–210 [2012-04-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13).
- Yuliati, Dewi. Marco Kartodikromo, Jurnalis yang Terlupakan. Suara Merdeka (Semarang). 2008-02-10 [2012-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3) (印度尼西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