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孤立

(重定向自大陸均勢

光荣孤立(英语:splendid isolation)又称大陆均势,是英国在19世纪中期到晚期、以及20世纪初期的外交政策,由本杰明·迪斯雷利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英国首相时所主导。

光荣孤立是19世纪英国避免永久结盟的外交惯例所使用的术语,特别是在1885年至1902年间的索尔兹伯里侯爵政府领导下。这种惯例最早出现于1822年,英国退出了1815年后的,直到1902年的英日同盟。英国在1899年至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孤立导致了该政策的最终逆转。1904年的英法协约将欧洲分为两个大国集团。

此名词由访问英国的加拿大下议院议员乔治·尤拉斯·福斯特于1896年1月提出,表示他赞成英国最小程度地参与欧洲大陆事务。

背景 编辑

该政策的特点是不与其他大国结成永久联盟或作出承诺。一些历史学家通常认为这适用于19世纪下半叶,它起源于1822维罗纳会议后英国退出1815年后的同盟。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一直试图维持现有的欧洲大陆均势,同时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自治领,皆因自由贸易对帝国发展极为重要。通过殖民地的海路,尤其是连接英国与印度苏伊士运河。1866年,外交大臣德比勋爵进行了如下阐释:

英国政府的职责是与周围所有国家保持关系,而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结盟。

一个例外是《1839年伦敦条约》,承认比利时独立。

光荣孤立之策,可见于英国拒绝加入永久性联盟或是与其他强国定下盟约之举。在另一方面,她又重视自己在海外的殖民地保护国附属地。同时,在没有英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殖民者藉成立势力范围附属国(client state)而建立帝国(informal empire)。其实,殖民地并不一定是国家主动建立的,而这情况在其他帝国中也有出现。

俾斯麦和索尔兹伯里侯爵 编辑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借用同盟制度(alliance system)牵制法国,以防止其报复。他先后成立德俄奥三帝同盟德奥同盟与在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缔结的三国同盟

德国在工业与军事上的崛起引起了英国的忧心。在德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倡导下,德国扩张了海军,更令身为海权国家的英国如临大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要求中国清朝政府割让台湾辽东半岛,但因中途遭遇了俄德法三国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辽东。在此次事件中,英国面对俄德法的作为无能为力,令国内舆论质疑“光荣孤立”政策是否应继续。而刚刚赢得战争的日本也因此事备感受挫,认为只有与一欧洲强国结盟,才能确保实现欧洲化和防范俄国,因而加速了与同病相怜的英国结盟的进程。

英国在1882年的英埃战争中控制埃及后,地中海政策的重点是确保稳定,并于1887年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达成了地中海协定,三个国家同意在危机时期共同负责,但由于协定不具有约束力,因此也无需议会批准。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可以在没有正式同盟的情况下调整英国和德国的政策,同时为法国对埃及的干涉提供了制衡作用。由于英国和奥匈帝国一样对俄罗斯在东南欧的扩张也表示关注,因此俾斯麦在巴尔干地区出现分歧时不必在两个盟友之间做出选择。互惠互利的政策于1890年俾斯麦下野后结束。

结束 编辑

最后,两国终于在1902年结成英日同盟,正式结束光荣孤立。英国与欧陆国家关系正常化,此可见于1904年的英法挚诚协定与1907年的英俄同盟。结果,1907年后,三英联邦约三国同盟鼎足而立,大大增加战争爆发的机会,是一战最后发生的重要因素。

历史学家的评估 编辑

历史学家 A. J. P.泰勒认为,英国并不非常关注欧洲的力量平衡,认为这会自我调整。但是,他们与欧洲大陆大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约翰·查姆利(John Charmley)认为,光荣孤立是1894年法俄同盟之前的虚构。

其实,索尔兹伯里侯爵从未用光荣孤立去形容他的外交政策,甚至曾经反对使用这种词汇。索氏也认为,如果英国冒险切断与欧洲事务的联系,将会十分危险,故此孤立绝对不光荣。在此期间,英国并非孤立,欧洲国家与英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