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

(重定向自安士高

安世高(?—大约2世纪),本名,字世高,来自西域安息帝国,故称“安”。原为太子,后出家为佛教僧人[1],和支娄迦谶并列为东汉时期佛经翻译的重要人物。

生平

编辑

年幼时以孝行闻名,聪敏好学,并精通外国典籍、七曜五行、鸟兽之声、医方异术,无不畅达[2]。约130年,他因不安于世俗生活,将王位让位给叔父,出家修行,精研阿毘昙禅经,历游西域诸国[3]。于汉桓帝即位初年(约147年)只身东来。建和二年(148年),游步洛阳,通习汉文。在中原大约二十年,弘法译经[4]。东汉末年,汉灵帝即位时(约170年左右),中原动荡不安,安世高避祸江南,曾先后到豫章、丹阳、会稽等地宣扬教义,讲解佛典。曾至广州,最后于会稽(浙江绍兴)遭误伤身亡[5]

安世高所译佛典以说一切有部禅经毘昙学为主[6],世称“善开禅数”(禅定法数)。释道安法师誉其译作:“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翻译作品

编辑

安世高的译籍,《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出35部40卷,还具体列出所译经名。安世高译经时,往往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其中《四谛》、《口解》、《十四意》、《九十八结》,道安认为似乎是安世高所撰。《口解》是讲经的记录,类似于讲义[6]

安世高的译籍历经散佚,现存22部26卷,吕澂编著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所列如下[6][7]

序号 出三藏记集》所载 序号 吕澂《目录》所载 附注
1 安般守意经(安录云小安般经) --- 后来在日本天野山“金刚寺写卷”中发现
2 阴持入经 1 阴持入经 本经可与《藏释英语Petakopadesa·第六章》对照[8]
3 百六十品经(出增一阿含) ---
4 大十二门经 --- 后来在日本天野山“金刚寺写卷”中发现
5 小十二门经 --- 后来在日本天野山“金刚寺写卷”中发现
6 大道地经 2 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经抄
7 人本欲生经 3 人本欲生经 中阿含97经:大因经、长阿含:大缘方便经(同本异译)
8 道意发行经 ---
9 阿毘昙五法经 4 阿毘昙五法行经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辨五事品(同本异译)
10 七法经(又云阿毘昙七法行经,今阙) ---
11 五法经 ---
12 十报经(出长阿含) 5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经10经:十上经(同本异译)
13 普法义经(一名具法行,出长阿含) 6 普法义经 真谛《广义法门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梵语经题:Arthavistara
14 义决律(或云义决律法行经,出长阿含) ---
15 漏分布经(出长阿含) 7 漏分布经 中阿含111经:达梵行经(同本异译)
16 四谛经(出长阿含) 8 四谛经 中阿含31经:分别圣谛经(同本异译)
17 七处三观经(出杂阿含) 9 七处三观经 杂阿含42经(同本异译)
除七处三观经,还混入《积骨经》,《九横经》,及44篇(对应增支部经)的杂经[9]
18 九横经(出杂阿含) 10 九横经 附于七处三观经
19 八正道经(出杂阿含) 11 八正道经 杂阿含784经(同本异译)
20 杂经四十四篇(出增一阿鋡,今阙) 12 杂经四十四篇 吕澂认为附于七处三观经的增支部杂经即是杂经四十四篇
21 五十校计经 13 明度五十校计经 收入《大方等大集经·十方菩萨品》,高明道认为本经也许是支娄迦谶所翻[10]
22 大安般经 14 安般守意经 安般守意经及其注释
23 思惟经(或思惟略要法) --- 据祐录, 形疾三品风抄自本经。五门禅经要用法及题罗什译思惟略要法有其内容:“形疾有三品……如入刺林”
24 十二因缘经 --- 据法经录,安世高所译十二因缘经又名闻城十二因缘经。此是杂阿含287经(同本异译)
25 五阴喻经 15 五阴譬喻经 杂阿含经265经(同本异译)
26 转法轮经 16 转法轮经 杂阿含经379经(同本异译)
27 流摄经 17 一切流摄守因经 中阿含经10经:漏尽经(同本异译)
28 是法非法经 18 是法非法经 中阿含85经:真人经(同本异译)
29 法受尘经 19 法受尘经 增壹阿含9品7-8经(同本异译)、对应增支部一集1-10经
30 十四意经(菩萨十四意经,今阙) ---
31 本相猗致经(出中阿含) 20 本相猗致经 中阿含51经:本际经(同本异译)
32 阿鋡口解(阿鋡口解十二因缘经) --- 大藏经收有此本T1508标为安玄译;许理和、左冠明认为是安世高译[9]
33 阿毘昙九十八结经(今阙) ---
34 禅行法想经 21 禅行法想经 对应增支部一集465经-484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禅行三十七品经》为同一系列
35 难提迦罗越经(今阙) --- 迦罗越梵语kulapati英语Kulapati,指居士
x 22 积骨经 附于七处三观经,与杂阿含经947经;单卷本T101《杂阿含经》11经为同本异译

吕澂认为从翻译用语等对勘,“五阴譬喻经”、“转法轮经”、“法受尘经”与“禅行法想经”可能不是安世高译经,而“四谛经”有与记载不符的疑虑。许理和等人排除掉《五十校计经》、《九横经》、《积骨经》、《杂经四十四篇》等,认为这些不是安世高所译[9][11]

一般较为肯定是安世高所翻译的佛经主要是《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道地经》、《人本欲生经》、《阿毘昙五法经》等,以及在日本天野山“金刚寺写卷”中发现的大小《十二门经》[12][9][13]

另外,一卷本的《杂阿含经》从译语来看,或许也是安世高的译作。《出三藏记集》〈新集安公古异经录〉基本列出了该一卷本的经名,从“色比丘念本起经”至“说人自说人骨不知腐经”。现存的《杂阿含经》一卷本没有“署杜乘披罗门经”,又附加《身观经》、《四妇喻经》和《七处三观经》,形成今本二十七经的样貌[14]

学术研究

编辑

冯承钧在1930年代曾研究安世高的身世,认为他是安息国王帕科罗斯二世之子Parthamasiris of Armenia英语Parthamasiris of Armenia,他父亲死后,由其弟弟Chosroes继位[15]

马雍则认为安世高非帕科罗斯二世(满屈)之子,而是Chosroes(Osroes I英语Osroes I)的儿子,他父亲死后,其叔叔沃洛吉斯三世继位,安世高被迫流亡他国[1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高僧传》(卷一):“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大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
  2. ^ 高僧传》(卷一):“幼以孝行见称。加又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行见群燕。忽谓伴曰。燕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故俊异之声。早被西域。”
  3. ^ 高僧传》(卷一):“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毘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
  4. ^ 高僧传》(卷一):“以汉桓帝之初。始到中夏。世高才悟几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于是宣释众经改胡为汉。……世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洛扰乱。乃杖锡江南”
  5. ^ 高僧传》(卷一):“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高经至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乱。相打者误著高头应时陨命。”
  6. ^ 6.0 6.1 6.2 韩廷杰. 東漢時期的佛經翻譯.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7. ^ 释巨赞(毓之). 安世高所译经的研究.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8. ^ Stefano Zacchetti. An Early Chinese Translation Corresponding to Chapter 6 of the Peṭakopadesa: An Shigao's "Yin chi ru jing" Ṫ 603 and Its Indian Original: A Preliminary Survey.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2, 65 (1): 74-98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9. ^ 9.0 9.1 9.2 9.3 苏锦坤. 《七處三觀經》的結構與譯者 --- 兼對 Paul Harrisn 論文 (1997) (PDF). 正观. 2012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10). 
  10. ^ 高明道. 「十方菩薩」還是 「明度校計」?初期漢譯佛典雜考一則 (PDF). [2019-04-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15). 那么 ,有没有其他线索对考察《五十校计经 》的译者有利?其实是有,经文开头所谓 “佛在王舍国法清净处。时自然师子座交络帐 ”尤为明显。这段话里的用语和特色包括 “闻如是一时”的省略与另一部东汉的译本十分相似,即《兜沙经》中“佛在摩竭提国。时法清净处,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遍查汉译佛典,“法清净处”和“自然师子座交络帐”各自本来极其罕见,且只有 《兜沙经》同时并用,而该经的译者正是跟安世高一样活跃于后汉时,却专门翻译大乘修多罗的支谶。也许 ,《五十校计经》为他所翻。 
  11. ^ 吕征等. 中國佛教人物.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另外,从翻译用语等对勘,《五阴譬喻经》、《转法轮经》、《法受尘经》、《禅行法想经》四部是否世高所译,尚有问题。又《四谛经》一种,道安也说它好像是世高所撰,但现勘是译本。 
  12. ^ 高僧传》(卷一):“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是也。。”
  13. ^ 落合俊典. 日本の古寫經と中國佛教文獻 ― 天野山金剛寺藏平安後期寫 『優婆塞五戒法』の成立と流傳を巡って (PDF).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14. ^ 印顺. 讀「大藏經」雜記.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8). 
  15. ^ 15.0 15.1 刘迎胜. 丝绸之路.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