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八音客家语拼音方案四县腔::hagˋ gaˊ badˋ imˊ ;客家语拼音方案海陆腔:hag gaˋ bad rhimˋ ),台湾的客家音乐,分布在南台湾六堆客庄(高雄美浓屏东)等地,是客家人发展出的特有音乐文化。其中以苗栗和六堆地区的客家八音最为著名。目前于某些学校中的社团及社区的业余团体都有客家八音团。

客家八音
表记
客家语汉字 客家八音
客语白话字 Hak-kâ pat-yîm

八音原指“”八种乐器材料[1]唢呐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乐器,通常为领奏乐器。

音乐特点 编辑

客家音乐中,八音是由鼓吹、弦索形式组合而成的器乐音乐,以唢呐与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长期以来客家八音受到客家大戏乱弹戏四平戏京剧歌仔戏,乃至于广东音乐及当时所谓的流行音乐影响,所以曲目和乐器都随着时间有许多的改变。客家八音可说是客家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传承著儒家思想中“礼乐文化”的表现,所以才会在重要的生命礼俗、岁时节庆、神明诞辰等庆典活动中,扮演典礼过程的一部分。客家八音最重要的乐器为唢呐,其担任主奏,所以在技巧方面可以在八音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他乐器会依照编制的大小而有所改变,八音团可由四人、五人、六人、七人与八人等所组成。[2]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社会发展以宗族体系为核心,以神权崇拜为权力基础的阶级制社会,展现核心价值与天人秩序的祭祀礼仪。仪式是社会性质的行动,人民借由仪式和天、祖先产生连结。八音在仪式思维中被赋予多重的象征意涵,“乐”是一种仪式表演,祭仪中各种演出相互交融,于仪式中显示具有意义、塑造天人感应的形式。在传统礼乐制度里,“礼”与“乐”两个概念是不分割的。 “乐”是展演“礼”的表演形式,透过八音“乐”的声音,外显形式的实践手段与具体形式,是仪式中传递文化内在意义的重要界面。过去多用于国家祭祀行为的“乐”,现普遍于常民社会祭祀行为中出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者相亲,异者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传统仪“礼”中的“乐”是不能忽视的一环,“乐”为仪礼带来庄严肃穆的现场,亦是作为与神灵沟通的一部分。虽然八音电子音“乐”的播放竞争到现场八音团的场,但在祭仪中播放八音仍旧是必要的,也许型态不同,但借由“声”的播放,让人们可感受到“礼”的进行,也可透过“音”的传达,让礼生或福首可传达人民的期许,也让“礼”的氛围更为庄敬,带领人们通过仪式。[3]

演奏型态 编辑

客家八音是以鼓吹乐为基本形式的一种乐器合奏,即主要以锣鼓乐加上唢呐类吹奏乐器。演奏内容可分为“吹场乐”和“弦索乐”;“吹场乐”即鼓吹乐,主要用于庙会典礼和婚丧喜庆等礼俗等演出,“弦索乐”则多用于北管戏以及纯器乐演奏。

  • 吹场乐:即一般所说的“鼓吹乐”,以唢呐和打击乐器为主。多用于祭典、迎送神灵、宾客及庙会演奏。吹奏内容大部分是传统曲牌,以北管居多,少部分为南管及其他地方音乐的曲牌
  • 弦索类:可视为民间的小乐队合奏,含有表演欣赏的特质,演奏内容十分广泛,常用於戏剧伴奏演出。由于乐器多而人数少,头手和打击手必须身兼两种以上乐器。[4][5]   

台湾南部和北部在使用乐器和编制上都有不同。南部的客家八音属于小而精简的合奏,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弦、胖胡、大锣、小锣、小铮锣、梆子、堂鼓,编制通常为4人,演奏内容以传统曲目为主。而北部的客家八音所使用的乐器,文场包括唢呐、壳子弦、和弦、吊鬼子、三弦、扬琴、喇叭弦、秦琴、笛子等;武场则有单皮鼓、梆子、竹板、通鼓、小钹、大锣、小锣、小铮锣等。编制上以6人最常见,最多8人。演奏内容含鼓吹乐、民间小曲、大戏等。

依岁时节令之不同,演奏场合可分数种:

  1. 起天神
  2. 接妈祖
  3. 神明诞辰
  4. 中元普渡与建醮
  5. 还神
  6. 喜庆场合...等。[6]

使用乐器 编辑

美浓客家八音 编辑

  • 二弦(客语,就是歌仔戏壳子弦的胡琴类乐器,是胡琴的头,定弦纯5度)
  • 胖胡(客语,就是冇弦,是胡琴第2把手,定弦纯5度)
  • 直箫或横(品仔调;笛曲的旋律领奏乐器)
  • 唢呐(笛仔。吹打乐;鼓吹乐;唢呐调的旋律领奏乐器)
  • 民乐二胡(辅助性质)
  • 打击乐器(锣、鼓、梆子、铙钹等,南北大致相同)

其它乐器 编辑

吸收自粤乐的乐器 编辑

音乐风格 编辑

美浓地区的客家八音传统上为四人编制,其所演奏的曲调和国乐明显有别,而在吹场的演奏上,借由唢呐领导乐曲的演奏,加上锣鼓伴奏,也显得节奏流畅并稳定,著名曲目有《大团圆》和《大开门》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书经.舜典>所载的“八音克谐”,及<周礼.春官宗伯>提到:“大司乐长成均之,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尚书.益稷>列出:“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等,皆可看出八音之名源自于不同材质的乐器所演出的乐曲,也是泛指其所演奏出的音乐。
  2. ^ 洪, 佩华. 客家流行音樂發展之研究 (PDF).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音乐学系硕士班学位论文. 05-2016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3). 
  3. ^ 锺, 兆生. 遺產化過程中美濃客家八音與地方常民生活關係之研究 (PDF). 客家委员会奖助客家学术研究计划. 05-2016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3). 
  4. ^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local/mauli/chushin/5/4d.htm
  5. ^ 【新竹地区客家八音之研究-以叶金河为例】 黎锦昌撰
  6. ^ 本文的引用网址 https://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121880929/track[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