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
(重定向自尸子 (書))
尸佼是秦相卫鞅上客,卫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尸佼恐并诛,逃至蜀国,[2]后来尸佼对法家思想进行反思,并取各家之长,著成《尸子》一书,思想兼宗儒、墨、名、法,是为杂家,如主张“节葬”、“非乐”是墨家思想。《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是今日“宇宙”一词的由来。
刘向《荀子书录》说尸子著书“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原书在三国时已亡佚一半,宋末王应麟称《尸子》只存一卷,在《群书治要》中找到十三篇佚文。明代有陶宗仪辑本与归有光辑本。清初惠栋辑有《心斋十种》,章宗源、孙星衍辑《平津馆丛书》本,嘉庆十六年(1811年),汪继培据惠栋、任兆麟、孙星衍等人辑佚,重辑为《湖海楼丛书》本。诸家《尸子》辑本中,以汪继培辑本最为精审。
一说《尸子》有鲁《尸子》与楚《尸子》二书,分别是两位尸姓作者所撰,鲁《尸子》早亡佚,今存辑本是楚《尸子》。[3]
延伸阅读
编辑[编]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徐文武:《〈尸子〉辨》,载《孔子研究》,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