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琦 (东汉)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崔琦(?—?),字子玮涿郡安平县(今属河北省)人,和济北崔瑗同宗。[1]、铭、、箴、吊、论、《九咨》、《七言》,共十五篇。[2]

生平

编辑

崔琦年轻时到京师游学,崔琦以文章博通闻名。永和年间举孝廉,后来为河南梁冀听闻崔琦很有才华,于是和他交为朋友。[3]

梁冀经常违反法纪,崔琦常引用古今成败的例子劝谏他,但梁冀无法接受,于是崔琦作《外戚箴》。[4]但梁冀仍不采纳,失落之余,又作《白鹄赋》劝谏梁冀。梁冀大怒,认为百位官员,各有各的职责,天下这么大又不是只有他纵横不法,觉得崔琦管太多了。[5]崔琦对梁冀说:“古时候管仲担任齐国宰相,喜欢听讥讽和劝谏的言语;萧何辅佐汉朝,设置记录自己过失的官吏。如今,将军身居高位,和伊尹周公一样责任重大,可却没有听闻将军有任何德政,只有生灵涂炭。将军不但不结交忠贞贤良以补救灾难,反而想要堵塞众人的嘴,蒙蔽陛下耳目,是打算让天地变色,鹿换形吗!(赵高指鹿为马之事)”梁冀无言以对,便将崔琦遣送回乡。[6]

崔琦被任命为临济长,崔琦不敢去任职,解印绶后便离开。梁冀派刺客杀害崔琦。刺客见崔琦在田间耕田,怀中有书一卷,休息时就俯仰吟咏。刺客觉得崔琦挺可怜,便将实话告诉崔琦,说:“梁冀将军派我来杀您,今日见您是一个贤人,我不忍下手,您应该赶快逃走,我也要就此亡命天涯了。”崔琦因此得以脱逃,但梁冀后来还是派人将崔琦捕杀。[7][8]

著作

编辑

隋书》有其《崔琦集》一卷。[9]新唐书》则是录有《崔琦集》二卷。[10]

崔琦汉赋《七蠲》[11]枚乘《七发》所影响。[12]

七蠲考证

编辑

王先谦认为《太平御览》、《初学记》、《艺文类聚》引崔琦《七蠲》六处,文选刘峻辨命论、曹植王仲宣王康琚反招隐诗注,皆引作“七蠲”。只有崔琦传作“七言”,是因为言蠲音近而讹传,应该以蠲为准。[13]

外部链接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后汉书·卷80上》,出自范晔后汉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后汉书·崔琦传》:崔琦字子玮,涿郡安平人,济北相瑗之宗也。
  2. ^ 后汉书·崔琦传》:所著赋、颂、铭、诔、箴、吊、论、《九咨》、《七言》,凡十五篇。
  3. ^ 后汉书·崔琦传》:少游学京师,以文章博通称。初举考廉,为郎。河南尹梁冀闻其才,请与交。
  4. ^ 后汉书·崔琦传》:冀行多不轨,琦数引古今成败以戒之,冀不能受。乃作《外戚箴》。
  5. ^ 后汉书·崔琦传》:琦以言不从,失意,复作《白鹄赋》以为风。梁冀见之,呼琦问曰:“百官外内,各有司存,天下云云,岂独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过乎!”
  6. ^ 资治通鉴·卷五十四》:涿郡崔琦以文章为冀所善,琦作《外戚箴》、《白鹄赋》以风,冀怒。琦曰:“昔管仲相齐,乐闻讥谏之言;萧何佐汉,乃设书过之吏。今将军屡世台辅,任齐伊、周,而德政未闻,黎元涂炭,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冀无以对,因遣琦归。
  7. ^ 资治通鉴·卷五十四》:琦惧而亡匿,冀捕得,杀之。
  8. ^ 后汉书·崔琦传》:后除为临济长,不敢之职,解印绶去。冀遂令刺客阴求杀之。客见琦耕于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客哀其志,以实告琦,曰:“将军令吾要子,今见君贤者,情怀忍忍。可亟自逃,吾亦于此亡矣。”琦得脱走,冀后竟捕杀之。
  9. ^ 隋书·卷三十五》:后汉征士《崔琦集》一卷
  10. ^ 新唐书·卷六十》:《崔琦集》二卷
  11. ^ 艺文类聚·杂文部三》:后汉崔琦七蠲
  12. ^ 艺文类聚·杂文部三》:傅玄七谟序曰.昔枚乘作七发.而属文之士.若傅毅刘广世崔骃李尤桓麟崔琦刘梁之徒.承其流而作之者纷焉.七激七兴七依七疑七说七蠲七举之篇
  13. ^ 《后汉书集解》引王补说,谓御览、初学记、艺文类聚引崔琦七蠲凡六处,即文选刘峻辨命论、曹植王仲宣诔、王康琚反招隐诗注,皆引作“七蠲”,独传作“七言”,殆言蠲音近而讹与?当从蠲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