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战争战争的一种形态,其战斗方式为公开地使用传统战争武器和战场战术去战胜敌人。战争中我敌划分十分清楚,武器也是直接攻击敌人个体。战斗中通常使用传统或常规武器,而非化学武器生化武器核武器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联士兵和坦克,这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通常情况下,国家发动常规战争的目的为削弱或破坏敌对势力的军事力量,以致敌方无法再参与常规战争。但在存亡关头中,参战的一方或双方可能发动非常规战争英语unconventional warfare以反败为胜。

历史 编辑

国家的形成 编辑

国家最初是由柏拉图倡导的,但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力巩固中得到了更多的接受。随后,欧洲君主获得了权力,天主教会被剥夺了世俗权力,并被国王的神权所取代。1648年,欧洲列强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宗教暴力,实现了纯粹的政治治理和政治观,标志着现代国家的诞生。

在国家主义范式中,只有国家及其任命的代表才可以携带武器并参加战争。事实上,战争随后仅被理解为主权国家之间的冲突。君主们强化了这一观念并赋予它法律的力量。任何贵族都可以发动战争,但欧洲君主必须巩固军事力量以应对拿破仑战争

克劳塞维茨范式 编辑

普鲁士是试图积聚军事力量的国家之一。普鲁士的一位军官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写了《战争论》,这是一部完全植根于国家世界的著作。所有其他形式的国内冲突,例如叛乱,都没有被考虑在内,因为从理论上讲,他无法解释国家面前的战争。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越来越意识到非国家军事行为体的重要性,正如他的“武装人民”概念所揭示的那样,他指出,这种概念与传统军事行为体有着相同的社会和政治根源。

袭击或仇恨等行为随后被贴上犯罪活动的标签并被剥夺合法性。这种战争范式反映了21世纪初大多数现代化世界的观点,通过对当时的常规军队的考察证实了这一点:大型、高维护性和技术先进的军队,旨在与设计类似的部队竞争。

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宣战理由问题。战争是出于社会、宗教甚至文化原因而进行的,克劳塞维茨教导说,战争仅仅是“政治通过其他方式的延续”。这是一种理性的计算,一旦正常话语被打破,各国就会为自己的利益(无论是经济利益、安全利益还是其他利益)而斗争。

大多数现代战争都是使用常规手段进行的。自1945年以来,民族国家还没有使用过生物战,而化学战也只使用过几次(已知最近一次使用化学战的是叙利亚内战)。核战争只发生过一次:1945年8月,美国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编辑

国家原则和克劳塞维茨原则在20世纪的世界大战中达到顶峰,但它们也为其因核扩散而崩溃奠定了基础。冷战期间,超级大国力图避免各自军队之间发生公开冲突,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这种冲突很容易升级并很快涉及核武器。 相反,超级大国通过代理人战争、军事集结和外交僵局相互争斗。因此,除了1969年中苏冲突中以及1999年卡吉尔战争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两次短暂冲突之外,还没有两个核国家直接打过常规战争。

然而,自1945年以来,常规战争一直在无核武器国家之间发生,例如两伊战争和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战争,或者在核国家与较弱的无核国家之间发生,例如海湾战争俄乌战争

参见 编辑

相关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