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华
张香华(1939年7月31日—),台湾作家,有众多作品曾被译为英、德、日、韩等多国文字。
张香华 | |
---|---|
出生 | 英属香港 | 1939年7月31日
语言 | 汉语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母校 | 台湾师范大学 |
体裁 | 诗歌、散文 |
配偶 | 柏杨(1978年结婚) |
生平背景
编辑张香华籍贯福建龙岩,1939年7月31日生于香港,六岁时迁居于台北,成长于宜兰。张香华曾说:“我的名字是父亲命名的,取其意“香港诞生的中华人”,所以称香华。”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及旧金山Berkly大学Extension center英语高级班毕业。曾任教于建国中学、北一女中、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名世新大学)、致理商专等学校,并担任过《草根》诗刊(“草根诗社”的刊物)执行编辑。1975年至1977年期间担任《草根》诗刊执行编辑。与名作家柏杨结为夫妻后,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不眠的青青草》。1984年赴爱荷华国际作家工作坊研习访问,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持诗刊编务。张香华经常往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日本等国,与当地的诗人进行文化交流,并陆续将所拜访过的诗人作品翻译给国人欣赏。合译过塞尔维亚语的《中国现代诗选》一书,致力于与东欧文化间的交流。1992年起任国际笔会香港分会理事,同年8月荣获国际桂冠诗人奖。1993年起在警察广播电台主持“诗的小语”节目,1997年获罗马尼亚 Timisoara Banatul大学授予荣誉教授。也被誉为“丝”一般的女诗人。
虽身为女性诗人,张香华并不特以具有女性色彩的题材为诗,广泛取材多取自人生现实阅历之中,借着浅白温婉的文字,传达女诗人面对生活的体悟。评论者评论其诗作:“饱满的人生阅历中,吸取创作经验;从坎坷的现实路上,挖掘创作素材,张香华较她那一代的女诗人,有着更多怵目惊心的感受。”
作品特色
编辑在众多作品集中,《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这首诗歌著作尤其彰显出张香华的创作特色,在这首诗歌中夹带许多的意境与情感,其中如:“...不能忘记那些没有星月的黑夜,只有海潮的哨音,日晒的烙痕。如今,我们纪念那个岛屿,我们怀念那首歌。”火烧岛是台湾早期对“绿岛”的称呼,因当时火烧岛是个囚禁思想、政治犯的岛屿;另一方面也是因应这个岛屿弥漫着许多不平的气氛和一股浓浓的愁思。
由于《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的这首诗歌是张香华纪念当时被囚禁在火烧岛的柏杨以及思想和身体都被禁锢的狱友,对于他们所受的一切遭遇深感而发所创作出的作品。然而张香华的先生柏杨曾经坦言他其实并不喜欢新诗,但他也强调,这是他最爱的张香华作品。在《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这本书中张香华提及到她与她的先生柏杨的相识是柏杨在绿岛服完政治牢狱刚出狱的时间点。而且在经过了无数岁月的雕刻后,公元一九九八年因柏杨等人的努力,火烧岛上终于竖立起一座“人权纪念碑”。碑上刻着一句柏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那个时代,有多少母亲,为他们被困在绿岛上的孩子,长夜哭泣!”这句话和张香华的这首作品《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互相辉映与滋润,实在令人动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这首诗歌,在国际诗坛间受到相当多的瞩目,并且陆续被翻译成英文和塞尔维亚文、罗马尼亚文等。日本名诗人今辻和典先生也将之译为日文,由日本东京青树社出版;出版后也在东京举行盛大发表会。这首诗后来更特别邀请音乐人翁至鸿先生作曲,将这首诗加以配谱,在公元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的这天,适逢母亲节的前夕, 由张香华朗诵, 于台北市国家音乐厅 演出名为“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音乐会”,更配有国家交响乐团以及国家音乐厅合唱团,共一百二十余人奏起告别悲情的骊歌, 是个盛大的诗与音乐结合的演奏。这首诗曲同时亦被制作为录音带、CD、录像带,分别采用英文、中文、日文字幕发行。
获奖纪录
编辑重要著作及译作
编辑- 2016年《明日朝阳照逝水》,远景出版社
- 2008年《茶,不说话》(附CD),远流出版社
- 2006年《偶然读几行好诗》,远流出版社
- 2006年《初吻》,远流出版社
- 1995年《茶,不说话》(二卡一书),远流出版社
- 1988年《茉莉花串》,远流出版社
诗集
- 2004年《猫,你喜欢我吗?!》,麦田出版社
- 2002年《心灵的密码:日本现代诗精选集》,远流出版社
- 《不眠青青草》
- 《爱荷华诗抄》
- 《千般是情》
- 《南斯拉夫的观音》
- 《践踏缤纷的落花》
- 《乘着光的梯子》
- 《温馨的边缘》
- 编译《我没有时间了─南斯拉夫当代诗选》等诗集
- 另编有《玫瑰与坦克》、《菲华现代诗选》,塞尔维亚文本《中国现代诗选》等
诗文选集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文歌曲
论文集
- 《诗人的时空》
散文集
- 《星湖散记》
- 《早缔良缘》
- 《秋水无尘》
- 1979年《咖啡时间》
其他
- 英译本《Sleepless Green Green Grass》
- 人权书籍《生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