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马萨里克
托马斯·加里格·马萨里克(捷克语:Tomáš Garrigue Masaryk,[ˈtomaːʃ ˈɡarɪk ˈmasarɪk],1850年3月7日—1937年9月14日),是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1918年-1935年)。因他在争取独立中所起的作用,同爱德华·贝奈斯和米兰·拉斯蒂斯拉夫·什特凡尼克一起,被称作捷克斯洛伐克开国三元勋,但只有他被称为“祖国之父”。
托马什·马萨里克 Tomáš Masaryk | |
---|---|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 |
任期 1918年11月14日—1935年12月14日 | |
前任 | 首任 |
继任 | 贝奈斯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侯国霍多宁 (今捷克共和国) | 1850年3月7日
逝世 | 1937年9月14日 捷克斯洛伐克Lány (今捷克共和国) | (87岁)
政党 | 青年捷克党 (1890–1893) 捷克现实党 (1900–1918) |
配偶 | Charlotte Garrigue |
儿女 | Alice Masaryková (1879–1966) Herbert Masaryk (1880–1915) Jan Masaryk (1886–1948) Eleonor (1890–1890) Olga (1891–1978) |
母校 | 维也纳大学 |
专业 | 哲学家 |
签名 |
马萨里克生于摩拉维亚的霍多宁,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882年任查理大学哲学教授,创办《雅典文艺》、《时代》等刊物,抨击奥匈帝国的专制和民族压迫。多次被选为奥地利帝国议会议员。
经历
编辑早年生活及教育
编辑马萨里克生于南摩拉维亚霍多宁,在捷伊科维采镇长大,之后搬到布尔诺求学。马萨里克生于一个斯洛伐克的贫户,父亲为贵族家中的车伕,[1]母亲为受过德国教育的斯洛伐克人。1900年创建捷克人民党 (1905年改名捷克进步党)。早年定居在布拉格且出任奥地利与波希米亚议员,在国回时也肩负新闻记者的工作,同时游历过德国、美国、美国、俄国、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等地,如1902年他曾到芝加哥大学演讲过。[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编辑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女儿奥尔加(Olga)流亡国外,途经意大利罗马(1914年12月~1915年1月)、瑞士日内瓦(1915年1月~9月)、法国巴黎与英国伦敦(1915年1月~1917年4月)等地组织反奥活动。在日内瓦,因为情报传递问题,女儿爱丽丝(Alice)被捕。1915年4月半前,马萨里克曾到巴黎与伦敦调解捷克侨界的纷争,并在伦敦搜集德国的情报且和俄罗斯帝国公使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本肯多夫伯爵会面。在英国时,马萨里克在国王学院担任斯拉夫学教授,并组织捷克侨民的反奥运动。在法国时,马萨里克则在1916年2月8日会见了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巴黎也会面其他政要。[3]1916年在巴黎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会议,任主席。
俄国二月革命后,马萨里克为了捷克复国运动在1917年5月5日启程途经挪威卑尔根、瑞典斯德哥尔摩最终进入俄罗斯彼得格勒、莫斯科、基辅公开演讲、召集各界人士开会与发表论文。另外,他主张建立一支捷克人的军队,故他主张从俄国的战俘中组织一个捷克师团,马萨里克并不在意指挥者出身何族;再者,他主张这支军队应该调去法国,尽管该主张遭受反对,但在俄国革命后得到首肯,连同南斯拉夫人在内遣往法国需在三万人左右,这有一部分人将在法国工厂工作。俄国十月革命后,马萨里克先到莫斯科再转往基辅召开国民会议的分会,不过由于新的共产政权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媾和,马萨里克知晓在俄国已无所事,时值乌克兰宣布成为完全独立国家并取消与国民议会所订之条约,令其及早离开该国,故马萨里克设法取道罗马尼亚、西伯利亚与海参威赴法国;在罗马尼亚的雅西,他会见该国的政治家、军事领袖、法军宣传首脑与俄军司令;随后,因局势关系马萨里克决定加速返法,他返回莫斯科与共产政权交涉武装中立一事,被要求交出一部分军器即可通行西伯利亚铁路。[4]
1918年马萨里克离开俄国,原欲直赴美国却被迫改道满洲铁路,穿过韩半岛到釜山在该年4月1日抵达日本,该月8日会见美国大使莫理斯,他要求马萨里克提交备忘录讨论俄国与共产主义之状况以呈伍德罗·威尔逊,并建议协约国应该对共产政权有所作为;19日,马萨里克到横滨正巧有航班到加拿大,并在29日抵达维多利亚与温哥华后;隔日他便转往芝加哥,该地是除了布拉格外最大的捷克侨胞集居地、捷克的金融中心,接着他陆续到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克利夫兰、匹茨堡与华府等地;在匹茨堡时,他签订旅美捷克人和斯洛伐克间的协定,缓和后者对独立的主张并应许其享行政自治并自有议会与法庭;在华府时,马萨克里接近各党的议员,如:时任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基尔伯特·希区柯克、参议员洛治和罗脱等,也拜访美国各界学者如: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等;在6月19日更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会面,两人商讨哈布斯堡、但泽战后处理等问题;另外,他会见波兰、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等地的流亡人士,并与之在9月15日召开被奥匈帝国所压迫的民族大会。10月14日国民会议改组为临时政府,并暂时以巴黎为行政地点,马萨里克出任总统、国务总理与财政部长;次日,便获得法国的承认,11月13日得到希腊、28日得到比利时两国承认,11月14日布拉格当地宣布共和并推举马萨里克为总统。[5]
建国后
编辑1918年12和1919年初,马萨里克动用军队镇压企图在斯洛伐克建立独立共和国之行动;1919年5、6月,来自匈牙利的亲共产主义势力侵占斯洛伐克,他向协约国求援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派遣由法国军官指挥的部队击退入侵者而收复失土,他任命由独立于各个政党的官员组成的内阁,以便处理该年夏天所发生的一系列骚乱。[6]之后,他接连在1920、1927、1934年3度连任总统,1935年12月因病重辞去总统职务,最后于1937年9月14日在拉尼逝世,安葬于拉尼市立公墓。
私生活与哲学
编辑马萨里克的座右铭为"Do not fear and do not steal",他是一个哲学家、理性主义者以及人道主义者。他在自传中表示无法苟同托尔斯泰的“无抵抗学说”,马萨里克认为:对于任何时、任何事的恶都应抵抗;之所以反对托尔斯泰的理由是:真正人道是应时时预备超越为名殉身的旧思想,以仁爱的精神去做工作,虽小事也尽力去做,强权与武力必须以刀剑向之反攻,以保护弱者而反对强权。对于共产主义,马萨里克认为个人若缺乏自由的创造力,社会便不能得到政治与社会的常态;实际上,此等制度表现许多体格与智力天赋不平等,社会上也不可能有两个人有平等地位或同样环境,政治上共产主义的中央集权特别严峻,但科学及其哲学相同,若无自由存在则科学和民主一样是不可能的。故他认为民主政体是美满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只是片面无法成为一套完备的制度,其仅能把个人创造力机会给予一部分人而非全体。[7]
马萨里克与Charlotte Garrigue于1878年结婚。他们相识于德国莱比锡,于1877年订婚。
纪念
编辑- 被捷克及斯洛伐克人民视为民主的代表
- 位于捷克布尔诺的马萨里克大学即以之命名
- 2005年6月捷克票选“最伟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二。
参考资料
编辑-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7. ISBN 978-7-215-11475-3.
-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253、352~3. ISBN 978-7-215-11475-3.
-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41、53、56、57、63、83、100、111. ISBN 978-7-215-11475-3.
-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52~5、188、198、208、211、222. ISBN 978-7-215-11475-3.
-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227、233~4、247、249、266~7、281~2、323、330~1、340、342. ISBN 978-7-215-11475-3.
- ^ Ian Kershew著、林华译.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137~8. ISBN 978-7-5086-8300-3.
- ^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馬塞克建國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69、201~2. ISBN 978-7-215-1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