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宣越南语Thừa Tuyên承宣)是越南后黎朝所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全称赞治承宣使司,首见于黎圣宗光顺七年(1466年)改东京、东、西、南、北、海西五道,为1府(中都府)、十二承宣,洪德二年(1471年)再增广南承宣,自此黎朝一共管辖十三承宣,分别为京北承宣山西承宣安邦承宣兴化承宣宣光承宣太原承宣山南承宣海阳承宣谅山承宣清华承宣乂安承宣顺化承宣广南承宣

黎圣宗洪德六年(1475年)后黎朝行政区划

称呼 编辑

黎圣宗仿明朝之制,设置赞治承政使司掌军民簿籍,又简称为处、承司,下设承政使、参政、参议之职。清刑宪察使司掌陈言纠劾、审谳狱讼,又简称为道、宪司,有宪察使、宪察副使之职。都总兵使司掌兵政 又简称为镇、都司、镇司,置有总兵使、总兵同知、总兵佥事。

沿革 编辑

光顺七年(1466年)黎朝初定一府十二承宣分别为

光顺十年(1469年)黎朝朝廷再度对各承宣所辖府州县调整及更改承宣之名,中都府改奉天府、南策承宣改海阳承宣太原承宣改宁朔承宣、北江承宣改京北承宣、清化承宣改清华承宣、国威承宣改山西承宣、天长承宣改山南承宣洪德二十一年(1490年),黎圣宗下令制作各承宣地图(划定版图),各承宣改题为“处”,各承宣亦称为处,黎襄翼帝洪顺年间再改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