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咥里制吒梵语Matṛceta,?—?),意译为“母儿”,生于东印度,佛教僧侣,擅长文学,以撰著赞佛偈闻名。其生平及所属部派不详,生存年代介于提婆在世,至无著、世亲之前。藏传佛教传说,摩咥里制吒为提婆弟子,别名马鸣。其生平事迹常与马鸣混淆[1],现代学者认为他与古代的譬喻师马鸣应是不同人物[2]

名称 编辑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记载,摩咥里制吒出身婆罗门,本名讫哩史拏(Kriṣṇa),皈依佛教前被尊称为难胜黑色(Durdharṣa-kala),又被称为毘罗(Vira)、马鸣、达磨弥迦须菩提(Dharmika-subhūti)等。

生平 编辑

义净记载,摩咥里制吒原为自在天外道,后成为佛教僧侣。他造了许多赞佛的诵偈,著有《四百赞佛颂》和《一百五十赞佛颂》,后世的无著世亲陈那等对其推崇有加。他被认为前生是释迦牟尼时代的一只莺鸟[3]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记载,摩咥里制吒生于东方那梨尼(Nalini)的阔多(Khorta)城,是婆罗门,曾信大自在天,多次以辩论击败佛教。与提婆辩论失败,持明咒欲逃但无法离开,在看到授记自己的佛经后,出家成为佛教僧侣,成为提婆弟子。他主持华氏城花严寺,老年时受到德里Dili)国王迦腻迦(Kanika)的邀请,但未亲自往赴。除了写了众多颂诗之外,他还写了《摄般若》等论书,获得了大小乘的共同拥戴,势如东印度佛教领袖。

摩咥里制吒在鸠摩罗什时代之前就早已成名,他前世今生之经历,著述范围和名望层级,都类似于古之马鸣。仰慕他的国王的名字音近于古代名王迦腻色迦王Kaniṣka),多罗那他特意提示二王不可混淆。

藏传佛教根据多罗那他的记载,将摩咥里制吒的生平等同于马鸣。

现代考证 编辑

平川彰认为,在大乘佛教初起时,佛传文学者是超越部派的,认为马鸣与摩咥里制吒皆是属于赞佛乘这个流派的,重视以文学来传布佛教。

注释 编辑

  1. ^ 印顺《印度之佛教》:“马鸣,中印人,本出家外道,其异名有黑、难伏、难伏黑、勇、母儿、父儿、法善现等。……其作品之译汉者,有‘佛所行赞’,‘百五十颂’,‘赞佛颂’,‘大庄严论’,‘本生鬘论’,并以佛之“本生”、史传为题。”
  2. ^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西藏的晚期传说,马鸣从阿梨耶提婆出家,为龙树的再传弟子。这本是不值得采信的,远在龙树以前的‘大毘婆沙论’,已引有马鸣──法善现的‘佛所行赞经’,‘分别业报略经’,如上文所证实,马鸣怎能是提婆的弟子呢?……西藏传说的淆讹──以马鸣为提婆的弟子,可能因摩咥里制吒而来;西藏是以摩咥里制吒为马鸣别名的。依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摩咥里制吒的赞颂,受到无著、世亲、陈那Diṅnāga的推崇。这位摩咥里制吒,本是外道,确为提婆之后、无著以前的佛化文艺家。摩咥里制吒的风格,类似古代的马鸣,因而在传说中,混淆而误认为一人。马鸣与摩咥里制吒,决不能混作一人的。”
  3. ^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尊者摩咥(丁结反)里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硕德,秀冠群英之人也。传云:昔佛在时,佛因亲领徒众,人间游行,时有莺鸟,见佛相好,俨若金山,乃于林内,发和雅音,如似赞咏。佛乃顾诸弟子曰,此鸟见我欢喜,不觉哀鸣,缘斯福故,我没代后,获得人身,名摩咥里制吒,广为称叹,赞我实德也(摩咥里是母,制吒是儿也)。其人初依外道出家,事大自在天。……后乃见所记名,翻心奉佛,染衣出俗,广兴赞叹。……初造四百赞,次造一百五十赞,总陈六度,明佛世尊所有胜德。……西方造赞颂者,莫不咸同祖习,无著世亲菩萨,悉皆仰趾。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既诵得五戒、十戒,即须先教诵斯二赞,无问大乘、小乘,咸同遵此。……陈那菩萨,亲自为和。……”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