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宫

臺灣宜蘭市媽祖廟

坐标24°45′27″N 121°45′11″E / 24.757549°N 121.752931°E / 24.757549; 121.752931

昭应宫,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新民里的妈祖庙,为县定古迹,庙内有杨廷理翟淦陈蒸这三位清治时期官员的神像。

昭应宫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宜兰县宜兰市新民里中山路3段106号
主神妈祖
例祭农历三月二十三
建立时间嘉庆十三年(1808年)
地图
地图
宜兰市昭应宫
位置 台湾宜兰县宜兰市新民里中山路三段106号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 编辑

此妈祖庙为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由居民合建[1],当地人称为“妈祖宫”[2][3]。嘉庆十七年(1812年),杨廷理奏请朝廷,拨款协助辟建妈祖庙,并赐“敕建昭应宫”匾额[4]。当时正面前设有刻写“御路”的石刻,以示唯独神明、神轿才得以通行[5]。道光十四年(1834年),迁到对面今址,改为坐东朝西,庙门不再面海[4]

1923年再度整修[6]

二次大战时,后殿被盟军所炸毁,宜兰城隍庙庙公徐灿寿在1953年9月3日陈情议员由美援资金来重建,但被耻笑[7],1963年宜兰市士绅李朝成等人发起重建[6]。 对街原有一百多坪庙埕广场(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曾在此处前宣扬民主思想[8]),1968年7月经信徒代表大会议决把广场交由市公所管理,做为市场分租给商家,在1972年新建完成六层楼的宫前大楼,并纳入公有第三市场管理[9]。因建立此大楼,原先戏台不存[2]。1990年,台湾省民政厅规划重修[10]

今庙址位在宜兰市中山路3段106号[1]

建筑特色 编辑

 
昭应宫匾额

庙宇采三进式,是道光十四年迁建时由两殿式所改[1],属于台湾早期长形式的建筑系统,从庙埕至后殿,深达六十多米[8]其大木结构、细部木雕,石柱、石雕或门窗等皆保留道光年间物件[8],御路以泉州白石建成[11],龙柱为福建所制[12],石狮子乃唐山所产青石制成[3][6]陈合元曾对庙宇进行修护,后得到薪传奖[13]。庙内的清朝古碑,曾为众人拓印的对象,但1983年林文义报导时,字迹已相当模糊不清[3]。匾额有光绪帝御赐“与天同功”、道光“泽覃海宇”、通判丁承禧“泽周海甸”、总兵张兆连“恩周赤子”[8]。神龛前方型木制香炉为嘉庆十五年(1810年)杨廷理[3][8]

 
宜兰昭应宫三大老

后殿(蒋渭水曾在此设读报社[1]。)一楼从祀观世音菩萨,二楼供奉水仙尊王[8]。二楼左龛祭祀供开发宜兰有功俗称“三大老”的名宦[1][8]。其神像中坐杨廷理、左为翟淦、右为陈蒸[1][4][8]。林正芳表示,据他的研究,台湾有些庙宇也有供奉清朝治理地方有功的官吏,但几乎都只供奉牌位,唯独此庙是三尊身着清代官服的木雕金身[4]。1997年宜兰县政府欲设立设治纪念馆、对这三尊神像进行仿雕时,庙方发现神像遭虫蛀蚀,遂请雕刻师陈万松修复,1998年2月13日重新安奉时由时任县长刘守成亲自致祭[14]

由于昭应宫建庙,引来自台湾中南部或中国大陆的艺师进驻今宜兰市鄂王里,使该地聚集传统工匠[15]彰化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陈世强童年时曾为此庙写生[16],他就为鄂王里光大巷的居民[15]

1985年被指定为国家三级古迹(今县定古迹)[1]。1998年9月7日,立委林建荣邀集内政部、民政厅官员及学者李亦德等人,研究修复作业[17]

祭祀 编辑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庙方会举行送神清黗,备荤、素两种供品各四大碗、四中碗和八小碗,各有十六碗等以送神,并以清香脚、香炉、筛香灰为三大老清黗,至农历正月初四会举办接神仪式[18]

以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为祭祀[19]。当地的新民里有名为“恭迎妈祖圣会”的祭祀组织[20]

传说 编辑

林正芳表示,相传道光年间庙宇搬迁前,堪舆师认为庙宇朝东,可物产丰富,若改西向则会科甲联登,当时信徒和仕绅都认为后者才是地方最光荣的事,于是打破妈祖庙门朝海的惯例,改成背对海,后同治七年(1868年),宜兰出了第一位进士杨士芳[4]

位于同县之县定古迹利泽简永安宫也背海面山[21]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罗建旺. 環台祈福去╱宜蘭篇 昭應宮 面山背海 藝文薈萃. 《联合报》. 2011-02-03 (中文(台湾)). 
  2. ^ 2.0 2.1 吴敏显. 擁抱我們的鄉土 媽祖宮的籤詩. 《联合报》. 1983-09-07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林文义. 宜蘭記載. 《联合报》. 1983-08-13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姜炫焕. 《台灣真奇廟》昭應宮媽祖廟 供奉3清官吏. 《联合报》. 2008-09-29 (中文(台湾)). 
  5. ^ 陈赓尧. 御路行不得 神明大道凡人禁足 設在廟宇正殿前 蘭陽御路未逾四座 文昌宮寶棄一隅 專家巧遇善加保存. 《中国时报》. 1997-05-03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杨基山. 昭應宮小檔案. 《中国时报》. 1998-09-08 (中文(台湾)). 
  7. ^ 此公莫明其廟 勸導議員信神 異想天開求當局修廟 美援力大動鬼神. 《联合报》. 1953-09-04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李界木. 【巡田水遊記】宜蘭昭應宮. 《民报》. 2015-04-26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中文(台湾)). 
  9. ^ 吴敏显. 昭應宮宮前大樓處理 仍待研商. 《联合报》. 1999-09-21 (中文(台湾)). 
  10. ^ 陈大鹏. 赤嵌樓、西台古堡…永保古風古貌 全省52處古蹟 將整修規劃. 《民生报》. 1990-09-22 (中文(台湾)). 
  11. ^ 许斐莉. 昭應宮 為了改風水 媽祖也搬家. 《联合报》. 2002-12-12 (中文(台湾)). 
  12. ^ 萧耀文. 一根龍柱. 《联合报》. 1978-09-11 (中文(台湾)). 
  13. ^ 阎亚宁. 閻亞寧發言 民族藝師如何界定 修古蹟的算不算. 《联合报》. 1991-01-10 (中文(台湾)). 
  14. ^ 昭應宮三大老神像修復昨安座 宜蘭縣長致祭祈求縣境平安. 《中国时报》. 1998-02-14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谢月琴. 鄂王社區十年磨一劍 匠師文化冠全球. 《大纪元时报》. 2014-03-03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台湾)). 
  16. ^ 王扬宇. 〈北部〉陳世強童年畫作 紀錄人文地景. 《自由时报》. 2014-10-18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 
  17. ^ 杨基山. 古蹟昭應宮牆壁龜裂謀補救 會勘小組決先請專家鑑定結構安全再研擬修繕. 《中国时报》. 1998-09-08 (中文(台湾)). 
  18. ^ 姜炫焕. 歡樂宜蘭年 送神又筅黗 昭應宮依古禮進行 縣市議長動手清整當年父母官. 《联合报》. 2003-01-27 (中文(台湾)). 
  19. ^ 罗建旺. 回報天主教 佛教徒送盆栽 感念60年前恩情 許阿城贈350盆 供靈醫會義賣. 《联合报》. 2007-05-10 (中文(台湾)). 
  20. ^ 姜炫焕. 村里見聞 張丁癸 盼設守望相助隊. 《联合报》. 2002-10-29 (中文(台湾)). 
  21. ^ 游本谋. 利澤簡永安宮擴建 亟待各方捐輸. GOOD NEWS 好新闻. 2015-01-25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