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 (正统进士)

正統進士

李侃(1407年—1485年),字希正,号归菴顺天府东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山西巡抚。

李侃
大明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籍贯顺天府东安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希正,号归菴
出生永乐五年(1407年)
顺天府东安县
逝世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顺天府东安县
亲属李德恢李德仁
出身
  • 正统三年戊午科举人
  • 正统七年壬戌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正统三年(1438年)戊午科顺天乡试举人[1],七年(1442年)壬戌科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明景帝监国期间,李侃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瓦剌也先逼京师,有议者欲焚城外粮草,李侃以敌军无持久战心而反对,得准。明英宗从瓦剌手中归还时,李侃请求厚礼迎接,忤景帝旨,经由礼部尚书胡濙劝解方得无事[2]。升户科都给事中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为李侃弹劾;之后亦弹劾石亨从子石彪侵民业。当时给事中敢言者中,林聪称首,李侃亦因矫抗有名声。随后升詹事府[3]

天顺元年(1461年),任太常寺丞,改任太仆寺丞,升太仆寺卿。二年(1462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4]。期间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一百六十人,诏不许。同年冬母丧归乡,军民拥泣,以致其不得行走。服除后,不再出仕,家居十余年[5]成化二十一年(1457年)九月卒,年七十九岁[6]

家族

编辑

曾祖李士瞻,元翰林学士;祖父李延兴,元翰林检讨。父李东,明行人司副。兄李伸,国子监丞。

二子,李德恢,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德仁,官至河东盐运使。

参考

编辑
  1. ^ 民国《安次县志·卷六》
  2. ^ 明史》(卷159):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
  3. ^ 明史》(卷159):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帝宥亨、彪,余如其请。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朱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擢詹事府丞。
  4. ^ 明史》(卷159):天顺元年改太常丞,进太仆卿。明年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奏言:“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时不能用。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
  5. ^ 明史》(卷159):六年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因言:“诸臣年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诏不许。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其年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服除,遂不出,家居十余年卒。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寝不行。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
  6. ^ 《国朝献征录·卷之六十三》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侃传 【山西】(实录):李侃,字希正,顺天府东安县人。正统壬戌进士。授给事中,进都给事中。己巳之变,一时言官奋发言事,侃居其间,多所建明。景泰中,尝面纠户部尚书金濂,格诏□敛罪,有旨宥之。侃膝行近前,厉声言:濂罪不可宥。遂下濂狱。易储议下,侃□林聪等初不肯署名,既而不得巳乃署选官□以侃为詹事府丞聪司直郎。时史馆欲采宋元事实傲朱子纲目例续其书,奏选文学之士充纂修官,侃与焉书,未成而英庙复辟,改太常丞,丁外艰,改太仆丞,进少卿。未几,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兼提督雁门等关。首奏巡按御史李杰不职,杰坐除名。贪墨者望风敛避。有生擒虏酋小石爱子者,□□驼马来赎,侃请归之,以结其心。从之时边方□□侃于□□广储选将厉兵之外专以变□□□□起人心□政时时有所建请施为多令人□惟□令史胥服儒申以变革其心颇近于迂寻以丁内艰解任军民拥留至不得行服除再陈休致如所诸、成化二十一年九月卒,年七十有九。讣闻,遣官谕祭,当例外特赐葬。侃气节方刚,论议持正,无所回挠,好学嗜书,平居手不释卷。性尤孝友,事亲□□孝道。虏犯京畿,二亲在容城,请告冒白刃迎之,人以为难。晚年家居贫甚死之日几无以为殓。子二人中进士,德恢,今为严州知府;德仁,刑部员外郎。
官衔
前任:
萧启
山西巡抚
成化二年正月庚戌 - 成化六年十月戊申
(1466年-1469年)
继任:
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