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名扬(1909年10月22日—1958年6月15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祖籍浙江宁波,原名桂铭扬,著名粤剧老倌。父亲桂东原,叔父桂南屏,都是末的所谓“经学家”。

桂名扬在11岁开始学戏,他的师傅姓潘,是“优天影”班的管事,虽不出名,但舞台艺术知识很丰富,所以桂名扬的基本功学得极好。他擅长饰演小武戏,马师曾在组成“大罗天”班后,看到桂名扬造诣不差,便以他充三帮小武。他能把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他所演的赵子龙,其威势及风度大大超过马师曾。他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凑,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让人耳目一新,现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

1931年桂名扬率“大中华男女剧团”在美公演,大受欢迎,纽约安良堂赠他一面十四両重的金牌,上镌“四海名扬”四字,开粤剧界男伶在美国获赠金牌先河。 ”1932年桂名扬从美洲回来,便和廖侠怀曾三多陈锦棠组成“日月星”班,一登台便得到广大观众赞赏。演出《火烧阿房宫》等剧,更获得很高的声誉。一些文武生如任剑辉麦炳荣吕玉郎罗家宝,桂名扬的徒弟卢海天梁荫堂祁筱英等,都对桂名扬的表演艺术均有借鉴或学艺。桂名扬对徒弟要求十分严格,梁荫棠也勤学苦练。

桂名扬于1957年10月26日(星期六)早上,与幺子桂仲川、徒弟锺惠芳(12岁),从香港移居广州市[1]。当晚已立刻去看马师曾演出的《斗气姑爷》。广东粤剧团在1957年10月28日(星期一)开会欢迎刚从香港移居广州的“金牌武生”桂名扬,由马师曾红线女等都在会上致词表示欢迎。桂名扬移居广州后即在广东粤剧团任职艺术指导,指导该剧团每出剧的排演,并将整理他过去30多年来演出的首本戏,例如:《冷面皇夫》、《狄青三取珍珠旗》、《情放莽将军》等,准备将来给该团演出。桂名扬住在他的养女粤剧花旦刘美卿(原名:桂美宝)在西关的家。广东粤剧团以桂名扬旅途劳顿,特地给假让他休息一个时期。在休假期间,桂名扬白天多是在家里休息,中午到广州酒家暍茶,晚上去看粤剧[2]

桂名扬长期患肺结核心脏病胃病等,1957年10月26日移居广州后,广东粤剧团为照顾他的健康,送他入医院疗养,经数月医治,于1958年6月15日晚上9时45分因患肺结核广东省干部疗养院病逝,享年49岁。桂名扬病逝后,广州市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广东粤剧团以及广州市粤剧人士及桂名扬生前友好已组成治丧委员会,为他料理后事,定1958年6月17日(星期二)上午11时出殡。治丧委员会委员名单:丁波卫少芳文觉非白驹荣白超鸿关子光李门李翠芳吕王郎陈小茶林榆林韵罗品超郑达郎筠玉马师曾红线女陆云飞梁国风梅重清黄不灭黄宁婴崔子超曾三多新珠靓少英靓少佳谭玉真[3]

参考

编辑
  1. ^ 1957年10月26日(星期六),香港《大公报》,第二张;第五版。
  2. ^ 1957年10月31日(星期四),香港《大公报》,第一张;第三版。
  3. ^ 1958年6月17日(星期二),香港《大公报》,第一张;第四版。

外部链接

编辑